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上,一直存在着高耗费低效率的现象。学生的课业繁重,教师和学生所付出的时间多,但收效不大。当然这个问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就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来看,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大家探讨的地方。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那么教师怎样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会“导”
情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是一直对外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所以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第三单元This is my family,时,我就带来了自己家里的全家福,向学生介绍他们。学生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情绪高涨。然后我顺势引导,“那你们想不想介绍你的家人给我们认识呢?”一下子,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要求上台表演,想把他的亲人,朋友介绍给大家。因此,课堂像舞台,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及表现欲望。学生一旦有了激情,他们就不会再厌恶和害怕学习了,而是乐在其中,他们会带着求知欲去求知。
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出现的消极情绪
焦虑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焦虑使学生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它会导致紧张和害怕。与焦虑类似的一个情感因素是抑制。为了保护自我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缩的行为就是抑制。来自外界的批评和嘲讽对自我形象的打击很大。这个会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副作用。因此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冷嘲热讽,动不动就发脾气,而应该以一颗和蔼而热情的心去小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对于作业或试卷中所出现的错误应分析原因,区别对待并讲清理由并及时纠正。对于不小心而出现的错误应该原谅。而对当堂练习对话时,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尤其是学困生出现的一些错误,最好不要当时就直接指出,等到最后小结时,在提请学生们注意这些错误的地方。这样,就稳定了学困生的学习情绪,使其感到自己还有进步的机会和希望。那么,慢慢地他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和自信心。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榘道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英语学习积极情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哪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花大力气学这门课程;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或许不学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有可能愿意和教师交流。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协商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时间、场合。比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第四单元I want to be an actor.时,当时我想应当把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所以就让他们来谈论自己父母的职业是什么。但是我发现不少同学不愿意开口说,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不少学生家长是农民工或者是下岗职工,学生们不愿意说。这可是他们的隐私啊!我赶快纠正说,“那谈谈你自己长大了想干什么吧!”这样一来,气氛才又恢复了正常。因此在沟通和探讨学生情感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培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语言交际的积极参与者。可能考虑各个组成人员的专业特长,以利于从不同方面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较为客观的评判。结合了规范的标准以及严格的审核,并且根据实际的结果合理评定学生的成绩,不可按比例来确定。为了利于学术方面的交流,我们应该适当推举优秀毕业论文作品用以展示。
3、监督检查机制的建立。
学院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运行,主要应由校院两级管理机构来实施,以学院为主。既要对学生们进行检查,也要对广大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解决,目的是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序正常进行,既要确保制度与措施的切实履行,又要保证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良好质量。即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是高校教学教育计划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广大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重要有力途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不能仅仅从单方面加以考虑,应从学生们进入大学后的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抓起,在学生取得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协同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达到预想的工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论文)指导手册(机械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116.
[2]李海军,郁志宏,倪志华,喻 明.对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3]史卫亚,鱼与熊掌是否可以兼得——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7(17).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会“导”
情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是一直对外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所以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第三单元This is my family,时,我就带来了自己家里的全家福,向学生介绍他们。学生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情绪高涨。然后我顺势引导,“那你们想不想介绍你的家人给我们认识呢?”一下子,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要求上台表演,想把他的亲人,朋友介绍给大家。因此,课堂像舞台,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及表现欲望。学生一旦有了激情,他们就不会再厌恶和害怕学习了,而是乐在其中,他们会带着求知欲去求知。
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出现的消极情绪
焦虑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焦虑使学生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它会导致紧张和害怕。与焦虑类似的一个情感因素是抑制。为了保护自我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缩的行为就是抑制。来自外界的批评和嘲讽对自我形象的打击很大。这个会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副作用。因此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冷嘲热讽,动不动就发脾气,而应该以一颗和蔼而热情的心去小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对于作业或试卷中所出现的错误应分析原因,区别对待并讲清理由并及时纠正。对于不小心而出现的错误应该原谅。而对当堂练习对话时,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尤其是学困生出现的一些错误,最好不要当时就直接指出,等到最后小结时,在提请学生们注意这些错误的地方。这样,就稳定了学困生的学习情绪,使其感到自己还有进步的机会和希望。那么,慢慢地他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和自信心。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榘道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英语学习积极情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哪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花大力气学这门课程;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或许不学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有可能愿意和教师交流。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协商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时间、场合。比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第四单元I want to be an actor.时,当时我想应当把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所以就让他们来谈论自己父母的职业是什么。但是我发现不少同学不愿意开口说,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不少学生家长是农民工或者是下岗职工,学生们不愿意说。这可是他们的隐私啊!我赶快纠正说,“那谈谈你自己长大了想干什么吧!”这样一来,气氛才又恢复了正常。因此在沟通和探讨学生情感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培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语言交际的积极参与者。可能考虑各个组成人员的专业特长,以利于从不同方面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较为客观的评判。结合了规范的标准以及严格的审核,并且根据实际的结果合理评定学生的成绩,不可按比例来确定。为了利于学术方面的交流,我们应该适当推举优秀毕业论文作品用以展示。
3、监督检查机制的建立。
学院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运行,主要应由校院两级管理机构来实施,以学院为主。既要对学生们进行检查,也要对广大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解决,目的是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序正常进行,既要确保制度与措施的切实履行,又要保证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良好质量。即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是高校教学教育计划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广大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重要有力途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不能仅仅从单方面加以考虑,应从学生们进入大学后的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抓起,在学生取得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协同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达到预想的工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论文)指导手册(机械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116.
[2]李海军,郁志宏,倪志华,喻 明.对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3]史卫亚,鱼与熊掌是否可以兼得——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