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学习是为了给将来从事具体工作奠定专业基础的,如果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被动地学习,则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中国梦”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让“实现中国梦”成为学生职业理想的摇篮。
一、把职业理想置于“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热忱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阐述了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着重阐释了中国梦,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事教育的契机,把职业理想置于“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热忱,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中国梦积累更多的能量。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业成绩、学习历程、奋斗目标以及实现奋斗目标的计划等材料,有目的地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同时还要结合社会与家庭教育功效,来激励与鞭策学生的成长。如邀请企业家、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等给学生提要求、指方向,让学生看有方向、学有目标;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职业理想,列出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奋斗和成就的归宿等。
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习主席的讲话实质,解读其中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寓意,使之成为催人奋进的强心剂和兴奋剂,班主任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精神教育,因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通过“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班会活动,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中国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心结,更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信念。只有今天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练好,日后才能更好地为中华复兴做更多贡献。
二、把职业理想与当前的学习任务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的作用,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组织开展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法比赛、文艺汇演等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把“中国梦·我的梦”宣传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与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丰富班集体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引领全班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诚实守信、争创佳绩来创造班集体的美好学习生活。
班主任要积极动员全班学生立足岗位、多做贡献,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苦练专业本领,做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汇聚起实干兴邦的正能量。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必须立足本职、鼓足干劲、加倍学好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要勤于学习、善于求知,积极参加专业技术大赛、岗位技能练兵等活动,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增强劳动本领和竞争能力,使自己成为知识型、创新型的新型劳动者,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切实发挥自己在地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职业理想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生的“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梦是国家梦,是民族梦,更是青年梦;个人梦想必须融入中国梦,才能有发展。
教师要让学生们懂得梦想需要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再大的梦想也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平时努力,从小事做起,才能抓住机遇,厚积薄发。人生短短几十年,留给我们的机会不会很多,不是有了梦想就会成真,这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地努力去追求,不懈地奋斗去实现,从小梦想的实现到大梦想成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职业中专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认为自己能有效地处理好各种关系。他们也会参照教师、身边同学的行为习惯,对照自己;他们会效仿社会公众人物、典型示范人物,以及电影电视的角色,从而使周围的人关注自己的成长;他们会从身边人的言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及评价中来了解自己,激励自己。学生往往对教师、家长带有评价性的语言非常敏感。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进行正面教育,认真贯彻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比如,我们可以召开模拟人才交流洽谈会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求职过程,提高各种能力,并从中查找不足,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求职欲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教师要让学生记住,梦想需要行动。当我们有了梦想,有的人总是想着,不急,明天再做也行,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毛泽东在《满江红》 里面挥墨激情地写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面对梦想,我们也需要这样的豪情壮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没有哪个梦想会随随便便实现。要想让梦想成真,我们就必须立即行动,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追逐梦想。
教师要让学生付诸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班主任要有效利用好班会、晨检时间,教育引导学生:为了实现中国梦,青年学生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要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乐于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就一番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有了职业理想,就有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才不至于虚度光阴。不过,光有职业理想而不奋斗,也是徒劳。正如这句话:“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楼”。教师要让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学习,在通往自己的人生航程和职业生涯中,只有不断努力奋进,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责编 张宇)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学习是为了给将来从事具体工作奠定专业基础的,如果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被动地学习,则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中国梦”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让“实现中国梦”成为学生职业理想的摇篮。
一、把职业理想置于“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热忱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阐述了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着重阐释了中国梦,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事教育的契机,把职业理想置于“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热忱,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中国梦积累更多的能量。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业成绩、学习历程、奋斗目标以及实现奋斗目标的计划等材料,有目的地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同时还要结合社会与家庭教育功效,来激励与鞭策学生的成长。如邀请企业家、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等给学生提要求、指方向,让学生看有方向、学有目标;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职业理想,列出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奋斗和成就的归宿等。
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习主席的讲话实质,解读其中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寓意,使之成为催人奋进的强心剂和兴奋剂,班主任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精神教育,因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通过“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班会活动,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中国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心结,更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信念。只有今天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练好,日后才能更好地为中华复兴做更多贡献。
二、把职业理想与当前的学习任务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的作用,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组织开展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法比赛、文艺汇演等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把“中国梦·我的梦”宣传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与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丰富班集体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引领全班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诚实守信、争创佳绩来创造班集体的美好学习生活。
班主任要积极动员全班学生立足岗位、多做贡献,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苦练专业本领,做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汇聚起实干兴邦的正能量。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必须立足本职、鼓足干劲、加倍学好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要勤于学习、善于求知,积极参加专业技术大赛、岗位技能练兵等活动,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增强劳动本领和竞争能力,使自己成为知识型、创新型的新型劳动者,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切实发挥自己在地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职业理想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生的“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梦是国家梦,是民族梦,更是青年梦;个人梦想必须融入中国梦,才能有发展。
教师要让学生们懂得梦想需要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再大的梦想也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平时努力,从小事做起,才能抓住机遇,厚积薄发。人生短短几十年,留给我们的机会不会很多,不是有了梦想就会成真,这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地努力去追求,不懈地奋斗去实现,从小梦想的实现到大梦想成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职业中专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认为自己能有效地处理好各种关系。他们也会参照教师、身边同学的行为习惯,对照自己;他们会效仿社会公众人物、典型示范人物,以及电影电视的角色,从而使周围的人关注自己的成长;他们会从身边人的言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及评价中来了解自己,激励自己。学生往往对教师、家长带有评价性的语言非常敏感。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进行正面教育,认真贯彻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比如,我们可以召开模拟人才交流洽谈会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求职过程,提高各种能力,并从中查找不足,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求职欲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教师要让学生记住,梦想需要行动。当我们有了梦想,有的人总是想着,不急,明天再做也行,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毛泽东在《满江红》 里面挥墨激情地写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面对梦想,我们也需要这样的豪情壮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没有哪个梦想会随随便便实现。要想让梦想成真,我们就必须立即行动,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追逐梦想。
教师要让学生付诸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班主任要有效利用好班会、晨检时间,教育引导学生:为了实现中国梦,青年学生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要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乐于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就一番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有了职业理想,就有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才不至于虚度光阴。不过,光有职业理想而不奋斗,也是徒劳。正如这句话:“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楼”。教师要让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学习,在通往自己的人生航程和职业生涯中,只有不断努力奋进,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