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个月决定楼价走向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测没有意义,中国楼市受政策影响很大,变数太多。
  
  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林中很少接受专访。这位看起来更像学者的房地产企业家,更喜欢脚踏实地地做事。2009年,在连续4年成为全国百强房地产企业的同时,旭辉集团在上海50强的排行榜上由原先的43位上升至15位。无论是2008年的过冬抑或是2009年的过热,旭辉已做好面对市场波动的一切准备。2010年会怎样,林中并不担心。
  《新民周刊》:2009年诞生了很多地王,以国有地产公司居多。而旭辉集团2009年通过竞价或项目收购方式取得北京、上海、苏州三地的8个项目。作为一家民营地产公司,旭辉如何能拿到这么多地?
  林中:我们这8个项目中,4个在上海,2个在北京,2个在苏州。旭辉是一家完全市场化的公司,完全通过市场化拿地,这样才能持续经营。
  虽然旭辉今年拿下8个项目,看似很多,其实我们2009年参加了无数场土地拍卖会。我们是积极参与,适价竞拍。例如北京的地是6月拿的,那时市场刚回暖,价格相对便宜。旭辉看重的是土地质量、開发和盈利前景,不会因市场低迷而放弃拿地开发,也不会因为市场过热而盲目当地王。
  《新民周刊》:这样大规模拿地对于旭辉而言是否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隐患?旭辉对这些地块有了规划考虑吗?
  林中:旭辉是一家中型企业,拿下8个地块都是遵循旭辉的投资策略和财务安全底线要求的。旭辉已经和很多银行谈好了未来项目的贷款,因此资金有了一定保证。
  旭辉2010年还有大量楼盘预售,保证了旭辉的后续资金流。因为2008年底2009年初过冬,大家对未来市场判断不准确,开源节流。再加上2009年开发回笼的资金,对于最近新增加的投入,旭辉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们在土地上坚持有限储备,滚动开发。旭辉不会储备三五年后开发的土地,所以2009年买的地基本上2010年全部开工,保证企业长期处于持续滚动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求稳健”。不论企业如何强调快速发展,我们都不会突破财务底线。当然,每个企业恪守的财务安全底线也各不相同。此外,在地产界这么多年,我们一向坚持不囤地、不捂盘。
  《新民周刊》:您如何看待2009年过热的楼市?
  林中:谁都没想到。我认为2009年1-3月楼市偏冷;3-9月相对正常,房价上涨相对理性;而2009年9月以后就过热了,这让开发商也很担忧。房地产供给是刚性的,一旦有需求,周期要一两年,因为从征地到规划到推向市场,供给余量不大。中国需要增加一些普通住宅,满足消费者自住需求。
  目前中国房地产需求分为五类:首次置业(动拆迁、毕业生、新房);首次改善;再次改善;投资(长期持有,5年以上);投机(短期持有)。前三类需求是可预测的。上海目前的存量房只能卖6个月,需求如此火爆是因为投资客和投机客的参与。增加供给是无法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的,所以政府要抑制投机,控制投资。对于开发商而言,我们最不喜欢炒房团。
  《新民周刊》:针对目前很多中国老百姓抱怨房价过高,有人笑称“发展中国家”是“发展商国家”,很多人觉得房地产业不应该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林总有何看法?
  林中: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进程中,城市化进程的趋势和地少人多的现状,注定房地产业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买房和买股票差不多,老百姓看涨不看跌,2009年年初的买房人九成是自住,现在投资比例占到两成以上。中国的房子如果主要是自住性质,相信价格会稳定下来。把所有板子都打在开发商身上,这样不太公平。
  现在的房价的确过高,但主要集中体现在一线城市,2009年所谓中国楼市过热主要是北京、广州、上海等地,中小城市并没有多少泡沫。这也让中央很为难,因为政策往往是一刀切的,收效如何还很难说。当然,2009年的调控应该比2007年更有效,毕竟有之前的经验。
  《新民周刊》:面对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买房是否合适?
  林中:很多人问我是否现在买房,我让他想清楚:是自住还是投资?如果是自住,只要存够钱就可以买,毕竟看中一套让自己满意的房子不容易,不要考虑踏波段。如果是投资,要看他的风险偏好和回报率要求。如果投资住宅,则注重房价增幅,因为中国住宅目前的租金回报率很低;如果投资办公楼,则追求中长期租金回报,当然不会像住宅那样可能短期大量获利。
  《新民周刊》:您对2010年的中国楼市是唱空还是唱多呢?
  林中:我不做预测,我相信2008年底很多人说中国楼市要过冬,2009年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预测没有意义,中国楼市受政策影响很大,变数太多。旭辉在做2010-2014年的预算时,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中间会有一轮调控,准备好面对市场的波动。企业在做预测时,要加强应变能力。
  我相信大部分开发商不喜欢房价暴涨暴跌,2010年楼市肯定不会像今年这样热。具体如何走,要看未来3个月:如果太热,中央肯定要调控;如果平稳发展,中央就不会调控。中央现在已经出政策了,在喊话了,如果及时传递到楼市并适当降温,那还可以;如果楼市没有降温,那最后一根稻草就会出现,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也许会让2010年的楼市一下子压下来,届时2009年9月后上涨的那部分利润都要吐出来,也许还会更多。政府的调控是灵活的,大家都希望房地产平稳地增长。
  我认为,政府如果要调控,不妨从“增加供给、调减需求、增长收入和管理预期”等方面着重展开。
其他文献
毛泽东“布子”,陈毅踌躇    新中国成立伊始,外交部长一职由周恩来总理兼任。但他的政务活动过于繁忙,他这个人又举轻若重,事必躬亲,劳心、劳力、劳神。大约四年过后,毛泽东同志为减其负,萌生出“外交换帅”的念头,并暗中“布子”,将其锁定在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陈毅身上。在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心口中,陈毅人才难得,政治上强,既有战略头脑,又有外交才华。1954年秋天,陈毅从上海市长的岗位上被调到北京任副总雕
毛泽东:程悦长同志,你很爱兵,你对部队很有感情    200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前往湖南长沙,在程悦长将军的儿子程七大家征集到将军的大量遗物。其中有程悦长20世纪50年代在新疆工作时的工作笔记、剿匪时的照片,个人的衣物、书信、创作的诗稿等,收获颇丰。我在整理这批遗物时,认为有三件非常有价值,基本可以反映程悦长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的革命历程。  程悦长是湖北省黄安(今红
一    1962年8月,康生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借小说《刘志丹》之事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习仲勋反党集团”,要把习仲勋置于死地。关键时刻,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习仲勋。周恩来在中央会议上提出,不能把习仲勋定为“敌我矛盾”,他还是我们的同志。周恩来提出,可以把习仲勋安排到中央党校附近,找个安静的房子,让他住在那里学习。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1963年,组织上安排习仲勋到中央党校学习,独居在“西
《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词是毛泽东1927年在武昌蛇山登高触景、感怀国是的咏怀之作。词因登临而发,又题为“黄鹤楼”,许多注家便想当然地认为,毛泽东当年登的是黄鹤楼。这实属笑谈。自从这首词发表以来,许多注家对黄鹤楼的题解和注释,多有讹误,甚至一些深具文史修养的学者,也对黄鹤楼的史迹以讹传讹
开国少将年富力强,战绩辉煌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共授予少将军衔798人,其中:  副兵团级少将1人,贺晋年。准兵团级少将3人,解方、袁也烈、段苏权。正军级少将107人,副军级少将215人,准军级少将345人,正师级少将125人,无军队级别2人——汪东兴、黄正清。  据授少将军衔的798人名单统计,军级少将占少将总数的83.6%,正师级少将占少将总数的15.7%。说明军
由贾巨川执笔、《习仲勋传》编委会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习仲勋传》(上卷),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展示了习仲勋的人生轨迹。叙事、写人、言志,大处着眼,高处俯瞰,以时势为轴,以史料为骨,使一代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老共产党员的形象呼之欲出,引导读者深入到传主的思想深处和内心世界,从更高更深的层次上认识老一辈革命者的本色,理解他为什么会选择革命道路,为什么国家、人民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力量的源头活水。
如果问你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谁,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彭德怀!”回答虽然没有错,但却遗漏了几位,其中就有邓华。邓华逝世后的悼词中,也遗漏了这一重要的任职经历!许多辞书条目,对邓华的叙说也没有提及此任职。另外,鲜为人知的是,邓华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军首任军长呢!  邓华顺着把李白的诗背诵下来,毛泽东夸赞道:“一字不差!红军中还是有秀才的。”    邓华,原名邓多华,1910年4月出生
1950年1月,绥远起义的国民党军第一一一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六军,原军长刘万春继任军长。刘万春有幸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六军首任军长,全凭中国共产党对绥远起义部队所承诺的改编原则:对起义干部不升不降,原职使用,允许干部超编。    坚持同士兵一起操练,受到蒋介石的赏识    刘万春(1898~1993),字寿山,河北交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学员,历任国民党军团长旅长师长。绥远起义
夏天是属于蝉的,蝉是夏日的精灵,没有蝉鸣的夏日,是枯燥无味的。  自古以来,人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它的鸣叫,文人墨客们多借蝉鸣来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怀,唐太宗李世民就有一首清新淡雅的咏蝉诗:“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又有李百药的《咏蝉》:“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初唐著名诗人虞世南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些说的就是蝉餐
杨桥捻纸是江苏省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捻纸作品以宣紙为原材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故代代相传,从未中断。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实验学校将杨桥捻纸引进课堂,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通过捻纸,同学们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使杨桥捻纸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