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较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以及抽象性都发生了较大的提升,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形成较大的学习压力,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物理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不能应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只会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成较大的阻碍。正确的做法是,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合到教学体系中,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兴趣,从而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出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价值观念、基本能力、必备品格的培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提供基础。
二、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适合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格。这里面所说的“正确价值观念”是指学生的价值取向,“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的智力方面的,而“必备品格”则不是关于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就包括了四个方面:①物理观念和应用,要求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等等,②科学探究和交流,要求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就关于实验和推理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流和批判,并进行研究论证,③科学思维和创新,要求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极地提出物理问题,并进行猜想和验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④科学态度和责任,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
三、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设计接近生活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高中物理开展教学的时候,提问的设计不仅需要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还需尽量设计出符合与现实生活融合的问题,以此使学生可以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内在需要,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及学习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同时,物理老师还可以依据特有的物理情境,设计相应的问题,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问题的创设,并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注重物理课程的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记忆及认知水平。另外,在设计问题时,还需具备相应的顺序性,确保问题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根据物理老师之前所设计的问题,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学习兴趣。
例如,物理老师在对“能量守恒定律”开展教学的时候,可通过小实验将其理论知识引入到课堂,在课堂上运用单摆、弹簧振子、滚摆等相关实验器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对物体在实际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物理老师可以提问,物体的势能与动能有无出现变化等相关问题,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然后,物理老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并提问学生不同情境说明了什么,以此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机械物质的能量守恒定律。最后,通过物体的自由降落及斜面小车等相关实验指导学生,让学生对机械能量的守恒条件进行思考,以此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结论。
(二)组织物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過程中,教师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核心素养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因素,那就是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就成为教师们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利用带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试验操作,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强化学生核心素养: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进行了解,并结合了解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应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水平都能够相当,并且小组间成员都具备自己的优势。在正式实验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分发实验器材,比如打点计时器、会滑动的小车以及纸带等等。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实验结果汇报,以此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完善。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理念。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物理整体的教学质量,就应该做到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责任的培养,做到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海军,孙明西.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16,34(10):39-40 43.
[2]李金瑞.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核心素养[J].中国民族教育,2017(5):65-66.
作者简介:
蔡仁义,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出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价值观念、基本能力、必备品格的培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提供基础。
二、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适合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格。这里面所说的“正确价值观念”是指学生的价值取向,“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的智力方面的,而“必备品格”则不是关于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就包括了四个方面:①物理观念和应用,要求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等等,②科学探究和交流,要求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就关于实验和推理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流和批判,并进行研究论证,③科学思维和创新,要求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极地提出物理问题,并进行猜想和验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④科学态度和责任,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
三、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设计接近生活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高中物理开展教学的时候,提问的设计不仅需要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还需尽量设计出符合与现实生活融合的问题,以此使学生可以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内在需要,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及学习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同时,物理老师还可以依据特有的物理情境,设计相应的问题,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问题的创设,并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注重物理课程的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记忆及认知水平。另外,在设计问题时,还需具备相应的顺序性,确保问题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根据物理老师之前所设计的问题,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学习兴趣。
例如,物理老师在对“能量守恒定律”开展教学的时候,可通过小实验将其理论知识引入到课堂,在课堂上运用单摆、弹簧振子、滚摆等相关实验器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对物体在实际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物理老师可以提问,物体的势能与动能有无出现变化等相关问题,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然后,物理老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并提问学生不同情境说明了什么,以此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机械物质的能量守恒定律。最后,通过物体的自由降落及斜面小车等相关实验指导学生,让学生对机械能量的守恒条件进行思考,以此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结论。
(二)组织物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過程中,教师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核心素养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因素,那就是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就成为教师们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利用带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试验操作,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强化学生核心素养: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进行了解,并结合了解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应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水平都能够相当,并且小组间成员都具备自己的优势。在正式实验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分发实验器材,比如打点计时器、会滑动的小车以及纸带等等。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实验结果汇报,以此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完善。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理念。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物理整体的教学质量,就应该做到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责任的培养,做到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海军,孙明西.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16,34(10):39-40 43.
[2]李金瑞.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核心素养[J].中国民族教育,2017(5):65-66.
作者简介:
蔡仁义,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