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3分钟在小学英语词汇积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石,是听说读写技能得以提高的前提。新一轮课改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凸显,教学理念由“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延伸至“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对词汇教学而言,教学要求也不仅是知道正确的拼读和含义,而是需要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在各种语境中进行交际,最终解决信息传达的任务。“课前三分钟”,通过演讲、对话、freetalk等形式的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有效的词汇教学帮助很大。本文以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为目标,以“课前三分钟”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小学英语词汇
  【作者简介】赵斯梅(1978.12- ),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市开发区新县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一、课前三分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使用情况
  词汇是语言交际的素材,是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前提,英语教学的成效建立在词汇教学的基础之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也是往往是教学难点。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特点及母语负迁移作用,在目前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词汇拼读、语义、语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课前三分钟作为额外的“课内时间”,合理安排适合学生学情、适合教学对象的活动内容,对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学节奏都有着很好的效果。目前常见的课前三分钟活动有两两对话、课前演讲等。
  二、课前三分钟教学策略
  1.教师通过“课前三分钟”进行单词复习及预习。在课堂三分钟的环节设置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单词的复习及预习。如在“MyFriends”课前活动中,教师可设置快节奏两两对话,通过“whoisyourfriend?”提问,学生在回答中对朋友进行描述,“Sheistall/strong……”对学过的形容词进行复习。同时可以快速更换题目,将friend置换为teacher,“whoisthisgirl?”等问题,对boy、girl等所学单词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重新问答。在此类快问快答的环节设置中,技能对所学单词进行快速复习,又能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进行延伸,能够帮助师生快速回忆所学内容,并将所学内容和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对词汇的词义进行复习。
  2.教师通过活动设置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在對词汇的拼写和语义有了一定积累后,学生对词汇的要求不仅满足在简单替代、置换,理解语义,而发展成为能够运用所需词汇进行简单语义输出,完成简单的信息交流。因此,教师可通过“3分钟演讲”活动,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如,教师可在上一节课布置作业,指定同学进行课前演讲。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演讲的主题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词汇掌握水平,常见的演讲主题有:自我介绍、学校、食物、家庭等介绍,学生可通过对主题的相关情况运用所有词汇进行表达,创造性的造句。通过这类环节,可以强化学生对词汇的综合运用情况,为了完成信息传达,学生需要调动所有的所有知识进行组合。同时,小学生的课前演讲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十分有帮助。
  3.“课前三分钟”可对词汇进行适当扩展。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课前三分钟活动可在情境中进行思维发散,扩展课外词汇。如,在学习“what’stheweather?”主题中,教师可以通过“今天我主播”活动,让学生介绍近期天气,或者某地天气。在词过程中,除了学过的rain、snow、sunny等单词,fog、cloud等词语也会适时进行扩散,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置身其中,对单词的接受相对容易,可以达到扩展词汇的作用。但是,词汇教学的主要场所仍是课内,课前三分钟主旨并非扩展学生词汇量,所以需要对扩展词汇进行适时引入,不可本末倒置。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课前3分钟活动固化。在活动环节、内容设置、活动方式上,往往较为单一。部分教师为了“公平”,将机会均摊,“三分钟演讲”每节课安排一位同学,直到每一位同学都有登台表演机会。然而此周期较长,在一位同学进行准备时,其他同学参与程度较低,容易造成学生倦怠情绪,演讲活动达不到预期目的。
  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情、生情进行活动方式方法的选择。如教师可通过尝试游戏教单词、两两对话、四人剧团,甚至为音乐填英语单词等方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或通过词语接龙的方式,增加刺激性,在紧张有序的节奏中,学生对词语的释义和印象会加深印象。
  2.对活动评价方式不清晰。在课前三分钟活动中,“热闹”后该怎样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也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的性格、语言能力、学习基础不同,在课前三分钟的活动中参与程度和表现力也不同。目前多数教师采取口头表扬、口头点评的方式,往往评价过于主观。
  根据不同的活动设置,教师可充分发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同伴互评、集体测评等方式,让未参与表现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同伴测评卡片、自评卡片等道具,可帮助师生对3分钟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估,关注到每一位参与者的语言流利程度、语音语调等,也可提醒同学们进行自我反思,在下一次参与活动时,关注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
  四、建议
  课前三分钟活动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是词汇教学巩固积累的好机会。然而活动的设置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只有内容感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只有难度适中,学生才有可能参与。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通过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提高课前三分钟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捷.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J].广西教育,2010(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高等中学都在英语教学中实行互动式教学,通过充分发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互动教学能够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形成有效的对话性互动,充分克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目前所存在的误区,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因此,本文就當前高中英语互动教学开展进度为基础,探讨目前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开展状况以及未来互动教学普及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便是写作。同时,也是困扰着学生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此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高中英语写作质量,就应该重点从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出发,合理运用过程性写作,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全面。基于此,本文重点阐释了过程性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过程性写作;高中英语;概念  【作者简介】张文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指出:“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教育教学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培养,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言,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从《课标》提出思维能力到现在倡导思维品质,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课程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现在,很多教师尝试在绘本教学、故事教学、语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然而,却忽略作业也是培养学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越来越低龄的英语学习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不仅在于营造第二语言的学习氛围,还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听”作为学习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被放在语言学习的首位。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提高英语课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就立足于现阶段小学英语低年级的课堂实际,從而针对于“倾听”所引发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倾听;英语课堂;有效性  【作者简介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即要求将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通过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为课堂上的学生营造出更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此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众所周知,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形式来增强课程教学本身的有效性,比如说增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等。真正的困局体现在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应力发挥出来,以此
【摘要】对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在其中实践探究性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以下笔者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探究性课堂教学法;应用  【作者简介】张芹英,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  探究性课堂教学法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学习方法,在主题明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基于探究性课堂教学法的高中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课改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英语教师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英语课堂中,成为自己学习中的鞭策者和激励者。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之前,英语教师要做一定的课前布置和安排。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学生;兴趣培养  【作者简介】赵洪仙,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第二中学。  鉴于初中生仍处于活跃期的性格,英语教师要精心钻研英语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章旨在探讨腹腔镜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方法和疗效.2008~2012年腹腔镜下为18例非寄生虫肝囊肿患者行开窗去顶术,并注入20高渗盐灌洗残留粘膜.18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
【摘要】课堂生成是指“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同时,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得以为教学的继续互动和目标的再生服务。”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文本教学设计的同时,更追求课堂现场的有效生成。唯有追求课堂的动态生成,才能达到学生信心的重塑和情感的交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