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职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习兴趣;情感教育
  
   大家都知道,目前中职所招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基础可想而知。中职生除了文化基础学科的基础较差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学生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学生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就要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之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进行探索性思维活动。
   1. 创设生活情境
   设计生活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实用。最终能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学数学。
   例如讲解函数时,可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函数。我在课堂上首先画了两幅图:一张是一段时间内的股市行情图,还有一张是彩票的走势图。然后我让学生指出某一时刻的股票价格和某一天的彩票号码。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很快进入角色。
   2.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并督促学生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这样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重要。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基本概念时,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人闭上眼睛以后迈步前行往往走的不是直线,而是一个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一切都是由于人自身两条腿在作怪!因为长年累月养成的习惯,会使每个人一只脚迈出的步子要比另一只脚迈出的步子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这个人走出一个半径为y的大圈子。原来“闭眼打转”现象是一个函数关系啊,这样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对数学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按照这种观点,无情感的作用,即使有良好的学习潜力,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调动起来。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以传授知识、解决疑难为天职。对数学成绩不佳的学生,我们常常进行强化训练,而较少考虑情感教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得不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没有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就会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样,消极的情感体验就会严重阻碍学生的进步,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那么我们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他们重拾信心找回自信呢?
   1. 首先应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有相互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密切配合可以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 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感染力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这种交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很难想象一个语言平淡的教师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进度,根本不顾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觉得累了,希望教师能讲得生动点;学生觉得难了,希望教师能讲得具体点。可是,课堂上缺乏积极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需求被忽视了。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抵触情绪,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三、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
   1. 多媒体辅助教学
   计算机图文并茂,集声音、文字、色彩、图像功能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看、想、做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几何画板》有着强大的画图、动画、计算等功能,可以弥补常规教学的缺陷,形象再现数学思维、数学实验过程。恰当利用《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函数、立体几何、探究性活动课的进行辅助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我在二次函数图像的教学中制作y=ax2 bx c 图像随a、b、c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学课件,由学生根据提示操作按钮,自己观察、探索a、b、c的变化对图像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间相互交流、协作,教师适时地指点,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动脑动手、发现规律、构建知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 多媒体演示“数学史、数学家逸事”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生动地演示一些数学史,能使学生在陶醉于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而深感自豪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占有的想往。例如,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古巴比伦人遗留下来的平方数表;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等。将这些数学史话适时地讲解给学生听,能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很大兴趣,而数学家们的逸事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使他们从中学到数学家们的治学精神。
   祖冲之这位从5世纪至15世纪,世界上最具数学才能的数学家的故事当然一定要向同学们介绍。因为在千年之中,祖冲之一直保持着π七位小数近似值的记录。他在数学、天文历法上的伟大成就以及他勇于革新、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受到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无比崇敬。
   陈景润一生的梦想与事业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那么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呢?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研究中发现:大于6的偶数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的形式。如6=3 3,8=3 5,10=3 7,12=5 7……人们验证了许许多多的偶数,结论都成立。但数字是无穷无尽的,大偶数这个结论成立吗?陈景润为攻克这个世界难题,草稿就写了好几麻袋,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勇攀高峰的精神!
   像这样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的奇闻逸事可谓数不胜数,只要教师结合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总能找到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例子讲解给他们。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而且扩大了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发现推理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引起重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激发学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兴趣视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来培养,就能将中职生从“厌恶学数学”引上“要学数学”之路,最后走上平稳“会学”“乐学”的学习轨道上,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学生有了热爱与兴趣,才能有积极持久的求学劲头,才能乐此不疲地去学习、去钻研、去创新。
  
  参考文献:
  [1]蒋竞莹.数学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10(4).
  [2]张奠宙,木振武.数学美与课堂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1(4).
  (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中职英语项目教学实验的实施,对其效果进行了反思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注重学生发展,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十分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从学生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建立新的课堂组织形式。本文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抛弃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模式。尤其是部分教师认为,对于初中生,他们年龄大了,知道学了,不必再浪费时间去研究如何“导入课题”。其实不然,现在的中学生,在上课3~5分钟内,大部分学生仍处于下课时的兴奋状态。他们很难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如果“导入”工作做得好,可以引导他们逐步调整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明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BS树脂色差是评判其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近期本公司生产本色ABS树脂时出现色差偏大的情况,各生产线色差普遍都在2.0以上,针对此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和排查分析,找出其影响
加快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步伐,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教学中,本人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
摘要: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引入课堂教学已是必然的趋势。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解决,如学生多、设备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等。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产生的问题,在多媒体课堂中被广泛采用。  关键词:多媒体;高职英语教学;合作学习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