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早产儿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5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产儿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food protein-induced proctocolitis,FPIP)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

方法

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早产儿FPIP 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文献中的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早产儿FPIP的临床特征及研究进展。

结果

5例最初均诊断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龄31 3~33 6周,发病时间生后3~39 d,血便程度从少量血丝便到大量黏液血便,其他症状包括呕吐、腹胀,肠鸣音均正常,4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4例感染指标正常,2例腹部平片可见肠壁积气,5例情况及预后良好。文献复习显示,临床特征与该研究基本相符,同时报道FPIP外周血及大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特应性斑贴试验、皮肤点刺试验可有阳性,肠道超声在FPIP仅局部肠袢受累,其余肠段可表现为蠕动正常甚至增加。

结论

对于早产儿血便,要警惕FPIP,特别是当临床征象与感染中毒症状、腹部体征、感染指标等不相称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特应性斑贴试验、皮肤点刺试验及肠道超声等有助于诊断。

其他文献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占儿童ALL的10%~15%。随着MICM分型、危险度分层及多药联合强化疗的应用,T-ALL患儿的预后已得到改善,但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仍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主要由结缔组织合成,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和基底膜,影响正常组织的再生和重建,参与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metalloproteinase-7,MMP-7)是该家族中结构最小的成员,在身体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如甲状腺、乳腺、肺部、消化道、生殖系统、肝胆系统等。近年来,MMP-7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MMP-7
气道上皮损害、Th2炎症反应增强、免疫调节性T细胞功能受损是哮喘发生的重要机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由脂多糖、干扰素-γ诱导表达,调控幼稚T细胞分化成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cell,Treg),诱导免疫耐受,可抑制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IDO活性下降可能会促进哮喘的发生。色氨酸代谢产物与芳烃受体作用,促进IL-22的产生,增强上皮的完整性及抗感染性;可改变特异性免疫治疗诱导的Th17/Treg平衡,Treg细
儿童肝功能异常病因复杂,食物过敏可以引起肝脏免疫性损伤,是儿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其临床常表现为高转氨酶血症,大多无胆汁淤积及肝脏肿大。排除其他常见的肝功能异常病因后,食物回避激发试验观察转氨酶的变化,可以用于诊断食物过敏相关肝损伤。该文就食物过敏相关肝功能异常的研究现状、潜在机制及临床特点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现象的认识,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治。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死率高、存活患儿远期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母乳喂养可降低BPD的发生率,这有赖于母乳中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低聚糖、外泌体等。其中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样囊泡小体,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功能调控,对机体亲和力高,可耐受胃肠道酶及胃酸的消化,并靶向于肺、肝脏等器官,有望成为BPD的防治新手段。
人体细胞离子转运在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中起关键作用,溶质转运体(solutecarrier,SLC)负责人体细胞大部分的离子转运。SLC12家族编码电中性阳离子耦联氯离子共转运体,在维持细胞内外氯离子平衡及相关细胞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目前已知SLC12家族有9个成员,这些家族成员表达及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肾脏组织有分布且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布和表达也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它们在肾脏中的生理作用也各不相同。该文对SLC12家族在肾脏中的生理作用以及相关性肾小管疾病进行综述。
CD99L2(CD99antigen-like2)基因位于染色体Xq28,编码高度保守、广泛表达的糖基化跨膜蛋白。自2003年首次报道以来,CD99L2蛋白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黏附分子,在炎症反应、白细胞渗出、淋巴瘤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近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该基因与孤独症谱系障碍、脑性瘫痪、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该基因功能至今未明确。该文就CD99L2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肺间质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一类在临床(氧合障碍)-影像(弥漫性病变)-病理(炎症和纤维化)上具有共同特征,而病因不同的异质性疾病的总称。儿童ILD的病因谱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别,其中基因缺陷占有重要地位。常见的是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方面的基因缺陷,近年来,还发现肺发育、免疫/自身炎症、代谢方面的基因缺陷也可导致儿童ILD。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因会被发现。
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酶活性差异的基础,并可影响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在内的多种药物代谢。CYP2C19基因分布有地区和种族的差异,研究CYP2C19基因型与质子泵抑制剂的关系对儿童幽门螺杆菌的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文就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质子泵抑制剂及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的影响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新生儿肾上腺出血(neonataladrenalhemorrhage,NAH)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式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断NAH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以NAH患儿中表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作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数表法,按1∶2的比例抽取同期经影像学排除NAH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特点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A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