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肾癌(直径≤4 cm)的多排螺旋CT(MDCT)多期强化方式及其预测小肾癌病理类型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的CT图像,其中肾透明细胞癌70例,肾乳头状细胞癌13例,肾嫌色细胞癌10例,均为单发,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
结果肾透明细胞癌平扫密度均匀46例,密度不均伴低密度区21例,钙化3例,增强扫描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总体呈快进快出样改变。肾乳头状细胞癌平扫密度均匀11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呈轻度均匀强化,总体呈延迟强化趋势;肾嫌色细胞癌平扫密度均匀6例,钙化2例,2例密度不均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其中5例强化均匀,1例呈辐轮状强化,有延迟强化趋势。将小肾癌分为肾透明细胞癌组和肾非透明细胞癌组,肾透明细胞癌组与肾非透明细胞癌组的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肿瘤CT值及肿瘤CT值/主动脉CT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当肿瘤皮质期CT值≥84.2 HU、肿瘤CT值/主动脉CT值≥0.315作为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标准时,其诊断价值最高。
结论MDCT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小的肾透明细胞癌与肾非透明细胞癌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