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而言,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然而,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积极的休闲生活方式,休闲体育俨然已经逐渐成为了大学生闲暇时间中最有发展性的休闲方式。基于休闲体育的重要性,该文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对当前体育院校开展休闲体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旨在让休闲体育的作用在大学生人群中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大学生 休闲体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b)-0072-02
国家早在1995年就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大力倡导民众参与体育锻炼,增进身体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1-2]就体育院校来说,国家体育院校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与民族在体育事业上的希望,所以,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培养与形成体育院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与能力方面,休闲体育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形成[3]。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休闲体育开展现状与学生参与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制定。通过自编问卷的方式来实现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休闲体育情况的调查。
(2)问卷的信度检验。此次问卷调查的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进行问卷的二次发放,两次发放时间间隔为20 d,再测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共182份,回收率为91%,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有178份,有效率为97.8%。
1.2.2 访谈法
对3位学校管理休闲体育的教职员工进行访谈,了解学校目前开展的休闲体育项目、收费情况、开展状况以及学生参与情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1.1 调查对象的性别统计
在调查对象中,性别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总样本中,男性人数为90人,占50.6%;女性人数为88人,占49.4%;男女比率为1∶0.97。
2.1.2 研究对象的每天闲暇时间
在全部调查对象中,有16%每天的闲暇时间为3 h以上;33%每天的闲暇时间2~3 h;39%每天的闲暇时间为1~2 h,12%的闲暇时间为每天1 h以下。总体来说,同学们的闲暇时间充足,有利于开展休闲体育活动。
2.2 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的休闲体育个人认知情况分析
2.2.1 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程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学生对于参与休闲体育的认识对参与休闲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
从认识程度来说,“非常了解”和“略知一二”在被调查的人数一共占到总数的87%,说明休闲体育在体育院校学生中被广泛了解,这为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利基础,为休闲体育在体育院校学生中的进一步开展铺平了道路。
2.2.2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首要动机是生理层面的强生健体、提高运动能力,选择率为62%;其次是心理层面和社交层面的消遣娱乐,结交朋友、情感交流,缓解压力、疲劳;最后是消磨时间。显然,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看来通过休闲体育获得的身心满足是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反映出,体育院校大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心理层面,也十分关注休闲体育的社交功能。
2.3 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参与校内休闲体育的类型、时间及空间结构
2.3.1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活动类型
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休闲体育活动分别是电子竞技、游戏竞技类运动、健身健美类以及户外运动;最不受同学们欢迎的是康乐游戏类和民族传统项目。
2.3.2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间结构
从总体上看,选择“3~4次”的人数最多,有71人占40%;选择“4次以上”得有48人占27%;选择“1~2次”,有55人占31%;仅有2%的学生不参加休闲体育;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每周都会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男女生相比,男生选择“4次以上”和“3~4次”的比例都远高于女生,而选择“1~2”次的比例远低于女生。
总体上看,每次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长以“60 min以上”和“30~60 min”为主,共占到总样本的75%,大多数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时间较长这有助于休闲体育习惯在学生中的养成;男女生相比,男生中有49%选择“60 min以上”的人最多,女生则以“30~60 min之内”为主,占42.5%,以上数据可以说明部分女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学校所开展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无论是在内容的设计上还是时间的安排上都应该兼顾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通过访谈得知,学校目前在休闲体育活动开展上依然是以足球、篮球和排球为主,而要吸引女生的参与,学校在体育场馆与设施的建设上应引入更多适合于女生的体育项目(如毽子、健美操、瑜伽等),当然也可以引入一些男女生都能够适宜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前提是不受体育设施的限制),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常见运动项目。只有不断吸引了女同学对于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趣之后,整个学习的休闲体育活动才会逐渐盛行起来。
(2)完善休闲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管理。对于体育学院来说,应该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器材与体育场地的条件(以若干年为一期限,一旦到达期限即要对学校的体育器材与体育场地进行更新换代),合理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以此来为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5]。与此同时,学校相关部门还应该做好校内体育场馆的统筹规划管理工作,针对广大学生热衷的休闲体育项目来对体育场馆的设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造,并适当延长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3)引进和培养休闲体育指导人才和管理人才。虽然目前每一所体育院校在竞技体育教育上都不缺乏专业的人才,但针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而言,明显还缺乏专业的指导人才,而这无疑间接性地影响了休闲体育在体育院校中的发展以及大学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
(4)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了解程度较高,参与休闲体育的意愿较高,但对于参与休闲体育的满意度并不高。休闲体育的建设需要进一步降低费用、提高服务,学校也需要在组织和场所方面做出努力,培养学生的休闲体育兴趣和习惯。
3.2 建议
建议后续研究者在自编问卷的检验上要更加全面,可以在采用信度检验基础上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
参考文献
[1] 蒋科.上海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2] 方新伟.河南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3] 张良.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 喻寿龙上海市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5] 常争光.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现状的分析及对策[D].济南:山东大学,2012.
[6] 李刘思.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大学生 休闲体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b)-0072-02
国家早在1995年就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大力倡导民众参与体育锻炼,增进身体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1-2]就体育院校来说,国家体育院校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与民族在体育事业上的希望,所以,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培养与形成体育院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与能力方面,休闲体育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形成[3]。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休闲体育开展现状与学生参与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制定。通过自编问卷的方式来实现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休闲体育情况的调查。
(2)问卷的信度检验。此次问卷调查的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进行问卷的二次发放,两次发放时间间隔为20 d,再测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共182份,回收率为91%,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有178份,有效率为97.8%。
1.2.2 访谈法
对3位学校管理休闲体育的教职员工进行访谈,了解学校目前开展的休闲体育项目、收费情况、开展状况以及学生参与情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1.1 调查对象的性别统计
在调查对象中,性别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总样本中,男性人数为90人,占50.6%;女性人数为88人,占49.4%;男女比率为1∶0.97。
2.1.2 研究对象的每天闲暇时间
在全部调查对象中,有16%每天的闲暇时间为3 h以上;33%每天的闲暇时间2~3 h;39%每天的闲暇时间为1~2 h,12%的闲暇时间为每天1 h以下。总体来说,同学们的闲暇时间充足,有利于开展休闲体育活动。
2.2 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的休闲体育个人认知情况分析
2.2.1 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程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学生对于参与休闲体育的认识对参与休闲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
从认识程度来说,“非常了解”和“略知一二”在被调查的人数一共占到总数的87%,说明休闲体育在体育院校学生中被广泛了解,这为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利基础,为休闲体育在体育院校学生中的进一步开展铺平了道路。
2.2.2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首要动机是生理层面的强生健体、提高运动能力,选择率为62%;其次是心理层面和社交层面的消遣娱乐,结交朋友、情感交流,缓解压力、疲劳;最后是消磨时间。显然,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看来通过休闲体育获得的身心满足是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反映出,体育院校大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心理层面,也十分关注休闲体育的社交功能。
2.3 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参与校内休闲体育的类型、时间及空间结构
2.3.1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活动类型
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休闲体育活动分别是电子竞技、游戏竞技类运动、健身健美类以及户外运动;最不受同学们欢迎的是康乐游戏类和民族传统项目。
2.3.2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间结构
从总体上看,选择“3~4次”的人数最多,有71人占40%;选择“4次以上”得有48人占27%;选择“1~2次”,有55人占31%;仅有2%的学生不参加休闲体育;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每周都会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男女生相比,男生选择“4次以上”和“3~4次”的比例都远高于女生,而选择“1~2”次的比例远低于女生。
总体上看,每次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长以“60 min以上”和“30~60 min”为主,共占到总样本的75%,大多数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时间较长这有助于休闲体育习惯在学生中的养成;男女生相比,男生中有49%选择“60 min以上”的人最多,女生则以“30~60 min之内”为主,占42.5%,以上数据可以说明部分女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学校所开展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无论是在内容的设计上还是时间的安排上都应该兼顾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通过访谈得知,学校目前在休闲体育活动开展上依然是以足球、篮球和排球为主,而要吸引女生的参与,学校在体育场馆与设施的建设上应引入更多适合于女生的体育项目(如毽子、健美操、瑜伽等),当然也可以引入一些男女生都能够适宜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前提是不受体育设施的限制),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常见运动项目。只有不断吸引了女同学对于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趣之后,整个学习的休闲体育活动才会逐渐盛行起来。
(2)完善休闲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管理。对于体育学院来说,应该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器材与体育场地的条件(以若干年为一期限,一旦到达期限即要对学校的体育器材与体育场地进行更新换代),合理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以此来为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5]。与此同时,学校相关部门还应该做好校内体育场馆的统筹规划管理工作,针对广大学生热衷的休闲体育项目来对体育场馆的设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造,并适当延长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3)引进和培养休闲体育指导人才和管理人才。虽然目前每一所体育院校在竞技体育教育上都不缺乏专业的人才,但针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而言,明显还缺乏专业的指导人才,而这无疑间接性地影响了休闲体育在体育院校中的发展以及大学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
(4)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了解程度较高,参与休闲体育的意愿较高,但对于参与休闲体育的满意度并不高。休闲体育的建设需要进一步降低费用、提高服务,学校也需要在组织和场所方面做出努力,培养学生的休闲体育兴趣和习惯。
3.2 建议
建议后续研究者在自编问卷的检验上要更加全面,可以在采用信度检验基础上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
参考文献
[1] 蒋科.上海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2] 方新伟.河南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3] 张良.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 喻寿龙上海市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5] 常争光.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现状的分析及对策[D].济南:山东大学,2012.
[6] 李刘思.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