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思维导图 助析整本书阅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整本书阅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但是有不少学生在小学时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只关注情节阅读而缺乏思考。基于此,很多老师积极探索创新办法来督促学生阅读、深入思考产生自己的理解从而提升阅读思维能力。笔者尝试将时下比较热门的“思维导图”运用于名著阅读中,来帮助学生分析文本。
  关键词:名著阅读 思维导图 《骆驼祥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1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相较于它的“前任”——苏教版做出了很大变动,其中对于中考名著阅读的要求也由原来的六部增加到了十二部。而名著阅读教学一直是老师们犯难的教学点,相比较以前在考前布置学生突击背主要情节、学生通过做各种习题被动记忆等学习形式,当下老师们已经有意识要通过名著导读课或相关任务来推动学生自主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整本书阅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呢?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在他的代表作《思维导图》中这样描述:“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它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在多年的实践运用后,思维导图被人们当作了“终极思维工具”。基于此,笔者对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的名著分享阅读做了这样的探索: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名著阅读教学中来助力学生理解文本,以期学生获得更丰富饱满的阅读体验。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对这一探索做梳理总结。
  一、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故事的情节
  小说中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波澜起伏的情节,学生们最初的阅读动力大都源于此。但是因为小说篇幅较长,同学们往往会读到后面忘记前面的某些细节,所以对于需要精读的经典作品,阅读过程中的摘录批注和阅读后的梳理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一生的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车,然后不断地挣钱买车,最后能开上自己的车厂。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祥子的梦想一再破灭,他的积极性也不断被打击,最终从一个有志青年沦为了一个自私堕落的小混混。如果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这一情节,在阅读时,我们可以“祥子的车”为线索,把它作为思维的路径,从主人公祥子的角度来梳理他关于车的“三起三落”。绘制思维导图如果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时,可按照如下操作:将需要梳理的主人公放在最中间,可以以图片的形式也可是汉字;确定并简要概括与之相关的主要情节;用不同颜色的分支体现在思维导图中。比如祥子的三起三落,我们可以准备三种颜色的笔,画出六个分支,每一起一落用一种颜色标注分支。(如图1)
  二、借助思维导图来分析人物形象
  1.气泡图——分析单个人物形象
  优秀的小说往往都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让读者读来或感同身受,或悲切叹息,或咬牙切齿。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作品的主旨。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对于七年级的同学来说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能够把握住主要情节并梳理分析,没有遗漏。在分析单个人物形象时,我们不妨采用气泡图,具体可按照如下操作:在中心画一个圆形气泡,将要分析的人物姓名或图像填入圆内;由圆往外伸展出若干分支,分支的另一头再画一个圆形气泡;在分支上可写上相关情节的简要概括,而在另一头的圆上写出由此分析的人物性格。这样操作既可以帮助同学梳理并概括重要情节,同时也直观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双气泡图——对比分析人物形象
  在阅读中我们通常会将有相似点的人物进行对比,区分差别,并且探究差别产生的本质原因,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主旨。以《骆驼祥子》中的两位重要女性角色虎妞和小福子为例,通过对比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二位身上的相似点:她们都喜欢祥子,并且都对祥子的毁灭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且她们自身也都免不了悲剧的结局;然而她们却又各不相同:外貌、出身、性格的明显差异早已帮助祥子做了一个心灵的选择。我们可用双气泡图的方式来帮助读者更直观全面地将思维呈现。在绘制虎妞和小福子的对比双气泡图时,可以按照如下操作:横向画两个圆形气泡,在气泡中分别标注要比较的对象;然后在两个气泡中间可以用线相连来绘出二者的共同点;再在每个人物旁画出各自的分支,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出的人物的区别标注在各自分支的气泡上,同一个角度可以用相同的顏色标注。(如图2)
  三、借助思维导图来探究文本主旨
  小说的主人公祥子从一个积极奋进、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一心想挣钱买车过上好日子的有志底层青年沦落为好吃懒做、自甘堕落的人。祥子的梦想是买车,同时,他的毁灭也是因为车的再三失去。通过分析祥子每次失去车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的悲剧与他自身、与身边关系亲近之人以及当时的“人吃人”的社会是息息相关的。老舍先生极力塑造的这一悲剧形象不仅仅是对以人力车夫为代表的城市贫民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对社会根源的深刻揭露。在深入思考后,我们可尝试用鱼骨图来呈现思维过程。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我们画出鱼骨的主干部分,在头部标注出此次思维呈现的对象;在鱼骨中间上下分别画出若干分支,每一分支代表一个思维的角度;再在每一个分支后画出小分支用来概括补充细节从而佐证分支。(如图3)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不同于篇章阅读教学,因为课时的限制,老师不可能花很多时间来剖析文本。而实践证明,脱离了老师的手把手教学,想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进而挖掘出更深的文本内涵,思维导图不失为一条好途径。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高尚的情怀,比如《骆驼祥子》中探究作品的主旨时,同学们在深切感受老北京下层贫民的真实生活且深刻理解了祥子的悲剧成因后,他们的怜悯之心也会被触发。这样的阅读带给学生的是精神的愉悦,是全新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主是一个人凭借精神意志、生活习惯等,自然而然、主动积极地引发的活动。小学语文课程需要学生深入浅出地分析文本,领略课文中多姿的世界、感悟情景、意境的深邃,非学生自主而不能理解。语文授课不宜大量灌输、强制说教,因此,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凭借自主学习勇攀高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仅在义务
摘 要:新课改要求下,传统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课程教学的发展。学生不仅要学习历史知识,还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逐渐培养学科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使用单一的标准,而是通过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多元评价。本文主要探讨了深度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初中历史课堂应用表现性评价的意义以及初中历史课堂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
摘 要: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当前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古诗词教学现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古诗词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试图给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问题 解决途径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
摘 要:面对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如何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写作下水作文,并将教师下水作文示范性地运用到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是当下许多语文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也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基础薄弱学生 下水作文 示范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19  面对许多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明明讲了
摘 要: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全面推广,如何有效使用教材成为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教学,语文教师们观点不一。本文尝试分析略读课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略读课文的重要作用,以及略读教学的实践方法,希望对小语教师的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语教学 略读课文 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单元安排一篇或两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也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略读
摘 要:小学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提高道德品质,老师在讲解语文课文的时候,不仅是要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最有难度的就是写作,写作也是语文老师的重点教学任务,本文将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游戏和想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游戏和想象 教学质量 趣味性  DOI
摘 要: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从“构建严整的历史架构,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课外经典阅读,培养学生史料认证能力”“重视历史分析,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重视辩证法教学,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唯物史观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行,中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由学科知识变为学科核心素养,更加重视学生能
摘 要:情感作为人类行为最直接的推动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类的心理活动,促进人类对于事物的态度和行动力。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培养学生内心对学习的渴望与热爱,是促成学生成才的一大要素。当下,在许多学科中,笔者已经看到对于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对于此学科的学习兴趣,真正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这一融合了古今中外思想情感和深刻内涵的学科,更要着重强调提高学生的学
摘 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进行着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教育观念开始进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观念便是其中的代表。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对如今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优化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式,以促进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语文学科教育中逐渐呈现出一系列问题。浮躁、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将成为语文教学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务必要弘扬并践行“工匠精神”,以工匠之心培育一代代青年成长成材,以工匠之魂铸就新时代国家教育体系。归根结底,“工匠精神”也是语文教育的精神,是语文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  关键词:“工匠精神” 语文教育 教学体系  自古以来,教师又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