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uo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既是语言基础知识课程,又是素质教育课程,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提升教师自身修养、运用大学英语教材及打造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三个方面探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现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因此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作為在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既是语言教学,同时也是文化教学,应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
  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首先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很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并进而将其渗透在自己的课堂中,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认真挖掘教材内容和教学素材,有意识地把教材内容和教学素材中的观点和思想提炼出来,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思想加以研讨、升华、运用,形成智育与德育的双向互补互促进,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教书与育人。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也能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有益的平台。
  一、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在教学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教师自身就是一本教科书,其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对学生个体人生观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努力提高师德修养,不断积淀知识水平,扎实上好每一堂课,始终用心口如一的语言、积极的心态及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感染、影响学生,这也就是所谓的“行不言之教”,这样的教育之道必将产生更有效、更久远的育人效果。
  二、深层挖掘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应力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一册第一单元“A Good Heart to Lean on”叙述了一位身体残疾却充满正能量的父亲的故事。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可以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该父亲严于律己、生活乐观、心态积极、热爱生命、乐于助人的精神,认识到该名父亲身残志坚却用积极人生态度改变其儿子,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故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再如:该教程第一册第十单元“Being Honest and Open”讨论并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典型范例、设计课堂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意识到诚信是成人立命的根本,使诚实守信、远离作弊的观念深深铭刻于学生心中。另如:第五单元“The Battle Against AIDS”介绍艾滋病的背景现状及传播途径;第七单元“Face to Face with Guns”讨论青少年犯罪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BBC、CNN的新闻剪辑视频作辅助,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正面面对社会问题的态度,从而对公平、法治、和谐有较深的认知,对这些话题的选择讨论和解析可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作用。
  三、打造形式多样的英语第二课堂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抓住第一课堂的主阵地外,还应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手段和形式, 从而升华课文主题,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
  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Love Without Limitations”后,我们可以组织一次英语角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感悟“爱的教育”以及“感恩教育”,形成“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思想品德。
  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 “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美国五大文化象征)后,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口语竞赛,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象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然,第二课堂还包括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英文电影、演讲比赛、英文朗诵、讲英文励志故事等多种形式,老师可以根据话题内容及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成效的有益尝试,在优化大学英语课程结构的同时,完善了学生的知识、思想及价值谱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育人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立艳. 2013.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廊坊高校英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信息,(25)
  [2]任继梅. 2010.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途径探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1)
  [3]张亚. 2012.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4):92-93.
  [4]郑树棠. 2008.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3)[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杜威也说“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表达和交流。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初中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学生学英语一定要与生活相结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融洽师生关系。  在生活化的英语课
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电影必须依靠宣传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并获得好的票房效益。现在大量事实和案例的基础上分析电影的炒作性,并在分析电影炒作性危害的基础上提出电影宣传
主要介绍了250T大型桥式起重机的检修内容,以及检修后的试验流程,试验主要对桥机检修后各部件及整机性能进行检测,检查各参数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通过岩壁吊车梁载荷试验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机智,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  一、利用声像信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由于声像信息富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它容易吸引人的注视和心向,诱发人的想象和思考。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和合理运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声像信息,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摘要】傳统的政治课复习是以老师,以知识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强迫记忆。往往整个复习过程学生疲惫不堪,结果收效甚微,更使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严重脱离,不能学以致用。  【关键词】政治教学 复习 教学活动  近年来,高考改革快速推进,试题也越来越多地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知识和迁移能力。尤其是主观题,答案越来越不“标准化”,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