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对象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o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力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支部内部治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满足群众利益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在不同时代有不同针对性,因其无行政级别依托,缺乏足够资源,因而活力不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农村大变动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初步探索、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之初的主动适应、十六大以后的深化发展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对新时代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启示。
其他文献
学位
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是组织动员力、政治凝聚力的综合展示。基于时代变化、问题倒逼的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乡村社会发展变革的“倒逼”、农业农村农民变革的“倒逼”、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倒逼”,已是谋划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需要直面回应的现实诉求。在方案设计上,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需要强化领导力、优化组织结构、塑造功能形态、创新运行机制四个基本维度。提升新时代村级党组
学位
学位
围绕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问题,相关研究针对组织力的概念内涵、组织力的作用意义、组织力建设的突出问题、组织力提升的路径举措和组织力提升的效果评估展开了全面研究,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呈现出了研究体系系统化和研究范围扩大化两大趋势。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在理论研究、概念探究和实证方法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问题的研究,并注重对组织力提升实践的指导、观察和总结,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
随着创新范式演变和数字化转型,以官产学为主体的三螺旋结构在城市群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连通性——价值共创。以旧金山城市群创新生态系统为案例,从价值共创视角重新审视了大学如何促进城市群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结果表明:(1)大学通过价值主张—匹配行动—吸引成员—协调结构促进生态系统成员链接和关系适配进而推动其演化;(2)城市群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遵循价值共创的逻辑,是以共同价值主张为主导,在
学位
学位
A股市场历经30余年发展,当前已是仅次于美股的市值第二大股票市场,但是市场参与主体仍然是热衷于投机交易的个人投资者居多,股票卖空等价格发现机制还不完善,政策市效应明显。这些典型的市场特征与现状都和理性预期模型的基本假设不一致。经典的理性预期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假设:市场不存在套利限制,投资者的信念是理性的,并按照风险厌恶偏好做出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决策。由上述假设可以推导出解释股票截面期望回报差异的风险回
农村群众工作是党提高执政成效、夯实执政根基的基础性工作。建构科学有效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考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及其组织、动员、领导和凝聚群众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评价指标的设定,应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功能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的内聚力与外溢力等为依据,遵循动态性、系统性与导向性的构建原则,建构一个系统化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