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努力的意志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下列方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1. 以疑激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才能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如教《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请同学讨论:在赵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同一个赵太后,为什么对群臣的“强谏”不但听不进去,反而愤然宣布:“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而触龙的一番委婉而又坦率的劝谏,却使她心悦诚服,说:“恣君之所使之”?讨论使同学们理解到:触龙之所以能使赵太后心悦诚服,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到太后想不通的症结在于她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子(但又不是糊涂透顶,不明事理,她为燕后“计深远”就是证明),深知太后是个任性的老妇人,并且针对太后的性格特点,用巧妙的方法一步步地解开了这个症结。而群臣的错误正在于只是一味地“强谏”,即不看具体情况不讲究方式方法而一味地宣讲大道理。在此基础上,老师又简要讲解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等道理,引导同学从辩证思维的高度再作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必须正确分析矛盾,并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 以读生趣
  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才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绿肥红瘦”最富于形象性和情感性,是应该认真品味和领会的。“绿肥红瘦”表面上写的是雨后花木的情态,形象、新颖。“绿”“红”既代指叶和花,又点染了雨后海棠花叶的鲜丽色彩,“肥”字十分逼真地写出了绿叶的丰腴、润泽和茂盛。“瘦”字则比拟疏雨骤风后花朵的稀疏和花瓣的凋零。如果联想一下诗人坎坷经历和风雨交加的处境,再感受其意义和情味,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旨趣”在慨叹消不尽的伤感愁情和易逝的韶华岁月。所以,要真正理解作者“旨趣”,关键在于对语言文字内含的感情因素进行挖掘、剖析和体验。
  
  二、树立自学的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在堂上“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课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让学生自学解决;对学生自学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
  
  三、教给自学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在讲《药》这篇小说时,我说小说里拿钱的动作很耐人寻味,然后让学生们找出并分析这些词用得怎样。学生讨论后,说出不同理解,最后我把结果归纳如下:悲剧人物华大妈,很清楚钱就放在枕下,却“在枕头底掏了半天”,而老栓明知钱已装在口袋里,又重重地“按了两下”,一“掏”一“按”,尽现穷人攒钱的辛苦和对血汗钱的珍惜,又传达出老栓夫妇对“药”能治好儿子的病的疑虑和希望。这两个字用得非常生动、传神。学生们讨论结果,比我想讲的要全面得多!
  在班里还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定期交流学习经验,使同学们能互相学习。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四、培养自学的习惯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因此,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如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圈圈点点,写写画画,做摘记或做笔记等。
  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所以,我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园地里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此外,还经常表扬有良好自学习惯的同学,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使同学们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进同学们良好自学习惯的形成。
  (晋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高师院校体育不仅应着眼于运动技术的范围,更应发展高师生的体育能力,为培养合格的中学体育师资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目前高师体育是以传授摹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教学重点,往往忽视了对高师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高师生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是由认知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和职业技能等构成的身心品质的总和。它由六种基本成分组成:(1)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是指人为了生存所
摘要:通过对我校高职财经类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专业群建设的原则、设置方式和建设途径。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设置原则;设置方式;建设途径    专业群建设是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专业群建设的水平不仅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基本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生命力所在,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作为刚刚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的我校,如
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需求入手,探讨了在英语学习日趋重要的当下,如何有效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使之有效地帮助学生应用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职高
新课程对教师“教”生“学”的理解同原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
明清之际士人领袖钱谦益与新安商人汪汝谦因柳如是而相识相交,但二人关系十分微妙,有待发覆。
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我们上高中音乐欣赏指明了方向。我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围绕教学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做了一些努力,下面谈谈我这些年的一点体会。    一、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逐步趋向成熟    凡
幼儿基本体操包括的内容很多,有姿态操、礼仪操、艺术性体操、素质操、轻器械操等,它们相互融为一体,全面发展幼儿身体素质。它们可以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又培养事实上的乐感,具有多重功能。多年来,我园十分重视对小孩子们的体操能力的发展,并开展了以“幼儿基本体操”为特色的园本课程研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对基本体操的教学有了深刻的理解。   一、可以让幼儿形成健美的形体   幼
开放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召唤。新课程背景下的习作教学,需实施开放式,全方位拓展开去,引领学生去观察,去感悟,去体会。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积累生活和学习的经
摘 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具有高职特色、职业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体,它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校园文化评价体系,以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体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体现着学校的精神,它可以有效增强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提高创造力、提升凝聚力。因此,搞好校园文化
众所周知,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