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体验主题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课程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着力点。近年来,幼儿园以构建幼儿园社会体验主题活动课程为抓手,潜心发掘当地教育资源,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了使幼儿“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目的,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体验主题活动课程;实践;探索
  关注课程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着力点。近年来,基于教育部发出的学校要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的倡导,我园以甘肃省快乐与发展课程为蓝本,以主题教学为主线,构建了“社会体验主题活动课程”,以“回归生活、完整体验、多元互动、幸福成长”为课程理念,以本土化的生活环境为抓手,根据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的需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围绕让幼儿“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来设计、组织社会体验活动课程内容,让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探究,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研学旅行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在春秋季节,我们开展“爱在春天,乐在自然”“远足踏秋,快乐研学”春游、秋游活动,让孩子走进自然,沐浴阳光,感受运动,观察季节特征,了解家乡地域文化、乡土乡情,体验家乡的美丽风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意识、挑战意识和乐观向上、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清明节,我们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放飞童年梦想”郑家沟一日游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吴焕先烈士陵园,聆听先烈英勇的事迹,为烈士敬献小白花,通过虚拟的战斗场景举行战争游戏,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王母宫踏春——闯关游戏拓展训练活动,根据地形和活动目标,设置闯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各种能力,形成良好品质;“春游牛角沟,探寻古遗迹”活动,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展馆,观看宣传片,举行具有野趣和挑战性的闯关游戏、自主游戏和亲子游戏,使幼儿既学到了知识,又放松了心情,还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为了让孩子融入自然,体验收获的艰辛与喜悦,丰富生活经验,我们组织开展了“寻找秋天,快乐采摘”罗汉洞乡柿子节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坚持“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举行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孩子感受田园风光,体验采摘的快乐,了解柿子文化,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举行田家沟烧烤大派对、野外生存大挑战,使幼儿在与周围自然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探究的好奇心,而且能使其性情得到陶冶。
  二、充分利用本土特色资源,挖掘地域文化
  本土特色资源既是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幼儿园园本课程特色性和适宜性的核心元素。在研讨、设计、组织各种主题活动时,力求适应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结合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认真研究如何将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风土人情、文物古迹、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民间艺术等)整合到课程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既能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直接感受本土文化的机会,也能使幼儿滋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合理开发社区资源,开展主题活动
  社区是儿童在幼儿园之外能够学习、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的环境资源。三八节之际,开展“浓情三八节,跃动感恩心”系列主题活动。教师带领孩子进超市,指导孩子为妈妈选购礼品,使孩子们对超市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学会了购物的简单流程以及人民币的使用,体验了“选择”与“舍取”,懂得了珍惜与节俭,增进了母子感情。以“关爱老人·感恩生活”为主题,师幼一起走进福利中心为老人“送温暖”。孩子们通过为老人表演节目,和老人亲切交流,向老人赠送礼物等形式,为老人送上欢乐和祝福,培养了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走进消防队,开展消防知识综合实践活动,零距离接触消防器材,使孩子們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应变能力、自救意识和逃生技巧。
  四、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园本课程
  家长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他们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每学期初,我们都对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充分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将家长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注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之中。坚持每周举行一次家长讲堂,聘请交警家长讲授安全知识,聘请医生家长讲授健康保健知识,聘请厨师家长展示厨艺,制作小点心。利用“安全教育周”契机,我们开展了“家长来讲课”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家长助教分别从生活安全、乘车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活动安全等方面让孩子们进行现场模拟、互动游戏。邀请孩子的奶奶入园为孩子开展生活实践活动,介绍泾川特色小吃和美食,让孩子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五、以幼儿为本有效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现代生活实践证明,一个不会生活的人,也就不会学习,不会工作。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坚强的品格。幼儿园在生活实践活动方面不断研讨、摸索,各级各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实践活动,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在每月大主题的背景下每周开展一次生活实践活动,如“我爱吃蔬菜”“水果大变身”“面点小达人”“水果变变变”“好喝的奶茶”“寿司的制作”等活动。另外,幼儿园还建立了面工坊生活体验馆,让孩子在面工坊里自己探索,自己制作,自己品尝,了解食物的来源,养成了制作食物的能力,培养了生活能力,提高了生活素养,让孩子会生活,懂生活。
  六、课程实施成效
  一是社会体验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增强了课程的适切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自然,促进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二是亲子实践活动增强了家园共育的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体验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活动组织和活动审议,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与能力。三是将课程内容不断完善,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判断幼儿园课程质量高低的标准有:教育模式是否适合儿童,能否真正增进幼儿经验,能否让孩子感受到幸福。社会体验主题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方式,将幼儿、教师、家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陪伴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地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地获得教育。这不单单是某种具体的做法或者操作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追求和教育实践。在课程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幼儿多主体共同参与课程审议。每一次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们进行分享,并且交流、删减不适宜的,增加有价值的,使课程内容不断得到完善,使教师的课程设计和课程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2]蔡菡.“课程游戏化项目”背景下江苏省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效果与启示——基于教师评价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8(12):39-51.
  [3]刘淑兰.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可持续发展过程。随着小学数学课程逐步深入,问题也日渐暴露。教师要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寻求更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改进措施  在小学数学实行课改实施过程中,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摘要】龙泉中学初中部实行数学、英语学科间分层走班教学,分层备课,分层管理,切实尊重学生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符合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水平的教育,也符合教育要因材施教的理念;当然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文章针对两年来的分层走班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分层走班教学;管理;问题;成果  一、分层走班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发
正值年末,美国《时代》周刊盘点了2014年让生活更美好、更便捷、更有趣的年度发明,共有25款产品入选,包括3D打印、苹果智能手环、微软平板电脑、宝马i3电动车、自拍设备等。
【摘要】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素质教育,并利用体育教学平台发展学生个性。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学生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除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外,其个性与适应力也非常重要,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培养。文章主要探讨了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个性发展;意义;对策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将问题教学法引入其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高度重視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将问题教学法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提问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摘要】德育工作看似平淡无味,可有可无,实际上却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学校的品牌和灵魂。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德育途径,优化德育方法,把德育渗透于课堂,融解于生活,体现于细节,才能使德育工作富有实效性,进而引领学生幸福成长。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效;学生成长  德育工作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