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u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然,1999年出生,本科畢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硕士在读。
  旧地
  围墙和杨树根,构成某种回忆的要素,
  构成路边比我高的灰尘里,蓝灰色卡车鸣笛,
  或者嗡鸣的碾房身体,开出一树野桃花。
  我回到矮山的谷地,看到新垒的水泥,
  绕过近些年出生的狗:互相陌生是一种必然。
  杏树的生长速度远比我快,而它的缓慢
  在于无法随我离开。那是十三年前的事情。
  而今青色果子触手不及。村庄酝酿你的情绪,
  像酝酿一坛遗落的鸭蛋,以黏稠的红土掩埋,
  等一生时间,“嘭”地揭盖。你会悲欣交集。
  和回忆类似,时间的滑行并非上升或坠落。
  它是菱塘里坐木桶的漂流者,以水为镜,
  在午后的阴影下面,目睹塘埂的年年泛青。
  你可以问问过往,依恋砖瓦的草籽呵,
  起风后,是什么让岁月的告别像一次逃离。
  夜骑
  夜晚在灯箱的漂流里忽明忽暗。
  我忽快忽慢地
  穿过城市的表皮,它变得很浅。
  天,倒盖之碗,黑幕布的包裹中亮起
  杭州,一片华丽的阴翳。
  五十五个红绿灯也被我逐渐地熟悉了
  凹凸不平的三十公里。
  我想到词语的滑行也是这样凹凸不平。
  闹市区,想象力显得便宜,
  我失望于人的移动并不像云。
  扬声器,给我一个指令吧,高德地图
  还在导向陌生的街衢。
  把自己交给一道机械的声音是
  这样惫懒呵。她屡次扎入我疲倦的膝。
  钟表、轮毂、广告牌,围困了我们
  愚钝的唯物主义。而自诩聪明的
  鱼,想要再去游过钱塘江桥底暗蓝的暮雪,
  也会被坠落的时代孜孜不倦地
  灌入发动机作铁屋子的嗡鸣。
  所有呼吸的物体都感到了你不安的悲哀。
  纸面感情
  翻开的……鳞。你写信看信都像是
  游动,抑或是滑行。
  一条蛇,你美丽地瘫软在我连绵不断的雨天里。
  因此,以后也没有晴朗的夜晚,
  没有一株斑斓的烟花,会烫破黑布邈远如镜。
  我潮湿的白昼,濡湿的纸,
  正在向着反复背诵虫豸语录的夜晚
  滑行。滑落了,你稍稍垂手,且眉眼不开。
  你把一截新藕的手腕子
  移栽到我眼前来,美丽,如初生的小蛇。
  这就是纸面感情。
  你执意寄来几笔终究要剥落的鳞——
  这细小的斑斓世界,我执意要养它。
  今天我是空罐子
  夜夜嘶鸣的高速公路,拒绝谈论
  我们便宜的经历,恰如你和汉语的
  默契一种:想说话的时候,蛙卵泛滥的咒语
  就试图爬满你的头皮。更为节育地,
  我倾向于保持闭嘴。今天我只想昏头入睡。
  但醒后我会充盈,像檐下蓄水的陶罐
  要为一次泼洒而倾倒。那些被承接的雨天
  终究还是多了且走了:我想沾湿什么,
  然后再次变得口干舌燥。
  接雨也好,泡菜也行,孤单下去,又再次充盈。
  夜间旅行
  南方夜幕。沿着铁轨,一路的抛掷途中
  我看见窗外闷闷不乐的蓝色灯:
  那么一闪而过的灯。
  我为自己行人的身份感到抱歉。
  抱住自己的胃部。在身体中央,我是这样匆忙,
  从一个住人的地方,到另一个住人的地方。
  远行轻而易举,不过是简单的抛掷
  和一场悬置的等待。
  顺着风潮,很快很快,就算到达也会不甘。
  我用目光抹开一桶蓝色油漆,这就是
  灵光乍现的便宜夜幕了。
  水杯里的蜘蛛
  棕色蜘蛛,小小地
  坐在湖面如镜,小心翼翼,
  拒绝夜晚的溺亡,
  有颤动如弦的脚。
  我们内部的波澜是这样细弱,
  也庞大到
  没有蜘蛛能够一饮而亡。
  今夜你不要织网。
  你伏在寒冷的水上,空空地
  停止一饮而亡:
  试探张力的时候,
  你低头瞥见了那块明晦陆离的底岸。
  这就是你置身湖面时较公开的隐秘。
  杜尔西内娅的老虎
  她在薄暮时分关上家门,就因此
  迎接一切幻想的到来。
  火光背面的阴影,许多年,跳跃出许多次
  世界的模样,总是真实如梦。
  但愤怒的骑士已音讯全无,许多年,
  地铁碾过世界的身体。这让人讪笑的爱情。
  如果几句干涩的话,不能织补你……
  就请去想想丛林的地表:一只墨绿花纹的老虎
  正在打盹。它像是此刻蹲伏的风。
  空气是生动的,落叶包裹的内部,我们的
  秋天,很漫长。呼吸,你梦到光线还在
  微弱地噼啪作响。它是懒散而自由的一只,
  没有一颗松果的坠落可以
  敲定它的季节剧本。丛林在秋天欣然老去。
  夏天,白塔一种
  风是从哪儿起飞的呢?
  蜻蜓只是飘着吧。
  赊几分钱的雨水盈余,
  去买二斤栗子的刺,嫩绿色,
  不用叶子去释怀。
  路上车斗生锈,颠簸着还很坚固,
  运走了几十年的河床
  之后,惧怕路上灰尘的我,
  只是在掌心的河流边看月亮。
  年岁改换,总是遗憾的事情。
  我只能让灯下的影子们长出湿润的蹼,
  向那些白色的过往,顽固地
  各自漂流。
  绕过新筑的桥基;
  同远村的狗吠心领神会;
  吓飞了草垛上边笨拙的麻雀;
  昨日暴雨吹落的青柿子在沟渠里流得稀碎。
  捉一竿新发的竹子吧,
  掰下多余枝杈,那些折断的声音清脆,
  如雨敲瓦,
  如我敲着被河床囚禁的石头,
  如讲故事的老头把去春的柴烧成灰烬——
  于是我的仗剑还很年幼。
  把进度条往回拉扯些,谁会单刀赴寐?
其他文献
一个人为了自由,需要承受怎样的代价?带着这个想法,我先后在出版社、媒体实习,毕业后自由写作,住在了朋友办的一家青年空间,名叫706,地点五道口华清嘉园,一个据说房价上千万的地方,但我的租金是每个月两千,一个合租的生活实验室(又叫书屋)。  人们口中的宇宙中心——五道口,寸土寸金,稍微挥霍,我的稿费就会一扫而空。为了省钱,我想过很多办法。实际上,早在三年前我就知道了706这么一个地方,当时我刚刚大二
无数的死亡,在这里刻下烙印  把归宿选在雪域,不仅仅是  为了让尸体和灵魂不朽  很多人把西藏放在想象中  顶礼膜拜,可只有贴近它的肌肤  才能读懂藏在岩画里最古老的密码  经幡猎猎,咒语在不同的祈愿中  更换着慈悲的姿势。白塔沉默不语  高尚者身后也有饥饿的秃鹫虎视眈眈  生命只是轮回的一道工序  无论牦牛、藏羚羊,最常见的野狗,甚至草木  都无知无识,最闪亮的  便是最初那一道啼哭,短暂而繁华
武汉,我们亟待向您归航   把恐慌付與淡定   让巍峨的塔台重新发出   浑厚的“clear for landing!”   为了长江名城昔日的荣耀   我们亟待归航   请您开启跑道的明灯   武汉,我们亟待向您归航   把委屈化作呐喊   让病疫黑色的魅影定格在庚子初元   为了打开游子回乡的通途   我们亟待归航   请您拿出荆楚人的风范   武汉,我们匝待向您归航   把阴霾清除殆尽  
诗,可以“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歌的社会作用的阐释。就是说人们通过诗歌可以考察历史的变迁、了解社会、促进人们团结、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作用对我们今天来说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中华诗词,气势磅礴,意蕴深厚,境界高远,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它从各个方面表达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在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途上,诗词带给人以心智的启迪,开启了人类对美好的追寻、对爱情的神往、对真理
其实,我一直都在不停地破坏  关键是  那些取代的事物  能否新鲜成长  就像,花儿谢了  结出鲜亮的果实  蛋壳破了  拱出清脆的鸟鸣  我最担心的是——  黑暗打碎后  那些黑暗中的幽灵  是否还会长出  乌鸦的羽毛  石头  石头躺在路上  填补过不平  黑暗中绊倒过路人  我是无神论者  也相信石头的善良  当有人骑在石头上  刻写高高在上  当石头  从人体中排出善良的苦痛  灵魂的天平
我认为诗跟语言起源重合,最初的语言即一种诗——最初的语言以其诗的洞察和想象创造性地说出了人与世界。而后,当语言遵循既有之语言说出(定义)的人与世界,并以此规范人与世界去遵循语言,诗却要一次又一次重启、拓展、突破乃至反叛既有之语言,去崭新地洞察和想象人与世界,从而肇始新的语言(仿佛又一番最初的语言)——这当然是一个诗人的信念和理想——诗歌语言,应该是更新语言的语言,这种更新首先出于对人与世界不同以往
海上遗音  我坐在窸窣的碎光中,听海水  最后的遗音,蔚蓝与辽阔之上  你掬水月在手,指尖沸腾了一晚  我也随着这韵律走了一整夜  还不曾屈从一粒沙子的命数  在一滴雨暴动的体内  神谕的女仆,走进一座海洋中心  紧闭舱门,你在居无定所中  找到疾走的出口,颤抖,忧郁  一地叹息在绝境中与饥饿和解  仍是模糊又变形的灯火  照彻无数黑夜,海浪和涛声  来自两座城市的中心  椰子树在风中描述的果实 
时间停在动与静之间,处世不惊  远古的风暴被近处的静谧修饰  高飞的鸟儿,抱紧天空  又松开天空,有章有法  风和云携手远足,构建命运的远方  守信的人还停留在季节深处  守信的旷野一生都在悟道  命运指向远方时,天空忍住想象  神秘的光阴始终与旷野保持某种距离  巨树的躯干,石头的阴影  猛獸的巨齿,人类的骸骨  风成片吹来,又成片吹走  虚与实写在荒原上,刻骨铭心  旷野在燃烧,时间在蹈火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题命得有新意,在具备相应的限制性的前提下,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择、发挥、创造空间。本来预料广大考生会写出相当精彩的作文来,然而,学生作文的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总体上来看,犯的幼稚病有以下四种。    一、泛泛而谈,无中心或多中心    部分考生害怕离题,或没有重视、理解提示语中“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的词语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中“根据你对上述词语”的指向,以为
屋后的桃树  那是一个多雨的春季  淹没的稻田白茫茫一片  就像浩森的湖泊,无边无际  屋后的桃树  叶儿被吹落许多  小毛桃子也被吹落许多  裹一身棕蓑衣的母亲  给桃树四周挖了条沟  每年,桃子是等不到成熟的  那一年的许多桃子竟会挂到了成熟  而且还特别甜  变成了记忆里最甜蜜的部分  铜钿  母亲在自家的菜地里挖到了铜钿  是很偶然的事  没曾想到的是  母亲将挖铜钿当成了个事  桃花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