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25问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第4期“专家评药”专栏刊出了《阿司匹林的6大谜团》一文,解除了笼罩在阿司匹林上面6大疑团。但对于阿司匹林的具体应用,不少读者仍存在相当多的疑问,本期“专家评药”就请专家为读者一一解答。
  指导专家: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秘书长、教授 葛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 霍勇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导管室教授 葛均波
  选择篇
  剂量有异,作用不同
  
  阿司匹林不同剂量、不同剂型对疾病有何影响,不
  同性别使用阿司匹林有无区别,是很多读者所关心的。
  1问:不同剂量阿司匹林,作用有何不同?分别用于治疗何种疾病?
  小剂量阿司匹林(75~300 毫克/天)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常用于防止冠脉和脑血管血栓性病变(比如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中风)以及其他术后(冠脉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的血栓形成。
  中等剂量阿司匹林(500毫克/天~3克/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月经痛。
  大剂量阿司匹林(超过4克/天)具有消炎及抗风湿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2问:阿司匹林有普通阿司匹林片、拜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泡腾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多种剂型,它们的作用有什么不同?选用哪一种既安全有效又经济实惠?
  这些阿司匹林的作用没有差异,只是剂型不同。与普通阿司匹林片剂相比,阿司匹林肠溶片(包括拜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微粒、阿司匹林泡腾片可以通过不同的释放溶解方式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但相对而言,这些剂型的阿司匹林价格较高。
  3问:性别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是否有影响?
  总体说来,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还有研究证实,女性服用阿司匹林预防中风的效果不是无效,而是很好。
  
  使用篇
  疾病不同,治疗有别
  
  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中的作用得到很多专家的首肯,但是,不同心血管疾病在使用阿司匹林时,用法也有所不同。
  4问:哪些人需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我国专家建议以下高危人群应服用阿司匹林(最佳剂量75~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
  高血压患者 血压<150/90 毫米汞柱,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龄≥50岁,同时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 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吸烟,高血压,超重与肥胖,蛋白尿,血脂异常。
  合并多种危险因素(≥3项)者 血脂紊乱,吸烟,肥胖,年龄≥50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缺乏运动。
  5问: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是多少?
  二级预防指用阿司匹林预防中风复发,最佳剂量是75~150 毫克/天。
  6问:有哪些药物可以代替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用药?
  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可作为代替用药。当用阿司匹林治疗血栓有禁忌时,可用氯吡格雷替代,但会加大治疗费用。
  7问:心源性中风患者是否需要用阿司匹林,如何用?
  对于伴有房颤的心源性中风(因为心脏疾患而引起的中风)的患者,建议长期口服抗凝剂治疗,如华法林;如果有使用抗凝剂禁忌症或不能常规行INR(即国际标准化比值,是标准化了的凝血酶原时间)检查的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
  8问:非心源性中风和一过性脑缺血(TIA)的患者,应该如何使用阿司匹林?
  此类患者,建议用阿司匹林75~150毫克/天,也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和双嘧哒莫的复合制剂或氯吡格雷(75 毫克/天)。
  9问:缺血性中风患者如何用阿司匹林?
  不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应该使用阿司匹林,剂量是100~300 毫克/日;使用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应该在溶栓治疗24小时后使用阿司匹林,剂量为100~300 毫克/日。
  除非有阿司匹林使用禁忌症,否则不能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代替阿司匹林。
  10问:缺血性心脏病的哪些情况可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对不能耐受者用什么药代替?
  (1)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者:建议口服阿司匹林75~150 毫克/日,长期应用。
  (2)既往有心肌梗死史(心电图显示有ST段抬高和不抬高):建议口服阿司匹林75~150 毫克/日,长期服用。
  (3)拟作冠状动脉搭桥术:建议术前不必停用阿司匹林,术后24小时开始口服阿司匹林75~150 毫克/日,长期应用。
  (4)外周血管疾病、慢性肢体缺血患者:无论是否接受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150 毫克/日。
  (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建议常规应用阿司匹林75~100 毫克/日。
  (6)心房颤动:建议用阿司匹林300 毫克/日,用于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中低危患者或不宜应用华法林的高危患者。
  (7)瓣膜置换术后:所有置入机械瓣膜者均应用华法林治疗,推荐INR目标值为2.5(2.0~3.0),对同时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左房扩大、射血分数降低等,建议同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75~100 毫克/日。瓣膜置换术患者必须停用华法林时,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阿司匹林75~100 毫克/日治疗。因为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用的时候,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险,建议至少2天需要监测INR值,然后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的用量。
  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建议选用氯吡格雷75 毫克/日作为替代治疗。
  11问:据美国报道,中风患者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有68%的人血液黏稠度仍然很高,47%出现耐药性。那么,血黏度仍高的患者,如何掌握阿司匹林的用量,才能既有效又安全?
  血液黏稠度高应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如血糖是否增高,血脂是否异常等,针对情况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不能仅依靠阿司匹林治疗。如果阿司匹林产生了耐药性,可考虑增用或单独应用下列抗血小板药物之一:(1)噻氯匹定(又名抵克力得),每天1~2次,每次服150~250毫克,可依据病情调整用药量;(2)血小板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拮抗剂,如替罗非斑等,临床应用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用法不同,疗效各异
  
  12问:有种说法,阿司匹林在进餐到一半时服用,既能充分发挥其药效,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其副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虽然,阿司匹林和食物同服或用水冲服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但食物可以降低药物的吸收速度,而且这样也不会降低由于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所带来的出血副作用。
  13问:晚上服用阿司匹林是否正确?
  最好是中午饭后服用。但是,如果有心肌梗死、血栓形成危险时,可考虑于晚上睡前服用。不同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没有区别。
  
  联合用药,务须小心
  
  14问:阿司匹林不能与维生素B1合用吗?
  科学的提法是“阿司匹林不宜与维生素B1同时服用”。因为维生素B1可增加胃液的酸度,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但维生素B1增加胃液酸度的作用持续时间并不长,只要把服药时间错开1小时以上,二者是可以合用的。
  15问:阿司匹林不能与哪些药合用?
  阿司匹林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口服的扶他林、芬必得等)、抗凝药物(华法林)以及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增加出血风险,特别是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应尽量避免。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合用,可增强其降血糖作用,应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16问:使用肝素类药物时,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是否安全?
其他文献
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    路志正中医世家,主任医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干燥综合征,也称为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属中医 “燥证”范畴,好发于40岁以上妇女。路老认为,临床诊治时要抓住患者的主要症状,分证分期辨证治疗。以调整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为主。    湿热郁遏,津液失调证  表现为口眼干燥,涎腺
老人的某些疾病,如眼病、耳病、头部疾病,热敷效果都比较好。常用热敷方法有:湿热敷法,将毛巾在5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浸湿后拧干,皮肤表面覆盖一层纱布或涂抹凡士林,然后将湿毛巾热敷。干热敷法,常用热水袋。用热水袋装入1/2至2/3的热水,排出其中的空气,拧紧塞子,用布或毛巾包好,放在需要热敷的部位。不过,干热法的穿透力不如湿热法。   热敷眼部,缓解疲劳。可轻闭双眼,将热毛巾敷于眼上,保持呼吸自然,放
取白胡椒(按年龄计算,1岁2粒,如20岁就取40粒)压碎后加适量红糖,置于瓷缸中煮开两次,待凉后再喝。服药15~20分钟后胀气能明显缓解。  (摘自《家庭保健报》)  点评:白胡椒辛热燥散,重在温中散寒。此方对因风冷、寒湿引起的胃胀气、胃痛及腹泻当有一定疗效。胃热、阴虚火旺者当忌服。    茯苓粉治“斑秃”  白茯苓研为细末,每次以温开水送服6克,每日2次,坚持用药以发根生出为度。另取生姜切开,用
我就要到40了,可至今未婚。我的婚姻问题是父母兄妹的一块心病,同事朋友关心的重点话题。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不愿把婚姻当成一件任务来完成。拖着拖着,年龄越大,选择面也越窄。  其实,一个人生活也没什么,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孤独就像一把利剑,要刺穿自己的喉咙。有时,我好不容易调整自己的心态渐渐平静,但别人要为你操心,为你着急,为你出谋划策,弄得我特别难受,还要把泪水咽到肚子里对别人的关心表示感谢!  
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小心细致,也要有所侧重,相辅相成,关键是过好4关。    第一关:他(她)在想什么    脑出血偏瘫患者通常发病急,可能前一刻还能蹦能跳,后一刻就如废人一般,生活无法自理。这种突然变故,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悲观烦躁,对生活失去信心。  护理第一关,也是护理中最重要的一关,就是要明白患者在想什么,家人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活动,这样才能做好心理沟通。须注意的是,
摘要: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已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笔者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的路径。  关键词:英语活动观;英语阅读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55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英语阅读思维品质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
中老年常用药种类繁多。继上两期解答了读者的诸多问题之后,本期将重点解答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安定等药物的相关问题,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特约专家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内科博士 方玉强/教授 杨成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教授 陈瑞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 郭维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博士 秦建国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秘书长、教授 葛洪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摘 要:面对成绩的排名和教学压力,越来越多的课堂远离了语文教学的本位,走向了单调机械的问答训练。在这种训练中,学生变成了解题机器,老师变成了命题机器,课堂变成了讲练习改练习的流水模式,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变成了空洞的口号。我们不禁思考:教师如何才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化在课堂上,学生如何才能通过课堂学习真正地实现对核心素养的累积?鉴于此,笔者选取了几堂失败的课,进行了整改,有意识地把核心素养的渗透内置
上期,本刊介绍了冠心病患者在突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住院时的康复治疗,本期继续讲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    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运动训练时间较长,分为两个周期,也就是“冠心病的II期康复治疗和III期康复治疗”。  II期康复自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是5~6周。此期患者病情仍有恶化的可能性,危险性较大,所以只能保持适当的体力锻炼,以逐步适应家庭活动。宜做小量、重复、多次的运动
以色列学者发现,在70~79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每月平均有两次健康问题。令人惊讶的是,80~89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每月的健康状况却与60~69岁年龄段的人一样稳定。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呈线性地减弱的。70~79岁是一个危险期,这段时期各种器官衰退较快,是各种老年病的多发时段,常易出现血脂异常、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而进入80岁以后,这些疾病就会出现下降趋势,精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