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动机对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英语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出现减退的现象。为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引起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开放教育 英语专业学生 学习动机减退
一、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学习动机是指唤起和维持学生学习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预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作为推动个人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行为发挥着激活、定向、维持及强化功能。而对于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更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学历的提升。这类学生想要提升学历或是为了弥补上不了大学的遗憾或是为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如职位晋升、转换职业等。第二类是工作的需要。这类学生大多从事外贸及相关行业,而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败甚至是收入水平。他们希望通过英语专业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第三类是对英语的兴趣。这类学生既没有提升学历的压力,也没有工作的需要,纯粹是出于对英语的兴趣而选择了这个专业。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英语基本技能,同时了解英语国家及背后的文化,扩大英语相关的知识面。
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往往有着较强的学习动机。但随着英语专业课程学习的推进,部分学生受到外部或自身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学习动机减退的现象,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分析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原因
1.原有英语基础薄弱。在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即使有集中的面授辅导,自主学习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有些甚至多年未接触英语。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决定了这个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与英语相关。因此,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工余时间自主学习这些课程的难度可想而知。虽然教师的面授辅导和网上答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困境,但自主学习进程的无法顺利推进还是会让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学习焦虑和挫折感,使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足以应对英语专业的课程学习,从而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归因倾向偏消极。根据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大多数人都将自己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及其他。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部分学生把考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考试题目太难或者运气不好等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不是自身努力不够等内在的可控制的因素。这种消极的自我归因倾向会使学生对考试产生畏难情绪或无助感,从而丧失学习动力。
3.英语学习兴趣下降。有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英语专业时,对英语持有浓厚的兴趣。但在经历过阅读、听力、语法、口语、写作等分门别类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发现学好英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非想象中的轻松有趣。面授辅导课教师以梳理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为主,而自主学习时可用的网络学习资源又多以知识性内容为主。这些或多或少都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所下降,进而影响其后继学习动机的激发。
4.学习环境不理想。使用英语的机会、学习氛围和学习时间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与全日制英语专业大学生相比,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够理想。每天听到的、读到的英语相关的材料都相对较少,而使用英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开放教育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班级,但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往往仅限于班级QQ群,因而很多时候都是“孤军奋战”。工学矛盾则是开放教育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能用来学习的时间通常只有晚上和假日,而加班和家庭琐事等则使得他们原本就不多的学习时间进一步压缩。这些不理想的学习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三、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对策
1.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其认识到成人学习英语的优势,如:有较强的认知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起来会更快;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社会实践,能更好地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自身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等。同时,教师要对学生为学习英语付出的努力及已取得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越高,付出的努力越多,学习行为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如果消极的归因倾向得不到正确引导,学生就容易对应付学业上的困难缺乏信心,产生逃避行为。因此,教师应对那些考试失败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并帮助分析其学业不良的具体原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如把失败归结于自身的努力还不够等内在的可控制的因素。尽量消除他们的畏难和逃避心理,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或考试中加倍努力,迎难而上,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那些考试成功的学生,教师也因对他们的勤奋努力给予赞许,引导其积极归因,如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等,从而激发其后继的学习动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之于学习的重要性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和爱因斯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话语中均得以体现。因而,一方面要加强开放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向学生提供丰富实用且有趣味的学习资源。网络资源是开放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质广泛的学习资源可以给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教材以外的自主学习材料,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要加强师生互动,提高面授辅导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师在面授课上为学生梳理学习中的重难点时,可根据学生的需求适当加入一些实用性或趣味性的话题与学生进行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的机会,而且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加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伙伴。这样既可以消除自主学习时的孤独感,又可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既兼顾工作又不影响学习,尽可能减弱工学矛盾给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胡卫星,蔡金亭.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模型构建[J].外语教学, 2010(3).
[3]彭梅.英语听写教学行动研究——以非全日制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例[J].外语界,2012(5).
【关键词】开放教育 英语专业学生 学习动机减退
一、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学习动机是指唤起和维持学生学习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预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作为推动个人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行为发挥着激活、定向、维持及强化功能。而对于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更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学历的提升。这类学生想要提升学历或是为了弥补上不了大学的遗憾或是为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如职位晋升、转换职业等。第二类是工作的需要。这类学生大多从事外贸及相关行业,而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败甚至是收入水平。他们希望通过英语专业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第三类是对英语的兴趣。这类学生既没有提升学历的压力,也没有工作的需要,纯粹是出于对英语的兴趣而选择了这个专业。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英语基本技能,同时了解英语国家及背后的文化,扩大英语相关的知识面。
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往往有着较强的学习动机。但随着英语专业课程学习的推进,部分学生受到外部或自身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学习动机减退的现象,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分析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原因
1.原有英语基础薄弱。在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即使有集中的面授辅导,自主学习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有些甚至多年未接触英语。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决定了这个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与英语相关。因此,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工余时间自主学习这些课程的难度可想而知。虽然教师的面授辅导和网上答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困境,但自主学习进程的无法顺利推进还是会让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学习焦虑和挫折感,使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足以应对英语专业的课程学习,从而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归因倾向偏消极。根据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大多数人都将自己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及其他。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部分学生把考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考试题目太难或者运气不好等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不是自身努力不够等内在的可控制的因素。这种消极的自我归因倾向会使学生对考试产生畏难情绪或无助感,从而丧失学习动力。
3.英语学习兴趣下降。有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英语专业时,对英语持有浓厚的兴趣。但在经历过阅读、听力、语法、口语、写作等分门别类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发现学好英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非想象中的轻松有趣。面授辅导课教师以梳理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为主,而自主学习时可用的网络学习资源又多以知识性内容为主。这些或多或少都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所下降,进而影响其后继学习动机的激发。
4.学习环境不理想。使用英语的机会、学习氛围和学习时间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与全日制英语专业大学生相比,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够理想。每天听到的、读到的英语相关的材料都相对较少,而使用英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开放教育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班级,但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往往仅限于班级QQ群,因而很多时候都是“孤军奋战”。工学矛盾则是开放教育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能用来学习的时间通常只有晚上和假日,而加班和家庭琐事等则使得他们原本就不多的学习时间进一步压缩。这些不理想的学习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三、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对策
1.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其认识到成人学习英语的优势,如:有较强的认知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起来会更快;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社会实践,能更好地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自身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等。同时,教师要对学生为学习英语付出的努力及已取得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越高,付出的努力越多,学习行为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如果消极的归因倾向得不到正确引导,学生就容易对应付学业上的困难缺乏信心,产生逃避行为。因此,教师应对那些考试失败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并帮助分析其学业不良的具体原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如把失败归结于自身的努力还不够等内在的可控制的因素。尽量消除他们的畏难和逃避心理,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或考试中加倍努力,迎难而上,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那些考试成功的学生,教师也因对他们的勤奋努力给予赞许,引导其积极归因,如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等,从而激发其后继的学习动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之于学习的重要性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和爱因斯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话语中均得以体现。因而,一方面要加强开放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向学生提供丰富实用且有趣味的学习资源。网络资源是开放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质广泛的学习资源可以给开放教育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教材以外的自主学习材料,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要加强师生互动,提高面授辅导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师在面授课上为学生梳理学习中的重难点时,可根据学生的需求适当加入一些实用性或趣味性的话题与学生进行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的机会,而且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加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伙伴。这样既可以消除自主学习时的孤独感,又可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既兼顾工作又不影响学习,尽可能减弱工学矛盾给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胡卫星,蔡金亭.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模型构建[J].外语教学, 2010(3).
[3]彭梅.英语听写教学行动研究——以非全日制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例[J].外语界,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