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鉴别常见的小肾癌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肾癌(直径≤4 cm)的多排螺旋CT(MDCT)多期强化方式及其预测小肾癌病理类型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的CT图像,其中肾透明细胞癌70例,肾乳头状细胞癌13例,肾嫌色细胞癌10例,均为单发,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

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平扫密度均匀46例,密度不均伴低密度区21例,钙化3例,增强扫描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总体呈快进快出样改变。肾乳头状细胞癌平扫密度均匀11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呈轻度均匀强化,总体呈延迟强化趋势;肾嫌色细胞癌平扫密度均匀6例,钙化2例,2例密度不均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其中5例强化均匀,1例呈辐轮状强化,有延迟强化趋势。将小肾癌分为肾透明细胞癌组和肾非透明细胞癌组,肾透明细胞癌组与肾非透明细胞癌组的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肿瘤CT值及肿瘤CT值/主动脉CT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当肿瘤皮质期CT值≥84.2 HU、肿瘤CT值/主动脉CT值≥0.315作为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标准时,其诊断价值最高。

结论

MDCT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小的肾透明细胞癌与肾非透明细胞癌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异黏蛋白(MTDH)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8例乳腺癌(其中三阴性乳腺癌112例和非三阴性乳腺癌56例)、1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5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TDH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68例乳腺癌组织中,MTDH和VEGF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7.1%(96/168)和49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为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313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各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并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313例患者中,有122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9.0%(122/313);122例患者共清扫4 461枚淋巴结,(14.3±
目的探讨局部甲氧沙林加紫外线A(PUVA)治疗难治性蕈样肉芽肿(MF)皮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4年就诊、治疗并长期随访的150例MF患者的资料,其中有10例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46.0±9.4)岁,病程(12.4±7.7)年。其中斑块期7例,肿瘤期3例,皮损数量为(1.9±0.9)个。治疗区域外用补骨脂酊30 min后行全身紫外线A(UVA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伴肉瘤样分化(RCC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8例RCC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同期20例不伴肉瘤样分化的肾透明细胞癌进行比较。结果18例RCCS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2岁。肿瘤直径为3~19 cm,平均为9.8 cm。镜下观察显示,肿瘤均由比例不等的肾细胞癌和肉瘤样成分组成,其中透明细胞癌14例,嫌色细胞癌3例,乳头状细胞癌1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时维生素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Ⅲb~Ⅳ期的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病理诊断的283例肺腺癌,均为EGFR突变阴性,采用培美曲塞二线化疗。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改良组(142例)和传统组(141例)。传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首次化疗前7 d开始口服叶酸400 μg,1次/d,直至培美曲塞末次给药后21 d,并且在培美曲塞首次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39例接受TE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肿瘤穿刺组织进行IGF1R表达及ER表达检测,分析IGF1R和ER表达与化疗疗效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间的关系。结果139例乳腺癌患者中,IGF1R高表达率为45.3%(63/139),ER阳性率为62.
目的探讨囊性肾瘤(CN)和多房囊性肾癌(MCRCC)的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盲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CN和19例MCRCC患者的CT表现,对CN和MCRCC的部分CT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例CN和19例MCRCC患者均表现为肾内单发的、边缘规则的多房囊性肿瘤。9例CN的囊壁及分隔厚度为0.5~5 mm,局部囊壁及分隔稍厚,未见附壁结节。19例MCR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初治接受同步放化疗的251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其中ⅢA期76例,ⅢB期175例。放疗中位剂量为60 Gy,其中调强放疗(IMRT)174例,三维适形放疗51例,常规放疗26例。全组患者接受EP方案化疗112例,接受PC方案化疗99例,接受拓扑替康单药化疗18例,接受其他方案化疗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