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雨水刚过,市面上就有了香椿。短小芽子,暗紫和绿的色,用些粗大的绳草捆了。拎了两把,一把炒蛋,一把腌了。可回头发现香椿的香头不大,看着嫩,吃着柴,像蓬散的蒿草。索性都腌了,先是烧烫水,将香椿粗大的根部烫过,烫了揉搓,再撒上盐去。眼见着香椿的翠绿就有了,然后枝叶渐收,成了软体。一个时辰,香椿就咸了。喉上还有残留的椿梗,再上街发现香椿的卖价又跌了。想想刚买过的口感并不可赞,便任凭卖主吆喝也视若罔闻。走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水刚过,市面上就有了香椿。短小芽子,暗紫和绿的色,用些粗大的绳草捆了。
拎了两把,一把炒蛋,一把腌了。可回头发现香椿的香头不大,看着嫩,吃着柴,像蓬散的蒿草。索性都腌了,先是烧烫水,将香椿粗大的根部烫过,烫了揉搓,再撒上盐去。眼见着香椿的翠绿就有了,然后枝叶渐收,成了软体。一个时辰,香椿就咸了。
喉上还有残留的椿梗,再上街发现香椿的卖价又跌了。想想刚买过的口感并不可赞,便任凭卖主吆喝也视若罔闻。走过一条街,忽见道边又有个卖香椿的摊,地上铺了块布,只摆有几扎香椿。卖香椿的老妇说话温和,说只剩这几把了,便宜点你拿走吧。我说,昨天刚买过,不怎么样。老妇说,这可是俺自家树上的东西,口味不好,退你钱。
我说,三把韭菜两把葱的,退啥退?再说了,要退上哪找你去?老妇说,明天我还在。果然,第二天那摊子在老地方又摆出来了。老妇见到问我:香椿咋样,不吹牛吧?
北方人爱吃香椿,椿芽的样子漂亮,味道也特别。据说香椿除了吃,还能治风寒、风湿痹痛、胃痛和痢疾。我吃香椿,图的咬春吉利,跟了季节吃东西是我固守的一条生活理念。
“门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断。”香椿有人喊作“树上蔬菜”,一般春分和清明萌芽,橙赤、红嫩的椿芽蜷曲,后慢慢舒展。后来有了大棚,香椿便五冬六夏都有。
香椿时节,父亲做凉面。凉面拌料有许多,其中一定有香椿。腌的香椿切得细碎,与胡萝卜、黄瓜、鸡蛋、麻汁等一道放在面条里搅拌,活色生香就有了吃的冲动。
有一回,北京的朋友到家里来,父亲说香椿刚下来,吃凉面。他把切好的香椿末拿与客人,让先闻了再捏一丢去尝。来客是个文人,香椿嘴里咂過,便吟了个歌谣,说的是北京人喜欢的炸酱面:“青豆嘴儿、香椿芽儿,焯韭菜切成段儿;芹菜末儿、莴笋片儿,狗牙蒜要掰两瓣儿;豆芽菜,去掉根儿,顶花带刺儿的黄瓜要切细丝儿;心里美,切几批儿,焯豇豆剁碎丁儿,小水萝卜带绿缨儿;辣椒麻油淋一点儿,芥末泼到辣鼻眼儿。炸酱面虽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码儿。”
父亲说,一吃香椿面,你就忘了炸酱面。吃面前,喝的酒,也上了盘香椿炒蛋,春就上了桌子。
选自《新民晚报》
其他文献
林纾是著名翻译大家,1921年,他70岁时,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恩晋六卿。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祢衡。伧荒那办公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 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它叙述的是一件往事,那是1901年,林纾初到北京,以教书为业。当时,他的同乡郭曾炘已经是礼部尚书了,见林纾谋生很困难,就想帮林纾谋个官职,但林纾却写信拒绝了。 第二年,邮
要论中国古代历史上乘风破浪的姐姐,最空前绝后的莫过于日月凌空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其实,作为女性社会活动空间最广、对政治影响最深的朝代,唐朝在武则天之外,还涌现出很多在历史进程的沧海横流中乘风破浪的姐姐们。早在李唐逐鹿天下的创业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就已经踏浪而来。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和发妻窦氏所生,因是第三女,又称李三娘,嫁于武将柴绍为妻,居住长安。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遣使密召之”,派
宋仁宗在位时,民间出版一套《宋文》,共二十卷,收录了许多大臣的奏章,相当于后世的时评集子或者政论集子。 这套书上市以后,被翰林学士欧阳修见到。欧阳修翻了翻,开篇竟是元老重臣富弼的文章,文中对辽国有所评价,对宋辽边境的时局有所分析。欧阳修觉得,这样的文章不宜公开出版,他赶紧上书皇帝,请求查禁此书,理由是该书涉及国家机密,“传入虏中,大于朝廷不便。”万一被辽国人读到,会对大宋不利。 那该怎么查禁呢
从大学毕业,掐指一算,我在北方的这座小城里,工作、生活了近三十个年头了。在这近三十年里,我从事过多种工作,也因这多种工作,结识了不少的朋友。这其中,大多数是中年朋友。因着年龄及阅历的关系,我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都谈得来。 很多时候,出行的路上,便遇到很多新朋或旧友。但都是打个招呼或是聊上几句,互相就道别分手,各奔东西。 我也很识趣,就不好意思多占用朋友们的时间。因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处
谢庄像一位灵秀的女子,秀外慧中,内外兼修,令人赏心悦目,为之陶醉倾慕。区区百余平方公里,谢庄却拥有山、原、川、丘、坡、湖、库、草、林等各样形态地貌。有山,玲珑小巧,翠珠镶嵌,不影响交通。有水,溪流成湖库堰池,星罗棋布,浇灌大地万物,灵动了山峰草木。 叫这个名字,谢庄却不是庄,是行政镇,归属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是省级示范镇。谢庄是先辈起的名,为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延续至今。其实,上溯久远,那些显
林道,博登湖畔的一座古城,德国人认为这一片湖光山色是他们的伊甸园。到林道时是下午时分,闪着亮光的雨,在车窗外随风飘洒。云杉林里有疯狂生长的野草和一条象牙白的沙土路,它们似乎被风雨携带着,从跟前越过起起伏伏的山丘,转眼间到了天边。下榻的旅馆就在云杉的怀抱里。那是8月中旬,还没到秋天,凉意却悄悄触摸着裸露的脖颈。林道的凉意,好像染上了云杉的绿色,纯净而透彻。旅馆老式的电梯,金属杆做的推拉门,按钮被不同
湖南永州,雅称“潇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时,留下了《永州八记 》,在文学史上影响重大。 永州的道县,古称道州。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中,道县形成了稻作文化、神秘文化、理学文化、书画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几大特色文化。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道县成为了湘南的一个闪耀之地。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红军于11月初进入
谷雨這天要喝茶。当然是绿茶。喝谷雨茶,说是有特殊的功效,例如特别的清心明目、清凉解毒,诸如此类。应该是一个习俗,姑妄言之。谷雨,这个节气的名气真是欣欣向荣,谷得雨而生,嫩嫩绿绿一片,好看得紧。 明代钱塘茶人许次纾,在他的著作《茶疏》中说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现在大家采茶,都要赶早,谷雨自然是迟了,连清明都嫌迟了,明前最好,过了清明,茶叶是一天一个价,跟过山车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田间地头、山坡树丛、河边溪畔,野菜一丛丛、一簇簇,嫩生生、绿莹莹,让人蠢蠢欲动。过年大鱼大肉吃油腻了,这时候一把野菜,袅袅春天的气息,一下子唤醒味蕾。最先登场的是荠菜。荠菜萌于严冬,茂于早春,二三月状态最佳。荠菜可羹、可汤,可拌、可炒。用瘦肉和荠菜拌馅,做春卷、包饺子,味道极佳。春卷香,饺子鲜,我都喜欢。小时候日子清苦,开春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没什么招待,母亲就会到河滩上挑一
四月的一天下午,我到美食街一家私房菜館买熟田螺,看案板上放着两种田螺,一种清爽,一种色泽浓厚。我就问老板娘这二者的不同,老板娘说:“颜色淡的是香辣口味的,是卖得最多的,大部分人都买这个,分微辣、中辣和重辣而已。颜色深的是糖醋的,是给小孩和怕辣的女孩吃的,这种买的人少,我一天只做几份,卖不掉就算了,也没打算靠这种赚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怕他们来了买不到失望。”我听了心里一怔,我想这个老板娘真是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