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学业焦虑的关系: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u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学业焦虑的影响及负面评价恐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对41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负面评价恐惧和学业焦虑三者之间两两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和负面评价恐惧对学业焦虑皆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负面评价恐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学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33.33%.由此提出,负性生活事件可以直接影响学业焦虑,也可以通过负面评价恐惧间接影响学业焦虑.研究结果帮助教育者进一步增进了对学业焦虑的影响机制的认识.
其他文献
根据一种传统的观点,科学的目标是解释而非理解.然而,包括爱因斯坦和亨普尔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科学的目标是理解.但一些人坚持认为,即使这些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用到“理解”这个词,他们只是随便一说;“解释是科学的目标”才是他们严肃认真的看法,至少对于亨普尔是如此.本文反驳了这一观点,探讨了“科学的目标是理解”这一观点与覆盖律模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也简略讨论了科学中的语境主义与反语境主义.
1875年4月15日,载有三名乘员的“天顶号”气球升空进行高空科学观测.此次飞行达到了预定高度,也取得一些高空大气数据.但其中两名乘员在飞行中因窒息而死亡.法国天文学家费伊随后致信科学院,认为在当时条件下到超出生命极限的高处进行科学研究的举动在道义上应被禁止,科学机构或组织也不应鼓励这种活动.这是有关是否应约束科学活动的较早期争议.
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视频类网络谣言以“眼见为实”为主诉特征,相比图文类谣言,对公众更有欺骗性,容易诱发网络热点舆情.“抖音”基于众包模式创建的“抖音辟谣”广泛推动平台用户参与谣言治理过程,形成了谣言共治机制.政府舆情管理部门可以探索构建这种众包辟谣机制,做好流程设计和平台运营管理,以此提升公共政府舆情应对与应急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