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教堂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t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来自日本的纸教堂,从单纯的异地重建,发展成以它为主体成立的“新故乡Paper Dome见学园区”的完整社区,将一个传统没落农村渐渐变成了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
  
  说起台湾,日月潭一定是最先跳入外来游客们头脑中的景点。但就在它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个叫桃米里的小山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因为那里有座奇特的建筑—纸教堂。
  桃米里原本是个凋落的传统农村。它拥有1200多人口,面积18平方公里,具有多彩多姿的森林、河川、湿地及农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沛,却一直是埔里镇最穷的地方,观光客鲜有造访。加上垃圾填埋场就在附近,连居民都自嘲埔里为“垃圾里”。居民一直赖以为生的产业——麻竹笋,价钱二十年没升过,仅能糊口。年轻人纷纷逃亡都市谋生,村子越发衰败老旧。
  1999年台湾“9·21”地震,将桃米里的人家震倒震塌大半,生活环境严重受创。来自各界的关注,也使它长期存在的问题引起大家的反思。震后不到一个月,本地NGO组织“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简称“新故乡”)将一种全新的社区重建方式带到了这儿。十二年过去,桃米里变成了人人青睐的“世外桃源”,光旅游营业额就达到了1亿多新台币。
  
  废墟中诞生
  故事要从十六年前讲起。
  1995年1月17日,一场7.2级的地震袭击了日本阪神。建筑师坂茂被灾区的景象深深触动了。他一直关注环境和人文主义,早在1989年坂茂就开始用防水加工的纸管等制造纸建筑,许多作品深受国际瞩目:诗人书库、纸的家、东京三宅一生的展示场、占地5000平方米的汉诺威万博会日本馆……
  此次地震后,坂茂辗转到野田北部,在遍地瓦砾中找到了当地神父,提出运用轻巧、组装迅速的纸材来搭建“纸教堂”。
  第一次听到这个“荒唐”的提议,神父非常不悦:“你知不知道这里就是被火烧了才变成这样的!”但坂茂没有放弃。利用工作的空当,他一次次往返神户,并用书店跟木屋同时着火,书店延烧速度更慢的事例来跟神父解释纸教堂的安全性。坂茂的热心,灾区对居民聚会空间的强烈需求,终于使神父点了头。
  灵感来自巴洛克时代的建筑师贝尔尼尼,坂茂的纸教堂是这样构想的:
  运用成本较低的玻璃纤维浪板,构筑长方形的外墙;内部用58根长5米、直径33厘米、厚1.5厘米的纸管、构建一个可容纳80个座位的椭圆形空间;纸管构成的椭圆形与外墙之间形成一道回廊,椭圆内部的纸管排列紧密,作为舞台及祭坛的背景;椭圆形入口处的纸管与纸管间距离较大,屋顶透光天幕投下柔和的阳光,让人走进去有种升华的神圣感觉。
  在三百多名义工、居民、教友的努力下,两个月之后,纸教堂完工了。这座打破了族群、宗教、国籍的藩篱,共同努力建起的建筑,正式取名“Papar Dome”。在随后几年中,这个面积170平方米的空间,曾经举办过居民集会、电影放映会、演唱会、教会弥撒、结婚典礼等,成了神户震后社区重建重要的精神地标。
  
  漂洋过海到台湾
  四年后,7.3级的台湾“9·21”大地震发生了。短短102秒的震荡,瞬间夷平了许多家庭的天伦梦。离震中不过20来公里的桃米里成了重灾区。震后一个月,诞生于埔里的NGO“新故乡”带着一帮资深和年轻的工作者,投入了这里的重建工作。
  阪神地震十周年纪念时,台湾重建社区的伙伴组成访问团前往日本。“新故乡”董事长廖嘉展这才得知,随着复兴的步伐,纸教堂任务已完成,将被拆除移建,原地建起一个永久性的教会。
  “Paper Dome功成身退之后,能否移到台湾,作为台湾和日本在灾区重建上的交流平台?”以代表身份上台致辞到一半,廖嘉展突然蹦出这么一句,全场一阵骚动。而这成了纸教堂重生的契机。
  Paper Dome毕竟不是个装到行李箱就能带走的物品,拆除移送的工作不仅庞大,费用也不是小数目。日方成立了Paper Dome台湾再生计划执行委员会,双方仔细讨论了移送的细则:日方负责拆解和船运到台中的费用,台湾则负责当地的重建费用。
  2005年5月29日,Paper Dome在日本举办完最后一场弥撒,开始解体作业:台湾来的工作人员作了详尽的构件记录,并带了字模机,将每根柱子、每扇窗户、每个小零件都编上可以识别的号码,以便未来回到台湾重新组装。正如建筑师当初的构想,拆解打包工作很迅速,五天就完成了。随后,神父带着居民来到神户港,目送着纸教堂上了开往台湾的船。
  回台湾后,为确定已使用十年的纸管是否健康,“新故乡”送了一根样本到朝阳科技大学营建工程系的实验室。经过完整的物理性状试验后,结果显示:这些用高密度牛皮纸一次成型的纸管,每根的抗压强度达到6936公斤,抗弯强度是每平方厘米85.2公斤,纸教堂状况良好,安全无虞。
   “新故乡”对于桃米里重建的构想不仅仅是竖立教堂,而是规划整个完整的生态见学园区(注①),因此,纸教堂的重建经过了漫长的审批规划。
  终于,到了2008年1月25日,千名从台湾各地赶来的男女老少聚集桃米里,一根根纸柱从山上接力传下,在长老们的吟唱声中,纸教堂Paper Dome的58根纸柱在两小时中重新站立起来。
  相比在日本,Paper Dome有了些变化:临时性的连锁砖地板改为了石材;原本浪板的外框则以PC板取代;由于有些纸柱在搬运来台时受到损坏及海关的切片检验,有六根是由台湾纸厂重新代做的,颜色较其他纸柱黑,可以清楚辨认;内部墙上挂满纸条做的彩色帘子,飘逸浪漫,上面缀满了人们写的祈愿卡。加上户外开阔的绿化景观,矗立在青山原野间,比原来挤在棚屋中更显得神圣,自然,舒缓。
  2008年7月5日,当夜幕缓缓垂下时,数百名群众纷纷走向园区,他们是来听音乐会的。受“新故乡”之邀,“国立台湾交响乐团”首席弦乐团为几百位听众带来了一首首经典乐曲。最后的安可曲,是专门为这儿谱写的《新故乡之歌》。
  “我和朋友听到第一首曲子,就感动得哭了。在如此具有设计感的空间,欣赏到如此优雅的古典乐,原本是大都市才有的享受。”移居埔里的艺术家石铃回忆起来眼眶仍有点湿润。
  严格地讲,纸教堂本非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教堂。在重建后的几年中,这座建筑承受着更宏大的使命—成为社区的中心,见学园区发展的引擎。因此,除了宗教活动外,居民集会、社区培训、艺术展、电影放映会、音乐会、文化讲座……经常在此上演。
  
  “青蛙共和国”
  夏日的黄昏是Paper Dome园区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刻:田埂边,几头白鹭悠然漫步;荷花在夕阳中摇曳,荷叶上的金线蛙扑通跳下水;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花香,薄翅蜻蜓,大华蜻蜓,侏儒蜻蜓……高高低低飞翔。
  如今的“新故乡Paper Dome见学园区”,成了游客们观赏拍照、情侣们牵手拍拖、企业和团体接触生态农业的天堂。三月看青蛙,四月看萤火虫,五月欣赏油桐花,六月观察独角仙,八九月份,白天看水生动植物,晚上抓蛙看蛇……每到节假日,村里居民办起的民宿总是爆满,一年收入是刚毕业大学生薪水的三倍。
  园区入口处,你会发现有个大大的青蛙信箱。而进到园区,到处可见以青蛙为主体的装饰和艺术品,连男女公厕上都标着“公蛙”和“母蛙”。居民们还自己做企划案,向“信义房屋”申请生态创意资金(注②)建造了一个“生态池”,经三道过滤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流出来,积在一个浅浅的水池里,种上点水草、水仙、莲花,就成为蜻蜓和青蛙繁殖的家园。这是桃米里发展的新文化符号—“青蛙共和国”。
  全台湾原生的29种青蛙里,桃米里就出现了23种。“自从上了生态培训课,我才发现,怎么社区到处都是宝贝!”当地居民被拉去参加“新故乡”举办的培训课后,都是这种反应。
  青蛙解说员邱富添也是其中之一。这位在台北打工16年之久的老居民,十几年前回来继承家业,当时养家糊口很是艰辛。重新对从小看惯的青蛙引发兴趣后,他一头扎进了这个世界,并成为村里第一批培训考试过关的人。
  “这只是拉都希氏赤蛙,它的鸣囊比较隐性,鸣叫时声音好像挤在咽喉里想叫又叫不出来,就像上大号‘嗯嗯’嗯不出来一样,我儿子都叫它是拉肚子吃西瓜……”尽管一开始讲解时他连手都在颤抖,但听众总被逗得东倒西歪。如今,邱富添的讲解已经远近闻名,人称“青蛙王子”,他自己也盖起了1000多万新台币的民宿。
  社区的另一个保留节目,则是每年都举行的“鸟忘食生态米插秧活动”。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在满地泥巴中尽情踩踏,将一株株稻苗插进居民免费提供的田里,尽情接触土地的芳香。
  其实,旧名“挑米坑”的桃米里,已经有二十年没种过稻子了。2006年8月,为了亲自实践自然农法,义卖收成来筹措建造纸教堂和见学园区的资金,“新故乡”的工作人员将四英里荒地整理出来,准备种稻米。
  “憨人才种稻,以后被麻雀吃都不够啊!”村里长辈经过时,总是对着他们喊。危害水稻的福寿螺大量繁殖,又不想用农药,大家只能徒手捉,村民们也会出些五花八门的贴士:“在鱼篓里放点饲料来引诱,捉的才会多”(这似乎可行);“养几只鸭来吃吧”(野狗横行的乡下,恐怕福寿螺还没吃到,就先吃了鸭肉);“撒农药比较快啦”(这可是违反天条啊)……
  经过一百多天的成长,饱满的稻穗在冬阳下闪耀着光芒,争相呐喊着可以收获了。也许是当地的鸟儿二十年没见过稻谷,居然没有打它们的主意。于是,这幸运逃过鸟劫的稻米,从此被名为“鸟忘食”,制成纪念米义出售。每年的插秧活动也成了欢乐的节日。
  十二年来,许多桃米年轻人也回来了,自己创业当主人。“桃米人终于认识到这块土地的重要性,不过度开发,不但青蛙回来、蛇回来、老鹰回来,人也回来了。它要打造的是个没有污染、没有冷漠的社会。”
  
  注①创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打造出一个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并作为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办的一家社会企业,靠营业收入来偿还建造贷款。
  注②台湾房地产中介业中营业额最大的公司,也是台湾唯一一家股票上市的房屋中介公司。生态创意基金是该公司提供的支持台湾当地农村保护发展生态环境的一笔公益资金。
其他文献
此前荣耀在笔记本市场中只推出了一系列轻薄本,对众多游戏玩家而言,自然十分期待荣耀的游戏本。9月16日下午,荣耀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首款游戏本—荣耀猎人游戏本V700。这款游戏本的表现如何?实际体验怎么样?MC提前拿到了测试样机,来抢先看看吧!  荣耀猎人游戏本V700采用轻薄化设计,厚度仅19.9mm,裸机重量为2.25kg,日常携带方便。A面加入了全新的“荣耀HUNTER”标识,配合不同的灯效
2011年8月28日的那个夜晚,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当阿什利·扬在伤停补时阶段接到吉格斯的左路回传,射门命中球门右上角之后,终于给这场8:2的屠杀式的球赛画上了句号。  这场比赛让很多红魔老球迷想起1995年3月的那场标志性战役,在这场保持着英超历史上最大比分胜利纪录(9:0)的球赛中,安迪·科尔一人狂敛5球。也有人会津津乐道于1999年2月曼联客场8:1屠杀诺丁汉森林的那场比赛,超级替补、“娃娃
一位复古打扮的美國示威者,抗议美国的贫困现象:如果只有抗击贫困的战争才是真正的战争,那么我们都愿意投钱进去。    这名示威者手中的标语既讽刺了金融业的贪婪,也谴责了政府部门对这一行为的漠视:你们做完了坏事,警察还要跟着擦屁股。    几名图书馆管理员参与到示威队伍中,手中拿的牌子上写着:连图书馆管理员都出来示威,可以想象事情该有多么糟糕。    这张标语引用了圣雄甘地的话:起初他们忽视你,然后他
相比于技术创新,”云游戏“更像一场商业模式上的大变革:一旦云游戏的模式成立,大规模的从用户家里到运营商的数据中心的产业转移就将开始,服务器厂商,“云游戏”平台运营商、游戏内容提供商,都有希望成为其中的主要受益者。    当很多人还弄不懂“云计算”是何物时,“云游戏“的大幕已经悄然拉开。  相比于技术创新,”云游戏“更像一场商业模式上的大变革:一旦云游戏的模式成立,大规模的从用户家里到运营商的数据中
巴基斯坦《民族报》的一则新闻说,印度计划在中印边境主权争议地区部署布拉姆斯巡航导弹和举行演习。这使国内公众对印度的军事戒心又升上新高峰。非常值得惊奇的是,近年来,国内公众和部分学者对“印度威胁”的戒心,几乎与他们对美国军事遏制中国的高度警惕齐飞,在他们看来,中印的全面军事对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中印对抗又是美国军事围困中国的惊天大计划的一部分。最新的消息不过是这一先入为主之见的最新证据而已。  
称呼发生在中东与北非的社会变革是一场“推特”或“脸书”革命,只是媒体吸引眼球的夸大标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代的任何社会运动,推特、脸书、微博的社交媒体都将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工具。    “我总是说,如果你要解放一个社会,就给他们网络。”埃及的网络英雄Wael Ghonim这么说。但,埃及的政治变迁真的是一场“推特革命”或者“脸书革命”吗?这个问题延伸出的理论问题是,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是有
高辨识度一换手机天下知  高辨识度,是小米11 Ul tra带给用户的第一感觉。继小米6尊享版后,小米11 Ultra再次在数字系列机型中使用了陶瓷背板设计,并提供陶瓷黑、陶瓷白以及大理石花纹特别版三种配色。我们拿到的是陶瓷白版本,占据了背面约1/3面积的黑色后置影像模组在洁白的背面尤其显眼,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为了成为一款影像旗舰,小米11 Ul tra的牺牲不可谓不大,明显凸出的后置影像模块
36岁的乌干达人汤姆(Tom)会说不少中国话,会用筷子熟练地吃中餐,他最爱的食物是中国菜。在坎帕拉,汤姆甚至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中国的汤姆(Tom China)”。  中国人是汤姆至今接触过的唯一的“外国人”,也是他唯一的生意伙伴,因为有钱的中国朋友多,汤姆甚至也成了当地人羡慕的对象。  汤姆并没有去过中国。    经理人  一个周五的早上,汤姆照例将一堆票据和钱装入信封,带着几个孩子,开着丰田车
清末安庆造反经验,为诸省之冠,唯是如此,清廷防备安庆极严。  但上海、江苏先后光复后,紧接着长江上游的九江也宣告独立,皖北的寿县、皖南的芜湖,都已经自行成立军政府。安徽独立,势在必行。  但独立后的安徽,又相继发生浔军之乱、柏文蔚与孙毓筠争都督、吴春阳与韩衍遇刺等事。    饿着肚子闹革命    安庆有家客栈,坐北朝南,大门遥对着姚家口十字街上的斜坡。  这家客栈,名唤萍萃楼。八月十九日(10月1
从台湾到大陆,从象牙塔学者到学术明星,从西方到东方。正是这样一种错综复杂,成就了傅佩荣作为一个审视国学热潮的标本意义。    傅佩荣的演讲和签售会,人满为患。他说,追捧国学,总比追捧明星要好。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学只是在象牙塔之内为学者热倡,尚未走向民众,傅佩荣作为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推波助澜者。  从2005年至今,傅佩荣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的书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