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冬季。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局督导室和教研室组织的全县高中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在督导过程中,发现兄弟学校在高三复习中有许多可取之处,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以资料代教案,以资料代课本,未优化选择资料,教师给学生逐个讲题。师生整天沉迷题海等。究其原因,还是未能充分利用教育理念。未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下面,我就高三生物复习策略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针对学校
1.精细化的管理
过程关乎结果,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对科学、精细管理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的最后成功,就是管理的成功。从小处抓落实,把细节做精彩。学校重在进行战略领导,要确定目标,制订规划,把握方向,制订措施。控制节奏,检查督促。年级组重在带好队伍,执行有力,落实细节,不留漏洞。教务处和教研室重在进行组织考试,每考必研,召开分析会,即学科质量分析会、班级质量分析会、学生座谈会、年级质量分析会等。引导师生坚定信心,再添措施。一往无前。
2.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带头作用
抓住了备课组长就意味着抓住了教学。备课组长是年级学科的带头人,从常规教学到教学研究,到教学人员的管理,年级都得依靠备课组长。备课要由重备“教”转变到重备“学”,由重备“知识”转变到重备“学法”。常规的工作有:对各备课组坚持“五查”,即查复习计划的制订与落实,查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查考纲考题的学习研究。查复习备考资料及试题的精编精练,查同组教师相互听评课活动。对教师坚持“五查”,即查坐班、查备课、查上课、查作业批改、查培优补差。
3.充分发挥学生班干部的桥梁沟通作用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及学校管理者的左膀右臂,抓住学生干部就意味着抓住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周要召开一次班级学生干部会,了解情况,布置工作。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我们坚持“五查”,即查到校、查听讲、查作业完成情况、查“三本”(听课笔记本、读书笔记本、纠错笔记本)、查就寝,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优选复习资料
高三学生复习阶段不同,资料应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高二和高三第一轮复习起大纲作用,可以通过分析,判断重点复习范围;第二轮复习起强化重点作用,对于经常出现的题目或涉及的理论要重点把握,完全学会,对出现过的理论或知识点相近或类似的知识点全部掌握;第三轮复习通过资料要掌握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可见,学校对资料的优选是十分重要的。优选的资料要求符合最新大纲、符合复习规律,具有时效性、典型性和编写的质量关。
二、针对教师和学生
1.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孝纲是复习考试的依据,具有“法”的功能。考纲既是试题产生的源头。也是试卷形成的蓝本。所以,我们要对考纲和考纲补充说明一并研究。在研究中,要注意把往年的考纲与当年的考纲对比起来学习研究,明确知识点的增加与删减;把考纲与新课改版的考纲对比起来学习研究。并与“新课标”学习相结合,明确高考命题的新动向;把考纲与近几年高考题对比起来学习研究,看高考题是如何遵循考纲的;对考纲中的考点全面复习。串成线,连成片,不留盲区;辩证地看待考纲中对考试等级的界定,例如要求“了解”的知识不一定不考。如果让你对以下资料在复习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你会怎样排呢?A教材、B与教材配套的练习、C.真题、D模拟题、E培训班的网络课程。不管怎么排,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教材了。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根本。考纲与教材血肉不可分。在教学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纲”与素材的关系。命题人员在思考试题时。必以考纲为指南,在教材上大做文章。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教师不仅要用好考纲,还要用足教材,不能以资料代替教材。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紧扣教材内容,落实好双基教育。又要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内容,紧随现代生物学发展方向,灵活调整课堂结构,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不断更新教法
教师要提高教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不断更新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教师传授了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下一步教会学生如何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教师不能忽略如何把知识改造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轻视学生所在年龄阶段的认识水平,轻视“以熟记新”的心理规律。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就成为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复习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核心辐射复习法”,绘制概念图、衍射图等形式,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理解;应用“建构数学模型法”,使知识转变成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变换多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3.学法指导
平时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尤为重要。其中包括表达方法、记忆方法、解题方法、复习方法等多方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故应将学习方法的指导渗入平时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反复不断地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教材的知识需要深刻理解,牢固记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清晰的思想、生物学研究的观点、科学的复习方法及复习的主导思路。给思想即总复习的指导思想,给观点主要指让学生清楚在生物学的发展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要用到的观点,给思路则给出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思路,即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给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
4.走出题海,科学选题
题目必须做,但绝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要避免陷入到题海中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选择有助于提高能力的习题进行训练,促使能力的提高。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对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变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选题的原则:①问题是否来源于书本,围绕考纲?②问题是否帮助消化和强化教材知识?③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是否有益?④问题是否蕴涵重要的生物思想方法?⑤问题是否有利于变式、拓展、研究?选题应主要来自于:教材中的原题或改编题、前几届高三积淀下来的传统好题、各地试卷融合的试题、自编自创题。
总之,备战高考,学校、教师、学生协调统一,需加强计划性,统筹兼顾。特别要加强复习的整体性、计划性,既要有长期的目标,也要有阶段性目标,要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
一、针对学校
1.精细化的管理
过程关乎结果,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对科学、精细管理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的最后成功,就是管理的成功。从小处抓落实,把细节做精彩。学校重在进行战略领导,要确定目标,制订规划,把握方向,制订措施。控制节奏,检查督促。年级组重在带好队伍,执行有力,落实细节,不留漏洞。教务处和教研室重在进行组织考试,每考必研,召开分析会,即学科质量分析会、班级质量分析会、学生座谈会、年级质量分析会等。引导师生坚定信心,再添措施。一往无前。
2.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带头作用
抓住了备课组长就意味着抓住了教学。备课组长是年级学科的带头人,从常规教学到教学研究,到教学人员的管理,年级都得依靠备课组长。备课要由重备“教”转变到重备“学”,由重备“知识”转变到重备“学法”。常规的工作有:对各备课组坚持“五查”,即查复习计划的制订与落实,查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查考纲考题的学习研究。查复习备考资料及试题的精编精练,查同组教师相互听评课活动。对教师坚持“五查”,即查坐班、查备课、查上课、查作业批改、查培优补差。
3.充分发挥学生班干部的桥梁沟通作用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及学校管理者的左膀右臂,抓住学生干部就意味着抓住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周要召开一次班级学生干部会,了解情况,布置工作。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我们坚持“五查”,即查到校、查听讲、查作业完成情况、查“三本”(听课笔记本、读书笔记本、纠错笔记本)、查就寝,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优选复习资料
高三学生复习阶段不同,资料应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高二和高三第一轮复习起大纲作用,可以通过分析,判断重点复习范围;第二轮复习起强化重点作用,对于经常出现的题目或涉及的理论要重点把握,完全学会,对出现过的理论或知识点相近或类似的知识点全部掌握;第三轮复习通过资料要掌握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可见,学校对资料的优选是十分重要的。优选的资料要求符合最新大纲、符合复习规律,具有时效性、典型性和编写的质量关。
二、针对教师和学生
1.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孝纲是复习考试的依据,具有“法”的功能。考纲既是试题产生的源头。也是试卷形成的蓝本。所以,我们要对考纲和考纲补充说明一并研究。在研究中,要注意把往年的考纲与当年的考纲对比起来学习研究,明确知识点的增加与删减;把考纲与新课改版的考纲对比起来学习研究。并与“新课标”学习相结合,明确高考命题的新动向;把考纲与近几年高考题对比起来学习研究,看高考题是如何遵循考纲的;对考纲中的考点全面复习。串成线,连成片,不留盲区;辩证地看待考纲中对考试等级的界定,例如要求“了解”的知识不一定不考。如果让你对以下资料在复习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你会怎样排呢?A教材、B与教材配套的练习、C.真题、D模拟题、E培训班的网络课程。不管怎么排,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教材了。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根本。考纲与教材血肉不可分。在教学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纲”与素材的关系。命题人员在思考试题时。必以考纲为指南,在教材上大做文章。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教师不仅要用好考纲,还要用足教材,不能以资料代替教材。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紧扣教材内容,落实好双基教育。又要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内容,紧随现代生物学发展方向,灵活调整课堂结构,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不断更新教法
教师要提高教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不断更新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教师传授了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下一步教会学生如何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教师不能忽略如何把知识改造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轻视学生所在年龄阶段的认识水平,轻视“以熟记新”的心理规律。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就成为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复习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核心辐射复习法”,绘制概念图、衍射图等形式,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理解;应用“建构数学模型法”,使知识转变成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变换多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3.学法指导
平时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尤为重要。其中包括表达方法、记忆方法、解题方法、复习方法等多方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故应将学习方法的指导渗入平时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反复不断地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教材的知识需要深刻理解,牢固记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清晰的思想、生物学研究的观点、科学的复习方法及复习的主导思路。给思想即总复习的指导思想,给观点主要指让学生清楚在生物学的发展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要用到的观点,给思路则给出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思路,即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给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
4.走出题海,科学选题
题目必须做,但绝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要避免陷入到题海中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选择有助于提高能力的习题进行训练,促使能力的提高。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对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变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选题的原则:①问题是否来源于书本,围绕考纲?②问题是否帮助消化和强化教材知识?③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是否有益?④问题是否蕴涵重要的生物思想方法?⑤问题是否有利于变式、拓展、研究?选题应主要来自于:教材中的原题或改编题、前几届高三积淀下来的传统好题、各地试卷融合的试题、自编自创题。
总之,备战高考,学校、教师、学生协调统一,需加强计划性,统筹兼顾。特别要加强复习的整体性、计划性,既要有长期的目标,也要有阶段性目标,要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