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英语交际活动的有效性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its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著名教学家巴班曾经指出:“教学手段的优选是实施教学过程中最优化的方案之一。”课堂中我们应利用学生好新奇、好活动、好游戏、好表现的特点,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开展多种新颖有趣的活动,创设出各种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展开英语交际活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英语课堂的交际活动必须在真实的语境中展开,才能保证英语交际活动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交际活动;有效性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有了语言,而不是单纯的几种简单发音,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对各种复杂的事物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增进理解,发展思维,提升大脑的活力。我们教学英语,也正是为了让学生顺应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掌握一门工具,更好地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服务。因而,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单单是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
  一、口语交际的现状
  (一)缺少适当的语言环境
  众所周之,语言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以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同时语言又具有民族性。所以每一种语言都有它存在和使用的环境。这一环境是自然形成的独特的。在中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必然缺少现实的、鲜活的语言环境。而这种环境一般主要在英语课堂上才出现,目前小学每班学生人数通常较多,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形不成固定的语言环境。而对于英语课程来说,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倡导真实的语言运用和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
  (二)忽视口语交际
  在小学普遍存在忽视口语交际教学,学生对口语交际练习毫无概念,认为朗读课文就是口语交际。就连一些老师也这样认为。平时上课新教材中的会话练习一带而过,甚至将其当作阅读材料上,只有在公开课或有老师听课时,才“认真”对待。
  (三)学生“说话”信心不足
  因为没有英语口语交际的意识,学生往往不愿张口、不敢张口;或有些教师纠错不当,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有部分同学参与活动不积极,本来需要学习者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学活动,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听记课。
  (四) 课堂内外活动单一
  有的教师不能有效的创造性使用新教材。除了教材中设计的口语活动外,他们不再主动设计其他活动,学习形式单一,无法引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口语学习的兴趣。
  二、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当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轻松自由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开展交际活动。这时教师是学生交际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使学生愿意用英语进行交际
  生活化的教学不仅是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前提,而且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英语思维的习惯和在特定语境中得许多交际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所学材料感兴趣的最好方法。创设贴近学生平时生活的真实情境,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具体生动的场合,使他们感到交际对象就在面前,就能变枯燥为生动,变乏味为有趣,实现语言知识和技能与学生的情感同步发展,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用英语开展交际活动的出发点和比武场。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能把学生带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从而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内动力,使他们兴趣倍增,学习情趣高涨。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就会产生迫切的心理。如此也就能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3、学生间开展互动和交流,使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交际
  语言学习,重在交际。人与人的交际和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师生间、生生间建立立体多维空间,多向交流,全员参与,发挥每个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师生间、生生间发生互动、互助、整合、协调、求新和辨析,教师还及时予以评判,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而这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学生平时的生活环境不需要使用英语,周围也没有可以一起练习的人,只有同学和老师是他操练英语的对象,这种互动和交流正为他们操练提供了机会和舞台,我们必须予以珍惜,让学生乐于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从中得到乐趣。
  4、注意学生交际语言的规范和语法的正确,保证学生说的质量
  学生由于接触英语的 时间还较短,接触的英语学习材料较为局限,所以他们的发音不够缜密,讲得不完整、不规范,或者在语音语调上有相当大的缺陷。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教师随时纠正他们的语病,提高用词的准确性,表达完整意思,同时训练学生去“有意识地说”,在说之前就考虑到语言的得体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现学现用,学用结合,必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其中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在语文课文中具有生动的反映和鲜明的表现。大自然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能提供多方面的美的享受。语文教材中的景物苗写,特别是课文中的自然景物、自然环境的描写,更能给人以愉悦之感。朱自清的《春》所描写的“嫩嫩的、绿绿的”春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春花,“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春雨,描绘了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春天的图画。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一个集体,最重要的就是凝聚力。因此,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和谐发展应该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也是凝聚力的具体表现。几十个人在一起,而且都是尚未成熟的孩子。怎样让他们互助互爱,彼此像家人一样,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怎样让他们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放弃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想着集体,想着集体的荣誉,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核心,它是一种吸引力、向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探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 探究性学习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必要的指导下,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究活动,从而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型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对于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改变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更新,以求对教学方式的转变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转变  生物课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实验课的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有一定的锻炼,更是学生对于课堂知识记忆和体会的一个过程。实验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