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健身和修身养性之功效,还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而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4式简化太极拳”为视角探讨在高职院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实践意义。
[关 键 词] 太极拳;高职生;民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43-01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除了具有特有的技击性和健身性外,还具有陶冶性情、修养身心的功效。太极拳运动不受场地、年龄、性别、体质、基本功等条件的限制,适宜在高职广泛开展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一、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高职生身心健康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现代化的进步,每个人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要面对来自于社会适应、情感困扰、经济来源、城乡差异、就业去向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这就使许多高职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生理或心理问题。但诸多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健心养性。从高职学生个人的健康角度出发,普及太极拳将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太极拳以“形神合一”为其重要特点,“形”为外在的运动形式和身体姿势;“神”则指内在的心理、精神、意志、思维活动。(1)它的“静能抑躁”“心要常凝”要求练拳时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从而调节精神状态,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心态。尤其在学练过程中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使太极拳更具有了陶冶情操,放松心灵的价值,更有利于缓解、调节和改善紧张、焦虑、易怒等不良心理障碍,从而可以稳定情绪、舒缓压力、平和心境。(2)高职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练习太极拳是集体活动,聚集在一起可以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另外,太极拳难度较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适中,易于开展,因此可以改善高职学生的身体表现,有效地提高其自信心,促进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更好交往。
(二)提高学生的生理健康水平
太极拳的动作姿势和呼吸调节均有利于练习者的气血运行,拳术特点更有利于新陈代谢,动作和意念的配合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健,长期练习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均有良好的体育医疗效果。研究证明,经常练习太极拳能有效地改善练习者的呼吸、血液循环、消化、运动、神经等系统功能。比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如下: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较大,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出现疲劳现象。太极拳自然的运动状态,有利于阴阳、进退的自如转化,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保健作用。同时,太极拳还能减轻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使脑部气血充沛,脑部微循环通路大量开放,保证脑组织的供血充足,从而促进神经系统的有效休息。
二、塑造学生品行,培养武德精神
“习武以德为先”“文以心评,武以德显”,体现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尚武崇德”的精神能培养习武者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高尚道德情操。同时,练习太极拳,特别是追求技术提高的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习武者坚韧不拔、勇于进取、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同时,再对高职学生进行“仁、义、礼、信、勇”的相关武德教育,可以端正高职学生的人品,进而培养武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无论对其将来的发展,还是自我的素质锻炼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学生还应肩负起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重任
太极拳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汇集了我国古代保健体操等精华,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产物,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可能产生的独特的武术体育项目。由于太极拳涉及中国传统哲学、传统养生学、传统美学等多学科广袤而深厚的领域,因而深深地吸引了整个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把祖国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的瑰宝具有被传承下去的价值和意义,而高职学生是对优秀的民族文化起到继承和传播的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之一。所以说在高职学生中推广太极拳是传播和继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学习太极拳,除了要掌握这一门技术和健身方法外,更应该把它看成是对一种可以修身养性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再以强健的体魄和完善的思想观念,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具有东方体育文化色彩、注重修身养性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拳术。它除了具有良好的健身、修身、防身效果,更对高职学生改善心理状态、培养高尚情操、磨炼坚强意志,有着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崔兵.浅谈太极拳运动在高职开展的必要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49-150.
[2]包雪鸣.太极拳课程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8(5).
[3]李凌云.太极拳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及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07(2):43-45.
[4]杨志勇.太极拳应作为高职公共体育课长线项目列入教学大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4(6):68-69.
[关 键 词] 太极拳;高职生;民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43-01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除了具有特有的技击性和健身性外,还具有陶冶性情、修养身心的功效。太极拳运动不受场地、年龄、性别、体质、基本功等条件的限制,适宜在高职广泛开展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一、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高职生身心健康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现代化的进步,每个人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要面对来自于社会适应、情感困扰、经济来源、城乡差异、就业去向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这就使许多高职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生理或心理问题。但诸多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健心养性。从高职学生个人的健康角度出发,普及太极拳将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太极拳以“形神合一”为其重要特点,“形”为外在的运动形式和身体姿势;“神”则指内在的心理、精神、意志、思维活动。(1)它的“静能抑躁”“心要常凝”要求练拳时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从而调节精神状态,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心态。尤其在学练过程中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使太极拳更具有了陶冶情操,放松心灵的价值,更有利于缓解、调节和改善紧张、焦虑、易怒等不良心理障碍,从而可以稳定情绪、舒缓压力、平和心境。(2)高职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练习太极拳是集体活动,聚集在一起可以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另外,太极拳难度较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适中,易于开展,因此可以改善高职学生的身体表现,有效地提高其自信心,促进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更好交往。
(二)提高学生的生理健康水平
太极拳的动作姿势和呼吸调节均有利于练习者的气血运行,拳术特点更有利于新陈代谢,动作和意念的配合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健,长期练习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均有良好的体育医疗效果。研究证明,经常练习太极拳能有效地改善练习者的呼吸、血液循环、消化、运动、神经等系统功能。比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如下: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较大,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出现疲劳现象。太极拳自然的运动状态,有利于阴阳、进退的自如转化,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保健作用。同时,太极拳还能减轻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使脑部气血充沛,脑部微循环通路大量开放,保证脑组织的供血充足,从而促进神经系统的有效休息。
二、塑造学生品行,培养武德精神
“习武以德为先”“文以心评,武以德显”,体现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尚武崇德”的精神能培养习武者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高尚道德情操。同时,练习太极拳,特别是追求技术提高的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习武者坚韧不拔、勇于进取、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同时,再对高职学生进行“仁、义、礼、信、勇”的相关武德教育,可以端正高职学生的人品,进而培养武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无论对其将来的发展,还是自我的素质锻炼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学生还应肩负起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重任
太极拳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汇集了我国古代保健体操等精华,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产物,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可能产生的独特的武术体育项目。由于太极拳涉及中国传统哲学、传统养生学、传统美学等多学科广袤而深厚的领域,因而深深地吸引了整个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把祖国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的瑰宝具有被传承下去的价值和意义,而高职学生是对优秀的民族文化起到继承和传播的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之一。所以说在高职学生中推广太极拳是传播和继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学习太极拳,除了要掌握这一门技术和健身方法外,更应该把它看成是对一种可以修身养性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再以强健的体魄和完善的思想观念,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具有东方体育文化色彩、注重修身养性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拳术。它除了具有良好的健身、修身、防身效果,更对高职学生改善心理状态、培养高尚情操、磨炼坚强意志,有着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崔兵.浅谈太极拳运动在高职开展的必要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49-150.
[2]包雪鸣.太极拳课程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8(5).
[3]李凌云.太极拳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及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07(2):43-45.
[4]杨志勇.太极拳应作为高职公共体育课长线项目列入教学大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4(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