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化班高效哲学新授课课堂的打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自2007年实行“小高考”至今,学生每门“小高考”学科拿一个A就可以在高考中加1分,如果得4A,在高考中就能加5分。针对这项政策,各校政治教师在“小高考”科目教学中各显神通,目的是让更多学生拿A。而在此过程中,政治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由于物化班是一个学校的门面,因此物化班学生在政治“小高考”中能否得A让政治教师“压力山大”,为了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拿A,很多政治教师在进行哲学新授课讲授的过程中仅根据考点讲解,把哲学新授课上成哲学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相结合的课。根据物化班的特点,笔者认为能够提高物化班哲学新授课效率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放松是提高哲学新授课效率的保障
  “小高考”科目教学过程中,物化班呈现课时安排紧凑,学生作业量大、休息时间少、学习压力大等特点。针对该特点,笔者在上物化班哲学新授课时,让学生在课间彻底放松。例如:在新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在课间给学生准备了他们感兴趣的电影《变形金刚》精彩集锦,让学生在欣赏电影片段的时候彻底放松身心,让他们从繁重的作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学生一改平时课间的无精打采和奋笔疾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精神的放松。从他们兴奋的表情就可以看到,学生已经暂时从学业负担中走了出来,这样的“卸负”过程为即将进行的哲学新授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笔者根据物化班男生多这个特点,考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课间播放《变形金刚》影片,课堂导入在影片基础上进行延伸,展示别样的变形金刚——钢雕展图片。
  然后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问:观看《变形金刚》影片和艺术家创作变形金刚钢雕,哪个是实践活动?理由是什么?针对该问题,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已有知识储备进行选择——创作变形金刚钢雕是实践,因为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而不是主观世界。这个分析过程借助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又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由此,学生能够在事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哪些是实践并阐述理由:1.蜘蛛织网,蜜蜂采蜜;2.学生学习文化知识;3.变形金刚;4.发现上帝粒子的实验。在学生根据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回答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相应板书:实践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动物;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不是改造主观世界;实践是一项活动而不是具体事物。在此环节,有一个事例超出了物化班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发现上帝粒子的实验,有学生在回答时提出疑问:“什么是上帝粒子?”针对该课堂生成,教师应该进行及时点拨,从而让学生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效果。
  三、巧设悬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正如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如何营造出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在哲学新授课上巧设悬念,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哲学学习的畏难情绪,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笔者在化解本课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创设了一个悬念: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霍金押100美元赌注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凯恩教授打赌,结果输掉了。他们打赌的内容是:“上帝粒子”究竟是否存在?霍金的观点是什么呢?他为什么会输呢?这个悬念的设置,吊足了物化班学生的胃口,学生对这个打赌表现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听完问题后就开始进行猜测,其中有十几个学生认为霍金的观点是“上帝粒子”是存在的。笔者只是统计了人数而没有回答,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疑: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在此悬念设置的基础上,笔者逐条投影学生感兴趣的“上帝粒子”的材料:
  1.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通过大量科学实验发表了一篇学术理论文章,提出一种粒子场的存在,预言一种能吸引其他粒子进而产生质量的玻色子的存在。
  2.科学家先后借助正负电子对撞机、正负质子对撞机、大型质子对撞机、大型强子对撞器等设备来寻找“上帝粒子”。
  3.直至2013年2月4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通过实验确认了上帝粒子的存在。
  设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理的?
  受悬念的驱使,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得特别积极,参与度非常高,并且在回答过程中分析得非常到位,在分析之余学生进行追问:“老师,霍金应该是认为上帝粒子不存在吧?不然他应该赢的。”从学生对该问题的念念不忘就可以看出,这个悬念的创设已经深入学生脑海,在自身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在同伴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并随之提出新问题,从而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情感提升,理论联系实际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生活与哲学》的规定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课程标准的规定可以看到,哲学课堂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服务的,这也意味着哲学新授课在关注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课程理念,需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正如Johannes Itten所说:如果一名教师只运用他在教师培训学院学到的方法,除了向学生传授当局制定的大纲外,不向学生传授其他东西,这样的教师就如同按照处方配药的药剂师,永远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所以,一名真正的政治教师在向物化班学生传授哲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教育和提升。笔者在该课讲授中设问:霍金是物理学界的权威,为何权威人士的观点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呢?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我们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做到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在学生情感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升华,通过视频介绍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预测“上帝粒子”存在的科学家,从预测到证实整整经历了49年,但这从没有影响他今生的挚爱——研究,而且获得诺贝尔奖不会改变他从事研究工作。这种精神对物化班的同学们至关重要,同学们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时要能够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为了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坚持不懈并奋斗终生。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的环节,让学生明确哲学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贴近生活能够指导实际的知识。
  五、结语
  物化班的哲学新授课需要政治教师更多地散发个人魅力,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让学生在哲学课堂上感悟哲学之美,并让学生在轻松高效的哲学学习中迎接“小高考”。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验探究以问题为教学情景,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一种基本学习方法。农村中小学应该强化实验探究教学,以实验为切入点,亲自感受实验探究;利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家庭小实验,让实验探究贴近生活。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实验探究,善于利用各种教学素材服务于教学,把握好知识升华的时机,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为
摘 要: “90后”学生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体。随着社会不断转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应对策略,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90后
摘 要: 当今社会对高中学生学习技术能力的新要求、学生个性发展对技术学科的渴望、高考新政策对技术学科的新变化,都给技术学科带来挑战和机遇,同时面临更多新问题,本文从技术学科整合的角度,以建构主义、多元化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具体实践、个案研究的方法,提出以机器人为载体进行技术学科整合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机器人 技术学科 教学整合  浙江省高考高考改革试点方案于9月19日正式向社会公布,试点改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和归纳《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的操作题要点,旨在指导学生熟练操作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基础》 操作题 归纳与复习  江苏省于2008年将信息技术纳入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必须通过水平测试才能填报相关科类的高考志愿。据此,我校安排高一上学年重点开设必修的《信息技术基础》,现在离期末测试还有半个月,
摘 要: 在初中语文课上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借助直观且形象生动和有趣的多媒体,让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既生动又有趣,让初中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逐步强化想象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虽然信息技术给初中语文课堂带来活力,也推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作用,但因为农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对信息技术切实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摘 要: 本文以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为理论支撑,以专业课程设置优化为切入点,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和分析了高职应用韩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 能力本位 高职韩语 课程设置  一、研究背景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高职应用韩语专业教学取得明显效果,学生就业呈现良好态势。随着中韩两国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在韩语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急剧增加的同时,行业对韩语人才的规格也
一、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根据他的解释,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Bandura,1986)。  二、农村初中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学困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意志薄弱,不能管理好自己,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遇到困难时,没有信心和勇气克服,贪玩厌学,经不起诱惑,染上不良爱好,迷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给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这顶帽子压在年幼的孩子头上,给其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差生”似乎低人一等,提到“差生”老师皱眉,家长发愁,同学厌恶。许多“差生”因此自惭形秽,失去学习信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关于“差生”,我们有着太多误区,造成这类学生在后天成长中,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的航标,从而厌学,直至辍学。离开了森林的幼树,怎能长成栋梁之才?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孩
摘 要: 企业导师制是让社会上或者企业中有丰富经验并热心高等教育事业的社会精英指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规划,该模式以企业为视角,通过职业引导、专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等措施,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企业导师制 应用型人才 实施背景 企业导师  一、导师制的来源  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最早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创。牛津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一直居于全球前列,跟
摘 要: 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名著阅读课程目标,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任重而道远的教学工作。总的来说,一方面,教师先行一步,做好导读工作,帮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并监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坚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名著阅读活动,推动他们更努力地阅读。  关键词: 阅读计划 名著阅读 落实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只有通过课外“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