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对策探讨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当下体育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不同个性的展现是最为明显的。因此,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的教学措施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非常重要。文章尝试从体育游戏、团队体育、意志体育三个方面出发,就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个性发展;教学策略
  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然保持着一种“强身健体”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关注度较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只是一个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根据预设的课程规定去完成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学生学习、能否对学生产生比较长久的积极影响,教师大多是忽视的,既不符合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亟待被改变。
  一、利用体育游戏,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
  初中生正处于探知世界的活跃阶段。然而,就当前的升学压力来说,学生倘若想要进行游戏活动似乎是比较“特别”的,这也是当前体育教学缺乏生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热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体育本就注重释放自我。因此,在促进个性化发展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妨利用好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设计成游戏的形式,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一些比较有趣的游戏环节。
  例如,在教学“引体向上”时,为了锻炼学生的专项臂力,笔者将学生两两一组,分成了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小组内的学生相对而立,将脚伸出相抵的同时,用手相互将对方往自己所在的方向拉,先将对方拉过来的学生则为胜出者。在开展这个游戏时,游戏场地被学生围成了一个圈,当游戏中的学生各自发力时,其他学生奋力为其加油,坚持时间较长的学生往往会在结束后收获阵阵掌声。把训练项目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参与者和其他学生的兴致,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其个性发展。
  二、实施团队体育,加深学生对个性的理解
  个性的成长和团队意识的增强不是相悖的。相反,正确的团队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多人错误地将个性理解为与大环境不契合的产物,其实这是很片面的看法。所谓的个性化成长,是指在合理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我的探究和追求。而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团队形式的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在与他人的协作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挖掘自我的个性。具体来說,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集体的人数条件,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足球、乒乓球、拔河等团队体育活动。
  例如,笔者曾经尝试与另一个班级的体育教师合作,在体育课上组织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比赛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在确定不同身材、力量学生的位置时,学生在集体荣誉感的刺激下,纷纷向教师主动说明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并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最终的比赛结果不重要,这堂课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规避劣势,并与他人相互配合,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开展意志体育,鼓励学生发展个性魅力
  体育运动的精神在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开展意志色彩比较明显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促进其个性化发展。面对800米测试、蛙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比较考验耐力的运动,很多学生都望而却步,表示自己“缺乏运动细胞”,无法顺利完成,这些担忧其实是不必要的。在体育教学时,笔者排除个别例外情况,要求每名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任务,并且亲自监督。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体质有所不同,教师在制定任务时不能“一刀切”,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运动量和课堂表现,制定合理的运动任务。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笔者每节课都会留出5 ~10分钟要求学生进行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活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当地增加强度。在学期结束时,将每节课的记录情况给学生看时,很多学生都惊呼自己竟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挑战更高的难度,完成对自我的超越,发展自己的个性魅力。
  总的来说,在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体育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挖掘体育教学除了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之外的积极意义,注重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尝试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探索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重视从教学端去激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最后,教师还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个性观念,避免片面地强调独特性,而使学生对正常的教学、社会活动产生不必要的抗拒心理。
  参考文献:
  [1]杨军. 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20(3).
  [2]李世平. 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内蒙古教育,2019(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美术学科的开设和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幼儿教育多样性、推动幼儿教育基础性完善的重要途径。民间美术作为幼儿园美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中,从而达成探究高效美术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兴趣的教学目标。文章着重分析了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民间美术的融入意义,并针对具体的融入实践举措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经
摘 要: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较差,数学学习畏难心理比较严重。为此,文章采用数学学习陪伴的手段,通过陪伴预习新课、陪伴建构新知、陪伴完成作业、陪伴周末总结、陪伴假期实践的策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畏难心理进行疏导。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习陪伴;畏难心理;疏导策略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家长长时间不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而情感陪伴是一种比较高效的陪伴方法
摘 要:培养问题意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文章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分析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提出创新的物理优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摘 要: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学科的教学,更应该体现人文教育。从美术教学本身来看,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而各类美术作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此,在开展美术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课堂构建帮助学生体会美术学习蕴含的人文教育魅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趣味性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人文教育;美术素养 
摘 要: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强健体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足球是小学体育的必修内容。足球教学,是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竞技能力、身体素养的重要渠道。小学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足球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  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天性活泼,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幼儿园的艺术教学课程变得越发重要。幼儿时期进行艺术教学,不仅能对幼儿的艺术教育起到启蒙作用,还能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力、艺术感知力,以及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歌谣是幼儿园艺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民间歌谣的应用着手,分析其对幼儿园艺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歌谣;艺术教学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以特殊的节奏、方言、音韵口头创作而成的、篇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果将教材知识脱离日常生活,单纯地将授课重点集中在化学性质理解和实验处理方面,将会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如果将生活实践融入初中化学教学,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文章主要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实践的过程进行探索和思考,阐述生活实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实践;重要性  初中化学教学融入生活实践是学生学习化
摘 要:中国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涵着无穷的古人思想和人文哲理。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始终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因此,传统文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被纳入幼儿教育中。环境是影响人学习的要素。而用互动主题墙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幼儿教育;互动主题墙;传统文化  学习环境是一种利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希沃白板互动教学平台中的各种功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1课时)的教学实例展开论述,以期高效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希沃白板;信息技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信
教师企业实践是政府部门和技工院校为了加快发展现代教育所做出的重要举措,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师对企业岗位技能的了解,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技能指导。调研发现,虽然各技工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技工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意义  (一)有助于青年教师提高技能水平  作为符合要求的技工院校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做好示范、教好学生。教师企业实践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