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音乐教学几点小议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
  一、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总是设定一个无形的圈子,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限制在自己的圈子里,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有越轨的动机和行为,就立马往回拉,过硬过死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首先要打破这种教学的“死”框架,转变角色,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允许学生对所听音乐和学习的歌曲有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方式,也就是鼓励学生创新和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把对欣赏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用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如文字、颜色、形体等,这个时候就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科书上的要求表达,因为他们的答案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是什么样的答案都是学生对欣赏作品的亲身情感体验,这是允许的,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再如,唱歌教学。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学生要想学会一首歌太容易了,而且有很多的途径,如广播、电视、录音机、CD、电脑等等。所以在进行唱歌教学时,不能一味的为教而教。应变换形式,如表演唱、创新唱、为歌曲编配节奏、分组合作等等。这样就可以在唱歌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发散思维等多种能力。
  二、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要加强课堂内外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等诸多方面都在日趋全球化。而我们的校园,课本、教科书几乎是完全封闭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适应开放性的社会,适应经济、文化、科学全球化的世界。
  新课标中《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那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就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单方面来讲,音乐实践活动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以上的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欣赏教學是让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去参与感受音乐。这样,才能把音乐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的内容(音响内容、社会问题、旋律特点等)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欣赏教学中,采用听、想、视、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置身于音乐的美好境界中。在介绍作者时附带介绍创作的年代背景,让学生从欣赏作品中去体会当时的社会现象,再有机的跟当前的社会现状联系起来,无形当中就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要想适应形势,健康成长,就应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豪。这样才能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才能使音乐课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是学习的三部曲。预习,实际上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课前有无预习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意义。预习的目的是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该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
一、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往往是人们做好一件事情的开始,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数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基础学科,它的应用广泛,涉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例如,航天科技、国家预算、家庭开支、买卖交易等等。对同学们来说,学习它不仅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学好数学呢?首先我们要树立起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从心理上战胜它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投影、录像、音乐、
摘 要: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提出了应从激发兴趣着手,分别论述了创新教学内容,设置疑问,游戏竞赛等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激发;兴趣;积极性;培养    积极心态是由人的内部需要或外部的刺激诱因与条件相结合而产生的心理倾向性。兴趣是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体育运动兴趣是指一个人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倾向和对体育信息优先关注的倾向。可以看出兴趣是一个人
摘 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口语,口语也是人与人交流过程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工具。但是目前的初中学生普遍都存在口语水平偏低的现状。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出口成章、能说会道的新型语言类人才。所以,在英语教育中,教师应该把口语素质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英语是否学好了,是否会运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说,因此,口语便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根据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进行浅要的分析,给出了提高中
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认为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评改兴趣  在指导学生的评改作文时,让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对评改的认识  培养学生评改能力不仅是写作训练的重要步骤,而且是使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其对人对己负责的文风的重要举措。  2.注重实践性  实践出真知。学生在
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真正参与知识的“再创造”,真切地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具体体现在:  一、开放教学思想,挖掘创新潜能  开放题除了在内容、思路上开放以外,还应在取材情节上开放,所设计的开放题既要面向教材实际,又要面向学生实际,更要面向生活实际,要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习题内容,让学生“看得着、摸得着、用得着”。设计面向生活的开放题,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