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与范畴:论品牌视觉符号的国潮趣味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142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国潮视觉符号以“图像自涉”的方式,描述了文化符号新意义的生成过程.其中,“国”是传统文化的认知范式,而“潮”则是将“国”纳入一定时尚领域之后,所进行的价值延展.因此,品牌国潮所体现的并非某种情绪化的文化自信,而是参照当代中国社会情境的深层文化认同.品牌国潮是基于文化经验,对品牌视觉符号之意义的释读与判断,是一种借助时空维度的符号元素编织起来的文化印象.这一印象的形成,有赖于一定时空范畴中品牌的实体、界面与品质,以及由此触发的文化记忆.品牌的国潮趣味作为一种视觉性的图像实践,体现了对客观真实的重构,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当代性演绎上.那些图像事件式的表意与释义,以自然意义、规约意义和内在意义,让文化符号的视觉真实与客观真实有机统一起来.构筑国潮趣味的品牌视觉,需梳理印象与造型、“对象一过程”与要素、类别与范畴三个层次的概念与方法路径,以此才能形成承载文化意义的品牌视觉设计思维.
其他文献
指向深度学习的沉浸式教学符合新时代、新课程的需求.它集情境、体验、合作、参与于一体,寓教于乐.沉浸式教学法能够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提高课堂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沉浸式教学在高中民歌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与策略有:创设情境,营造沉浸氛围;活动引领,实现审美体验;人文浸润,提升学科素养.
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喜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教学有其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基于儿童立场,以故事为支架构建智慧音乐课堂,聚焦学生情感体验、音乐实践、文化理解、音乐需要,落实音乐美育目标,实现“人本”之生态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导向,将音乐教学与故事教学有机结合,探讨故事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为了解决当下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以单一知识、技能为教学目标的“碎片化”教学模式的问题,近年来中小学音乐教学开始倡导单元整体化教学.这种在深度学习视野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活动设计,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框架,以培育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强调探究式学习的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设计.本文以“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课(单元)“春天的歌”为例,尝试从活动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单元活动设计策略,以探索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样态.
引言:行业机遇rn2014年之后,中国体育产业开启“新黄金时代”,“激活的动力引擎,正是国家政策推动的、以全面转型为主要特征的多维创新”[1].以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起点,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重要文件的发布让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在2020年年底发布的数据公告显示,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为29483亿元,增加值为11248亿元.[2]而在2021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体育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而安踏、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