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nin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小学生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应当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对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简要分析小学生阅读存在问题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阅读;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有人说“不阅读的孩子,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这话不无道理。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显得十分重要,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小学教师都高度重视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但小学生阅读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采取更加科学的策略,努力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一、 小学生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小学生语文阅读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有的小学生存在阅读意识薄弱的问题,很多时候都存在“被动性”的特点,主动阅读的意识不强,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只是简单阅读,根本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有的小学生存在阅读能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娱乐”,对阅读的认识不够到位,特别是深入阅读相对较少,这已经成为制约小学生语文阅读的重要瓶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的小学生存在缺乏阅读兴趣的问题,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很多小学生更加倾向于上网娱乐,因而对阅读缺乏兴趣,特别是对小学语文课本的深度阅读不够,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分析能力等等都比较滞后。
  二、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策略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小学生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而应当更加高度重视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特别是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更具有深远意义,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具体说,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对于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这是重要的思想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激励教学模式,使小学生逐步喜欢上阅读,并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小学生的多元阅读、深度阅读等方面取得突破。我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通过“赏识教育”,不断拉近与小学生的情感距离,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小学生阅读,我建立了奖励制度,对于能够深度阅读课本的小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其次,重视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的有效性,阅读应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例如,每节语文课开始时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收集课外阅读中获得的奇闻趣事,让大家以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交流或复述等等,并充分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看法。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也会水到渠成。
  二是创新小学生阅读平台。对于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为小学生打造更加科学、完善的阅读平台,进而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当中,不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高度重视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游戏”与“阅读”进行了有效结合,通过“游戏化阅读”的模式,为小学生阅读创造平台,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了阅读的理解和认识。我还高度重视多媒体阅读教学平台的建立,比如我通过“微信群”开展阅读教学与引导工作,不仅督促学生阅读,而且还通过“微信群”开展阅读比赛,每天由几名小学生上传阅读视频。我还高度重视阅读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通过“竞争性阅读”,使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得到引导,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是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攀登阅读”平台的創始人李根柱对小孩子阅读的建议是: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知道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其次,培养阅读习惯不要着急,从布置阅读环境开始。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构建“家校”结合的方式,能够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沟通与联系,同时还要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既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建立了“课外阅读点评”体系,通过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每天都由家长对孩子进行语文阅读辅导,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我则每周末对每名小学生阅读情况进行点评,表现好的给予奖励。此外,我还要求家长要与孩子共同阅读,每天阅读量不低于30分钟,通过调动家长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使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不断养成。
  三、 结语
  尽管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但小学生阅读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阅读意识、阅读深度和阅读兴趣都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视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特别是要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既要在激发阅读兴趣方面下功夫,又要在创新阅读平台方面取得突破,更加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引导小学生阅读,真正通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大限度提升小学生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当然,语文阅读习惯培养还真是一件不能急的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师与家长应努力寻找切合成长节律的指导方法,才能一步一步领着他们慢慢接近真正意义的阅读领地。
  参考文献:
  [1]娄阿利.9~12岁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2]万国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杨红艳.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赵幼香,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官浔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常见脑肿瘤(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测定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以及术后肿瘤残余区与术区周围的血流量(cerebralblood flow,CBF)、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教育和课程不断改革,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与作文的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致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主旨在于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和利用,加强学生阅读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写作的水平。本文主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对策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对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价值取向和核心特质,可以优化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对小学深度学习的价值取向和核心特质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重点探究了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
摘 要: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和价值实现的主阵地,构建和谐课堂既是课改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合格健全的人的需要。本文就怎样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与设想。  关键词: 和谐课堂;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合格健全的人。新课改的
摘 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职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机构。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生们必修的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得当,没有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一味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锻造中职学生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为当前中职教改的新课题。接下来,
摘 要: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鉴于语文的主科地位以及对学生升级影响的重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语文課堂教学的着重点。初中语文在教学旨在解决语文的基本能力,即为听、说、读、写,使学生具有自学组织能力与初步的社会活动能力。人教版教科书作为全国通用的中学教学书籍,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则是非常重大。在当下社会,“信息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故而结合时代,“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育对于教学更是显得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