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从《鸟人》 到《百年孤独》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被许多影评人视为搞平衡的一届,几乎所有获提名的电影,在最终的大奖名单上都或多或少占据几个位置。可以理解为,获奖影片的实力较为接近吧。
  在水平相当的对手中,还是有一位公认的赢家,那就是《鸟人》。《鸟人》获9项提名,最终揽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原创剧本4项大奖。如果没有前面说的搞平衡的原因,《鸟人》至少应该再加一项最佳男主演的大奖。不过没关系,4项沉甸甸的大奖已经是评委们对它足够的肯定了。
  我觉得就算没什么时间读书,中学时代每年该抽两个小时时间,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好好浏览一遍。与提升艺术修养无关,奥斯卡这些玩意儿充其量算是“花钱的门道”,看这个世界上最会花钱的一群人,怎么通过视觉呈现,讲一个好故事来取悦人。也许你说我为什么要学习取悦别人呢?或许可以这么来理解,将来你从事的工作,八九不离十是要去创造某个领域优秀的产品。而在这个消费的时代,产品设计的源泉,不外乎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让他们为你的产品叫好。
  《鸟人》是如何做到的呢?它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于好莱坞的故事。瑞根曾经是大牌明星,他的超级英雄电影“鸟人三部曲”大红大紫,为他带来了数不清的金钱和鹊起的名气。瑞根在红了之后突然脑袋抽筋,自认为艺术家,再去生产无脑的爆米花电影有失身份。于是他辞演了系列电影的第四部,潜心追求戏剧艺术。可想而知,他的追求在几十年中一无成果,除了给他带来失败的婚姻、叛逆的女儿和一文不名的身家。
  瑞根决定放手一搏,他用自己仅余的积蓄,试图通过改编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重新赢得关注与尊重(下次有机会我们来讲讲雷蒙德·卡佛,总之你记得他的作品是所谓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就好)。瑞根试图通过艺术话剧在百老汇来个咸鱼翻身。为此他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借此契机,也重新思索了人生的意义。在公演的那一晚,瑞根本该用手枪指着脑袋的动作,来个漂亮的收尾。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用了一把真枪,而且扣响了扳机。
  接下来还有更荒唐的。瑞根在舞台上打偏了,子弹仅仅轰掉了他标志性的大鼻子。一个过气的演员竟然在百老汇的舞台上以生命为代价来表演!影迷简直疯狂了,社交网络上全是关于瑞根的最新信息。瑞根重回职业生涯的巅峰时代,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狂热影迷和媒体的追逐之下,穿着病号服、脸上打着补丁的瑞根安静地从医院的窗口一跃而下,成为一个真正的鸟人。
  相信你已经看明白,这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电影。瑞根在影片中通过和搭档的对话,把小罗伯特·唐尼(《钢铁侠》)、杰瑞米·雷纳(《拆弹部队》)等一干镜头下的英雄人物嘲笑了个遍。顺便也拿愚蠢的观众、势利的评委、自负的影评人开了涮。不过《鸟人》并非是一部浅薄的讽刺电影,只靠讽刺评委,一般是不能从他们手里骗来金像奖的。我觉得《鸟人》通过选角等手段进入到一种自我审视的比较高明的境界。
  扮演瑞根的是曾经的荧幕大明星,1989年因饰演蝙蝠侠一炮走红的迈克尔·基顿。你看,基顿就是瑞根的原型。同学们不认识他不奇怪,因为基顿在你们出生之后,准确地说是1993年之后,就没有拍过一部让人记得住名字的电影。所以我前面才说他配一个最佳男主角的小金人,否则对这样的老人家有点残忍。爱德华·诺顿,我眼中的好莱坞文艺范变态专业户,在片中饰演一个对剧组指手画脚的当红明星。实际上诺顿本人经常擅作主张改剧本,常常让合作者们不胜其烦。我比较喜欢的女演员娜奥米·沃茨,在《鸟人》中饰演一个一直不相信自己表演实力的女演员。如果你看过沃茨的代表作《穆赫兰道》,就能体会,“不自信”或许是她表演的某种根基和灵感来源。
  总之,《鸟人》里的几位大咖在某种程度上扮演自己,这就让看电影的人,不时会产生一种脱离现实的幻觉,分不清荧幕上的那个,是被添加了光环的明星,还是演员本色的自我。而这种迷离正是影片要表现的主题之一。
  更好玩的是,《鸟人》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简单来说,镜头呈现的效果是,一台摄像机通过一次运镜记录了整个故事,中间没有任何剪辑。当然,一镜到底,希区柯克已经玩过了,况且《鸟人》用的是数字技术武装起来的伪长镜头。表面上毫无PS痕迹,其实是导演用无数个较短的长镜头拼接的。作为电影相关行业的电视工作者,我得说句公道话。即便是拼接,也非常考验导演对剧本的分解和把握能力,更考验演员和拍摄团队的执行能力,不然You can you up。
  一般炫技的电影很早就会被毙掉,撑不到获最佳影片的提名,更别说得奖了,给个最佳剪辑或最佳特效就算给面子了。可见《鸟人》的“炫技”还是切中主题的,一个封闭环境里的名利故事。当然,导演炫的技远不止镜头这么简单。这其实是一部充满魔幻色彩的电影。每当瑞根动摇的时候,充满魔力的鸟人就会出现,鼓动他重新成为一名无知但富有的好莱坞明星。当瑞根重燃希望的时候,他无需展翅,便能在鳞次栉比的都市楼宇间自由飞翔。导演随随便便就打破我们普通人脑海中行与不行的种种藩篱,向你展示一个奇妙又超级真实的世界图景。
  《鸟人》出世之后,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获得许多赞誉和怂恿,其中最疯狂的一条莫过于“把《百年孤独》拍成电影”。你瞧亚利桑德罗这个名字就明白,他与《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同样来自神奇的南美洲大陆,似乎只有这片大陆才能给予创作者魔幻现实主义充沛的给养。
  我想我的确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办法来给同学们介绍何谓魔幻现实主义。看了《鸟人》你就明白,魔幻现实主义反映的是深刻的现实,表现手法却是魔幻的、非现实的。作为一个读者,阅读《百年孤独》的时候,你很容易疯掉。加西亚·马尔克斯通过一本小说,描写了一个南美家庭七代人在百年时间里,从诞生到繁盛再到最终消亡的过程。人物本身各种奇葩自不待言,情节也经常沉迷于骇人听闻的细节当中。
  比如作者写吉普赛人第一次将磁铁带到村里来,人们见证了它的魔力。“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甚至那些早就丢失的东西也从找过多次的地方兀然出现,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任何有理性的读者都明白作者写的并非事实,但是在当时被外来文明不断输入新鲜刺激的美洲大陆,人们惊异的心态是真实的。甚至在某些不知科学为何物的人的印象当中,在几十年后故老相传的回忆当中,上述描写比事实本身还要真实。   换个角度看,我们今天奉为清规戒律的种种科学定义,又真的那么牢不可破吗?加西亚·马尔克斯写魔铁吸引了全村的铁器,写神父在众人面前腾空15厘米,写家兔疯狂繁殖一夜之间布满农场……你怎么肯定没有在彼时彼处真切地发生过呢?《百年孤独》就通过这样的细节让我们获得种种如真似幻的感受,对他描写的土地产生一种奇特的爱慕和眷恋。
  如果你这么写作文的话一定会看见大红叉和不及格向你招手。通常情况下,幻想和现实在文学上还是应作明显的区隔。加西亚·马尔克斯当然也不是向某些奇幻作品学习,单纯是为了建构光怪陆离的世界而写出魔幻的细节。他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典礼上阐释创作的理念,这样描述发生在拉美大陆的事实,“令人垂涎的黄金国,本是虚构的产物,却长年出现在不少地图上,位置形状随绘图员的臆想千差万别。为了寻找永葆青春泉,远征队员痴念成疯,同类相食,600人去,5人生还。还有很多其他的不解之谜,如11000头各驮100磅黄金的骡子,从库斯科出发去赎还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可一头也没到达目的地。后来,殖民时期,卡塔赫纳出售过一批在冲积土上饲养的母鸡,鸡胗里发现了金粒。”
  这些比小说还荒诞的真实事件,大部分发生在拉丁美洲被殖民时期。原有的社会体系被破坏,多种文化观念蜂拥而入,相互交错碰撞,怪诞由此产生。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今天的真理转眼就成明日黄花,每一种信仰似乎都生根发芽却无根无绊,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活。结果注定,每个人无论辉煌或者没落,只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承受无尽的孤独。《百年孤独》的立意正在于此。
  说得沉重了,但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写得恣意,读者们读得痛快,不是笑中有泪、发人深省这么简单,而是一种思想的信马由缰、观念的柳暗花明。
  品出一点点味道了吗,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没错,加西亚·马尔克斯开创的世界,在我们生存的中华大地真正地立稳脚跟、开花结果了。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者当属莫言了吧,他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承认两位前辈作家的作品,是他一切创作的源泉。其中一位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贾平凹、马原、余华、苏童、格非、阿来,等等,几乎所有活跃的中国一线作家,都是马尔克斯的徒子徒孙。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开篇的第一句话,成为许多中国作家长篇小说的起手式。以后你再读到某某在怎样的午后,想起某日的深刻回忆,不消说,又一个马尔克斯的拥趸。看,当代文学你已经入门了。
  我们称之为故土的这片土地,同样也是各种主义激荡。为什么唯有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安营扎寨,并且还算产生一些成果了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写本书也不够。简单说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随后作品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是对新观念如饥似渴的年月,一大批文学爱好者首次醍醐灌顶,妈呀,小说还能这么写,于是入道。还有一个原因,中国和拉丁美洲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上古的传说与神话也暗合美洲的传奇。今天的中国同样魔幻现实,不是吗?
  《百年孤独》在中国播下文学的种子应该并非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初衷。当年他老人家游历中国,看到书架上摆满自己的作品,立即勃然大怒——卖的都是盗版书。当时他放下狠话,死后150年都不会在中国出版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不过马尔克斯似乎还是食言了,还是授权给了中国的出版社)。马尔克斯还有另一个坚持,除了老友黑泽明执导,否则《百年孤独》不会拍成电影。可惜黑泽明1998年去世,《百年孤独》未能成片。马尔克斯和电影圈的朋友关系其实不错,他曾经担任20多次编剧,还在电影中客串过角色。庸才拍不出《百年孤独》的意境,应该是他最大的疑虑吧。
  2014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逝世,同年10月《鸟人》正式登上大荧幕。我想知道的是,骄傲的马尔克斯如果看过这部电影的话,会不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呢?
其他文献
11.11,“光棍节”。  网络有句流行的话:“如今,小学生过情人节,中学生过光棍节,大学生过儿童节。”当然,这无疑只是对某些个别现象带有玩笑性质的夸大,但“越长大越孤单”却是当下许多中学生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  小时候,我们很少一个人,也害怕一个人:怕一个人睡觉,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一个人出门……我们总是希望有人和自己在一起,或者家人,或者伙伴,他们让我们感到不无聊,不孤单。但是随着慢慢长大,我
记:您认为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郑: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道主义精神。这是我写《矿工》时,北大的老师告诉我的。后来经过这一路颠沛流离,我更加坚定了这种信念。诗歌中的人道主义不是让诗人在诗歌中呼喊各种口号,而是要在人际关系的细节之处,顾念着他人。这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点。杜甫的每一首诗都是如此,这是他被尊为“诗圣”的原因。我明白这一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幼年开始慢慢理解的。诗歌应该为弱势人群而
封印在永冻土中的远古病毒因为全球变暖而死灰复燃,一场无法抵御的危机席卷而来……  小小的蜜蜂消失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后,这“火”竟然烧上人类……  鲨鱼被捕杀殆尽,灾难从海里蔓延到了陆地上……  智能科技的发展一点点蚕食人类的心智,终于有一天……  或许你会说:“这怎么可能?!你不是开玩笑吧?”  ——是的,尽管有科学家认为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不需要人类的拯救。但人类需要自我拯救。  ——是的,
学校的行政楼后边有个花园,只因久无人至,自然也就荒芜了。花园里有块空地,约一张台球桌大小。曾经有几位老师打算在那儿种点蔬菜或是花卉之类,但后来都不了了之,毕竟平时这么忙,谁会有工夫打理那些?直到白老师调来了这所职校,空地才开始种上东西。  白老师的窗户正对着那块空地,打开窗子就看见下边光秃秃的一片。白老师心想,这样空着多可惜!于是,他在上面种了向日葵。  向日葵挺立在这块小土地上,显得精神抖擞。白
悦读·獒性PK狼性    仿佛就在昨天,一本《狼图腾》引发了一场狼文化大流行,凡是名字带“狼”的书都变得格外好卖,不少人都在反思我们的人性中是不是少了一些“狼性”,企业家们也纷纷表示要在自己的公司里培养出一群“狼”。突然之间,一只名叫冈日格森的藏獒站了出来,孤独而坚定地直面所有狼视眈眈的目光。  抛开所有形而上的东西,这首先是一个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的好故事,是一本藏獒世界里的武侠传奇。但同时它无疑又
寒冷的日子里,  也会有好天气。  一年的最后一个月,  也是花季。  你不必像桂花一样香,  也不必像蔷薇那样怒放。  你有你独特的美,  在一年最后的脚步里。  来年不会早到,  你在这里盛开,  标注一年的记忆,  刚刚好。
政坛艺人(Politainer)是政治人物(Politician)和演艺人士(Entertainer)组合而成的新词,指从事过演艺工作的政治人物,或者大量使用娱乐媒体的政治人物(尤其在竞选活动中)。美国明星施瓦辛格卸任纽约州长一职后,重返电影圈,他是一名典型的政坛艺人。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项目化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并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实施于德育活动中,基于学生视角开展项目活动、基于本地资源挖掘活动价值、基于社会实际聚焦真实问题组织实施,探索德育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实施的有效路径,延伸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老朋友也是好朋友,就是《江苏教育》。她陪伴着我的阅读与写作,既给我提供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最新资讯,也为我提供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话题。更重要的是,在我所发表的300多篇文章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发表在《江苏教育》上。  1986年11月,我接到《江苏教育》中学版朱爱华老师的电话,约我就“教育评价”写一组文章,可先列一提纲交给她。接到这样的约稿“大单”,对我来说可真是受宠若惊。当时,
翻翻元素周期表就能“点石成金”?    将铅转变成黄金或许永远是个神话,不过“炼金术”可能并不是“神话”。美国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元素原子的组合所显示的电子特征同其他元素的电子特征相仿,翻翻元素周期表就能找到这样的组合。  宾州大学卡斯尔曼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一氧化钛和金属镍、一氧化锆和金属钯、碳化钨和白金这几组物质具有相同点:“我们发现,从一氧化钛分子中去除电子所需的能量与从镍原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