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obad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对当代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宣扬、教育,有助于其充分理解和吸收传统文化内容,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能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文章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以期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内容。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1-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62
   高中阶段是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吸收、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产生极其有利的影响[1]。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大量渗透非常有必要。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了解民族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更加了解。另外,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抵抗不良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其中难免掺杂着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内容,如不干预,很容易侵蚀人们的思想。对于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判断力还没有健全,因此非常容易受到那些不良文化的影响。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吸收,进而促进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富有哲理的人生智慧、人生追求、道德理想、情操境界、价值观念,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支柱。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想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必须不断对语文教材中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较为分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有足够的了解。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对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和研究。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大量阅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深入钻研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不断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再次,高中语文教师应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在课堂上把传统文化内容与日常教学中的内容相融合,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道德价值,要求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品质。高中语文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抒情的场景,阅读这些作品,从文学意境的角度来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了解作者在这篇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成语、故事、名言警句、古代诗歌等来开展德育工作。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内容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一些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语文课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积累
   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主要靠的是持之以恒的积累,要想学好传统文化内容,同样也需要平时的积累。高中语文教师要有策略地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学经典,引导学生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积累,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就目前高中课程的情况来看,对具体的阅读古代经典读物的相关要求,还要采取更加详细具体的指导工作。学校应当开展读经典的活动,选择恰当的经典读物,对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各学校应该最大限度地开展科学有效的阅读经典的课外活动。前面提到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对于高中生来说,复述古文内容、朗读古文、背诵古文是积累知识的必要手段。古典文学作品的类型、题材种类非常多,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给学生适当安排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在学习古文时,除了识记背诵以外,还可以安排对相关材料的学习任务。这是一个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训练意识,对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观念、积累语文素材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民族精神的渗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全面、深刻,对中华优秀精神品质有更好的把握。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有着极大的作用。当然,对于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要做到“知”,更要做到“行”,把在书本上积累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做到知行合一[3]。高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时,要先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传统知识文化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教師还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道德实践成果进行验收。教师可以安排相关的话题让学生以周记和作文等形式去写作,记录自己的亲身实践、感悟感受,以此来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有效的反馈。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高中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渗透方面的指导作用,还可以利用点评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文化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教材中包含很多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诗歌等,它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对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引导。    (三)开展系列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中时期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语文学科是对高中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可以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营造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要在日常的语文课程教学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和手段大力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可以组织高中生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使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内外为学生提供传统文化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去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了《离骚》这篇课文后,可以要求学生去了解文中提到的植物和饰品的特征,并探究其在本篇文章中具体指代的是什么,然后通过相互交流让学生分享探究成果。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当发挥好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在午休或者课间时间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四)探索写作背景,了解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文学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的缩影。所有人都会受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大环境的影响,这些作者也不可能免俗,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也一定会是那个时代的社会人文环境的真实写照。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先去了解该作品的写作背景,在了解了写作背景之后再要求学生对照着当时的时代背景去探讨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可以完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在学习《赤壁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该篇文章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这是苏轼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通过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又可以在了解创作背景的过程中完成对高中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结语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板块之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文化使命。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的语言文字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语文作为对语言训练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素养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最直观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积累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雷海艳.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2019(11):31.
  [2]黄秀红.关于高中语文教學中渗透传统文化有效途径的相关研究[J].课外语文,2019(30):168.
  [3]鲍林.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析[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4):182.
  [责任编辑 李爱莉]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强化就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前导入、课堂模式以及拓展活动等多个角度的创新来实现阅读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进而实现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切实强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为科学全面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尽可能地优化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全面把握课程内容,开展有效的情感教育。可以说,科学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整体拓展并优化学生的语文视野,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基于此,教师应该采用科学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历史学科知识内容较多,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需要学生耗费大量的精力,长此以往,学生难免产生乏味情绪。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并不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创新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对改善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翻转课堂;问题;作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生物课程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我们的生活能够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教师将生活化的教学手段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是一项基础内容,也是重要内容,但是学生的语法水平普遍较差,这会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在教学改革中,如何提高语法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掌握得更加扎实,是教师要研究的重点。在具体的英语语法教学中,语法教学要更具系统性,并且要结合听说读写活动综合地进行,制订系统的训练计划,扎实地推进语法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自微课出现以后,因其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特点,成为教师青睐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获得生动的学习体验,打破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限制。为此,教师应积极应用微课,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备受关注,越来越追求生本教学理念,旨在给高中生提供优秀的政治学习资源,从而强化高中生的主体地位,培养高中生的政治素养。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认真履行教育职责,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实现高中生的个性成长,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将生本课堂落到实处。文章先分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再论述生本课堂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
摘 要: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结合学生的学情采用分层教学法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英语学习,已然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英语;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摘 要:现阶段,社会在对人才的质量进行衡量的过程中,除了知识储备情况外,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是重要的指标。因此,在新的环境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此时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黄金时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在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识,发
摘 要: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种良好体现。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思维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而实施差异化教学,则能够促进学生开展良好的自我实践和探索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差异化学习模式下均能探寻到数学学习的趣味,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文章以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探讨了实施差异化高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