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纹枯病和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上两大真菌性病害,在穗期发生为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通过好力克等8种药剂防治水稻穗期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示范试验,研究穗期对真菌性病害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好力克是一种防治水稻穗期真菌性病害的广谱、绿色杀菌剂,而且有延长绿叶功能、防止早衰、控病增产的功能,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真菌性病害;药剂;穗期;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47-02
纹枯病和稻曲病是桃江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其发生为害与品种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1-5]。桃江县属于丘陵区,雾大露多,有利于真菌性病害孢子的萌发,容易导致病害流行[3]。为了有效控制真菌性病害的流行,特别是控制其对水稻穗期的严重影响,笔者选择了好力克等8种药剂进行田间试验和示范效果比较研究。
一是确定应用时期,分别在晚稻的破口前5 d左右和齐穗期,结合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和综合决策防治时间具体用药;二是确定试验、示范的方式与地点,采用全面布点、突出重点的实施策略。即在全县每个镇设置1个示范点,在桃花江、石牛江、牛田镇3个晚稻生产集中区作为重点,大面积开展试验、示范。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稻纹枯病防治试验
1.1.1 试验材料。试验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4%满穗(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噻呋酰胺);30%爱苗(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75%拿敌稳(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为戊唑醇和肟菌酯);43%好力克(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为戊唑醇);1%呻嗪霉素(上海安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0%井·蜡芽(上海农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木霉菌(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有效活菌数≥10 cfu/g)。供试水稻品种为一季杂交组合Y优9918。
1.1.2 试验设计。试验设 9个处理,分别为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1 500 kg/hm2(A1)、24%满穗120 g/hm2(A2)、30%爱苗75 mL/hm2(A3)、75%拿敌稳225 g/hm2(A4)、43%好力克180 mL/hm2(A5)、1%呻嗪霉素675 mL/hm2(A6)、10%井·蜡芽450 g/hm2(A7)、木霉菌75 kg/hm2(A8),以空白作对照(CK1)。小区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间做15 cm高泥埂相隔,药效互不影响。用卫士牌手动喷雾器施药,药液量750 kg/hm2。
1.1.3 试验方法。5月15日播种,秧龄30 d,6月14日移栽。栽植密度为24 cm×25 cm,栽植16.665万蔸/hm2,8月14日始穗,8月20日齐穗,9月21日收获。施药时间为8月19日,防治纹枯病全生育期只施用1次药,不用其他杀菌剂。
1.1.4 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每小区5点,每点查5蔸,每小区25蔸。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分级标准为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药前调查发病蔸率、株率、病指,药后14 d调查1次病情发展情况,成熟期调查最终病情[6]。纹枯病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病情指数=■×100(1)
防治效果(%)=(1-■)×100(2)
式(2)中,CK0为空白对照区药前;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CK1为空白对照区药后;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
1.2 水稻稻曲病防治试验
1.2.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好力克,供试水稻品种为金优207,作晚稻栽培。
1.2.2 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每次喷施43%好力克180 mL/hm2(B1),以空白作对照(CK2)。对照田只治虫,不施杀菌剂。示范区分2次用药,第1次用药为9月8日,第2次用药9月18日。
1.2.3 试验方法。由于小区试验田稻曲病发病很轻,几乎无法统计,故在石牛江九家段大面积防治示范田取样调查。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取样法,每田调查10点,每点5蔸,共计调查50蔸苗的稻曲病发病蔸数、穗数、每穗病粒数,按照湖南农大与湖南省农科院制定的分级标准分级,计算病指。与空白对照病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大面积示范田共调查5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在众多新药中以处理A5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28%;其次为处理A2、A4、A6,其防治效果也较好,其防效均在90%以上,防效分别为94.69%、93.55%和91.11%。另外,处理A3、A8效果也较高,防效在80%以上,分别达到87.98%和85.87%。处理A7的防效较低,防效仅为64.93%,比常规对照(CK1)防效71.99%低7.06个百分点。
2.2 好力克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处理B1 5个点防效平均达到91.88%。从田间观察来看,药剂示范区基本上看不到稻曲球,而空白田稻曲球比比皆是,表现出较高的控制效果。说明喷施43%好力克180 mL/h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3 结论
试验结果结果表明,43%好力克180 mL/hm2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对纹枯病的防效达97.28%,对稻曲病的防效达91.88%,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病害的药剂。好力克是一个广谱、高效、多能、治病、增产的绿色新型农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通过全县14个乡镇的全面示范和重点区域的大面积应用示范,使周边农民对好力克这一新药有了充分的认识,使农民知道该药剂不仅能治病,而且能催绿,延长水稻叶片的功能期,从而实现增产增收。井·蜡芽作为一种纹枯病菌的活体细菌拮抗药物,在2014年这种长期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也能达到64.93%,其效果也较好,如果注意好施药时间,仍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刘春利,李秀钰,王倩.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J].安徽农业科学,2008(24):10542-10544.
[2] 张志军,王永慧,于孝保.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6):179-180.
[3] 陈汝通,陈飞跃.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1):69-76.
[4] 孙友武,蔡广成,潘武.水稻稻曲病菌的侵染期及防治适期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3):92-93.
[5] 马桂珍.植物真菌性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综述)[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3):55-59.
[6] 张启高,孙俊铭,韦刚.43%好力克SC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8(15):208,146.
关键词 水稻真菌性病害;药剂;穗期;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47-02
纹枯病和稻曲病是桃江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其发生为害与品种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1-5]。桃江县属于丘陵区,雾大露多,有利于真菌性病害孢子的萌发,容易导致病害流行[3]。为了有效控制真菌性病害的流行,特别是控制其对水稻穗期的严重影响,笔者选择了好力克等8种药剂进行田间试验和示范效果比较研究。
一是确定应用时期,分别在晚稻的破口前5 d左右和齐穗期,结合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和综合决策防治时间具体用药;二是确定试验、示范的方式与地点,采用全面布点、突出重点的实施策略。即在全县每个镇设置1个示范点,在桃花江、石牛江、牛田镇3个晚稻生产集中区作为重点,大面积开展试验、示范。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稻纹枯病防治试验
1.1.1 试验材料。试验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4%满穗(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噻呋酰胺);30%爱苗(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75%拿敌稳(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为戊唑醇和肟菌酯);43%好力克(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为戊唑醇);1%呻嗪霉素(上海安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0%井·蜡芽(上海农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木霉菌(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有效活菌数≥10 cfu/g)。供试水稻品种为一季杂交组合Y优9918。
1.1.2 试验设计。试验设 9个处理,分别为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1 500 kg/hm2(A1)、24%满穗120 g/hm2(A2)、30%爱苗75 mL/hm2(A3)、75%拿敌稳225 g/hm2(A4)、43%好力克180 mL/hm2(A5)、1%呻嗪霉素675 mL/hm2(A6)、10%井·蜡芽450 g/hm2(A7)、木霉菌75 kg/hm2(A8),以空白作对照(CK1)。小区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间做15 cm高泥埂相隔,药效互不影响。用卫士牌手动喷雾器施药,药液量750 kg/hm2。
1.1.3 试验方法。5月15日播种,秧龄30 d,6月14日移栽。栽植密度为24 cm×25 cm,栽植16.665万蔸/hm2,8月14日始穗,8月20日齐穗,9月21日收获。施药时间为8月19日,防治纹枯病全生育期只施用1次药,不用其他杀菌剂。
1.1.4 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每小区5点,每点查5蔸,每小区25蔸。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分级标准为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药前调查发病蔸率、株率、病指,药后14 d调查1次病情发展情况,成熟期调查最终病情[6]。纹枯病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病情指数=■×100(1)
防治效果(%)=(1-■)×100(2)
式(2)中,CK0为空白对照区药前;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CK1为空白对照区药后;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
1.2 水稻稻曲病防治试验
1.2.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好力克,供试水稻品种为金优207,作晚稻栽培。
1.2.2 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每次喷施43%好力克180 mL/hm2(B1),以空白作对照(CK2)。对照田只治虫,不施杀菌剂。示范区分2次用药,第1次用药为9月8日,第2次用药9月18日。
1.2.3 试验方法。由于小区试验田稻曲病发病很轻,几乎无法统计,故在石牛江九家段大面积防治示范田取样调查。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取样法,每田调查10点,每点5蔸,共计调查50蔸苗的稻曲病发病蔸数、穗数、每穗病粒数,按照湖南农大与湖南省农科院制定的分级标准分级,计算病指。与空白对照病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大面积示范田共调查5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在众多新药中以处理A5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28%;其次为处理A2、A4、A6,其防治效果也较好,其防效均在90%以上,防效分别为94.69%、93.55%和91.11%。另外,处理A3、A8效果也较高,防效在80%以上,分别达到87.98%和85.87%。处理A7的防效较低,防效仅为64.93%,比常规对照(CK1)防效71.99%低7.06个百分点。
2.2 好力克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处理B1 5个点防效平均达到91.88%。从田间观察来看,药剂示范区基本上看不到稻曲球,而空白田稻曲球比比皆是,表现出较高的控制效果。说明喷施43%好力克180 mL/h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3 结论
试验结果结果表明,43%好力克180 mL/hm2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对纹枯病的防效达97.28%,对稻曲病的防效达91.88%,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病害的药剂。好力克是一个广谱、高效、多能、治病、增产的绿色新型农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通过全县14个乡镇的全面示范和重点区域的大面积应用示范,使周边农民对好力克这一新药有了充分的认识,使农民知道该药剂不仅能治病,而且能催绿,延长水稻叶片的功能期,从而实现增产增收。井·蜡芽作为一种纹枯病菌的活体细菌拮抗药物,在2014年这种长期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也能达到64.93%,其效果也较好,如果注意好施药时间,仍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刘春利,李秀钰,王倩.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J].安徽农业科学,2008(24):10542-10544.
[2] 张志军,王永慧,于孝保.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6):179-180.
[3] 陈汝通,陈飞跃.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1):69-76.
[4] 孙友武,蔡广成,潘武.水稻稻曲病菌的侵染期及防治适期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3):92-93.
[5] 马桂珍.植物真菌性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综述)[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3):55-59.
[6] 张启高,孙俊铭,韦刚.43%好力克SC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8(15):20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