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视角下,数学教育的全面改革切入点聚焦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师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受益颇多,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一些教师与学生存在效率、观念层面的问题,并没有有效推进核心素养教育落实,也没有带动数学教育创新。为此将以核心素养为根据,探讨小学数学教育思路和方法,在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同时,为更多数学教师指明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思路;研究
   在科学化、现代化理念全面推广中,数学教育培养目标发生变化。教师如今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素质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小学生可塑性很强。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数学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复杂化、系统化的知识,并非简单的数字和图形分析,而是集合了总结规律、计算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学科。数学教育考查的是学生逻辑思维、抽象理解、分析计算与严谨态度[1]。因为比较复杂,所以数学学习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重视核心素养培养。所谓的核心素养说的是,数学知识学习中,充分使用数学理论、思维方式、基本方法观察分析和研究。数学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对学生顺利融入社会有明显帮助。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二、核心素养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新时期教育视角下,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思路。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关系到学生最后的素质建设水平,包括学生数学知识掌握能力。当前很多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和教师所用的教学方式有关。数学教师教学效率有问题,需做好教学改革,进而提高教学效率[2]。
   (一)发挥教材基础作用,理解核心素养教育问题
   在新课改的推进中,如今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要予以教学实效性更高关注,保障学生能够学习到知识和内容。教师需要走进教材,做好教材解读,充分把握教材内涵。教师应吃透教材理念,做好教学观念转变[3]。新课改视角下,学生才是课堂主人公。教师需要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积极性,教师应做好指导。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关键点是教师应变革教育理念。教师还要创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过去数学教师讲解知识的时候,只考虑表面内容,如讲解圆的时候,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圆周率的数据,并让学生背诵。其实讲解圆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引出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核心素养教育视角下,教师应同时兼顾课本知识与生活内容,发散思维。灵活使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
  能力。
   (二)理论和实际结合教学,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过去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直接将知識告诉给学生,学生学会理论以后,教师布置大量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看似比较系统化的学习方式,却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学生掌握的知识只够应用在解题上,并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累积。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理论出发,探索生活情境,让学生使用生活经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教学需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在数学教育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遇问题、一边放水一边加水的问题。学生对这类问题感到莫名其妙,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运用趣味实践,如教师和学生扮演相遇
  者,或教师准备小碗和一把沙子,教师往小碗里装砂子,另外一名同学将碗里的砂子用勺子掏出去。趣味学习过程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明白了如果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创设情境能很直观轻松地解题。
   (三)使用灵活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育效果
   为提升课堂教育效果,教师需要选择灵活的教学手段。对于不同教学内容,教师使用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圆柱和圆锥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变化是非常好的方法。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圆柱原来是一个长方形加上两个圆形组成的,圆锥原来是一个扇形加一个圆形组成的。学习图形的运动知识点的时候,动手实践是非常好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挪动一下椅子、书本,学生就能理解知识。
   从本文叙述可以了解到,核心素养教育需要以学生情况为参考点。数学教育本身比较复杂,教师不能使用单调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好总结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自学知识,才能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新时期人才,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谷尚品.微课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207-208.
   [2]秦彦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236-237.
   [3]令甜甜.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243-244.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也对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整合,在遣词造句的同时也在深度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景教学法正逐步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其在营造课堂情景、加强视听体验、引导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经过实践受到了诸多语文教师的好评。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教学;情景教学法;运用探究   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正所谓: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小学教育也逐渐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小学教育关乎学生今后的成长。图形与几何教学便于今后学生对空间问题的思考。具体的图形或者几何让学生形成抽象的思维模式便于学生解决抽象问题,数学问题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变文字为图画,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将从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概述、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分析等方面出发浅析数学图形与几何在学生
摘 要: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应用题是一种常见的题目类型,它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从目前一些高年级小学生解答应用题中的表现来看,其解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以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为例,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   一、指导学生仔细审题,把握题目细节   审题不清是目前小学高年级
摘 要:中华鼓拓展课程是基于传承传统文化设置的,它以音乐课为节奏铺垫,以校鼓团为技艺训练,通过开展一系列的鼓文化活动和对课程内容、实践方略以及评价制定研究展开,初步形成“参与式教学”“个性化展示”“作品探究式训练”三种实践途径,意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鼓文化的知识、操作、技能的认识。   关键词:中华鼓;小学音乐;拓展课   一、研究缘起   (一)源远流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在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同时,能消除被动的状态,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学生要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知识,强化自己的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好课程大局,继而在学习的同时,能让学生秉持正确的理念,在学习图形后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模式;教学策略;分析研究;教学探讨   小学数学教师要本着正确的原则和理念去完成相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很重要,合理、有效地将音乐欣赏引入音乐课堂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对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论述,从而提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音乐欣赏;小学音乐;应用分析   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陶冶情  操,奠定音乐学习的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现阶段教学中要渗透寓教于乐理念,将趣味教学与快乐教学相融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围绕学生兴趣点进行快乐教学,从而达到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习。现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价值,并提出新时期下的语文快乐教学策略。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语文;快乐教学;研究探讨;教学策略   顾明远教授指出:关于快乐教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被教师接纳并使用,其中,实践教学和生活情境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所关注。该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课堂核心,将现实生活与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弥补学生在想象力与判断力上的不足,让学生可以将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当中,以此来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
摘 要:中高年级是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时期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发散学生思维,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结合对创新能力、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真实教学案例为支撑,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创新是指个体为满足自身需求、达成既定目标,
摘 要:阅读课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阅读课是语文的常规课程。但小学语文阅读课在开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诸多问题,不少教师在面对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时缺乏清晰的思路,这就造成不少阅读课流于形式,很难使学生在阅读方面有真正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对阅读课现状和教学策略着手展开研究,力图理清一些共性问题,提出真正有指导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教学策略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