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疑,创造出美好的学习境界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还是成功的开始。
  一、善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是老师最大的心愿。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让学生在学习新课文前都要预习,善于设疑解疑。一篇文章读下来,或多或少会有不认识的字,不懂解释的词语,不好理解的语句。只要心中有疑问,就要主动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好字词关。如在学《灯光》一文时,通过工具书,不但懂了“憧憬”“璀璨”“千钧一发”等词语的意思,还知道了“发”在这里是读“fa”,是头发的意思,这样一来,在预习过程中质疑,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印象深刻,比老師直接告诉答案强多了。当同学们读到“1947年的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时,学生会上网搜索文章的写作背景。会根据提示思考: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然后在文中找答案,把解决不了的疑问记下来,第二天在新授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正因为有了预习中的设疑,解疑。师生研读课文的时候,就容易心领神会,也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日复一日地在预习中、课堂中质疑,解疑,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二、善疑,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当一个学生不懂得思考,每天都在应付大量的记忆性的练习时,阅读水平是不会提高的。他们习惯于老师的灌,很少单独思考或者解决问题。相反,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质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学生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我从文中收获了什么?并且把这种质疑延伸到课文的细节描写当中。如在教学《月光曲》时,当学生读到皮鞋匠听着月光曲产生的联想这段描写时,有学生质疑:此刻的皮鞋匠为什么会想出这样的画面?然后师生讨论得出结果:这有赖于当时周围的的环境和乐曲的节奏:舒缓——明快——高昂。学生获得答案的同时,也懂得合理想象的重要性。又如在教学《在柏林》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课文两次出现车厢静了下来,这两次的安静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得出答案:第一次是慑于老头的气势,第二次是知道了原因,出于对老妇的同情与崇敬,对一个母亲对孩子爱的理解与对战争给人们带来可怕的灾难的反思。这样一质疑,“揭露战争的残酷,控诉侵略战争的罪恶”文章主题就显现出来了。在每一课的质疑,探究,解疑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
  三、善疑,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将成为写作的范文,学生都能从每次的学文中有所收获,从中学会如何选合适的题目,如何布局谋篇,如何遣词造句……这一切都与学生的质疑息息相关。如在教学《青山不老》时,学生提出疑问,课文明明写了一位老人十五年来不管自然环境多么恶劣,生活条件多么艰苦,坚持植树造林,创造了一片绿洲的事。为何课题不是《植树造林》或是《了不起的老农》,而是《青山不老》?通过这一质疑解疑,学生明白了取这题目,表面上是指老人创造的那片绿洲,其实是指老人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此衬托老人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通过这样一质疑,学生懂得以后在写作文题目的时候,既可以人物、事情、事物等为题,也可以代表的精神为题。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歌唱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重要途径,是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歌唱教学中,怎样去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真实情感,把握乐曲的情感基调,以及如何用歌声抒发歌曲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曲家达成高度共鸣,笔者通过多年的歌唱教学,摸索、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找准歌曲情感基调——未成曲调先有情  音乐课的导入如果创设自然、巧妙,就能收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让学
期刊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实施议题教学是高中各学科课程发展的途径之一。这也是广大教师深化课堂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有益尝试。  一、教学议题的内涵探析  “教学议题”就是“教学中讨论的题目”。议题教学离不开议题(灵魂),少不了情境(载体),缺不得活动(关键)。高质量的议题是指引学生学习的航标与灯塔,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开阔学生眼界,促进学生思维漫溯,实现学习过程的“欲罢不能”和学习结果
期刊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倡导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中年段的整本书阅读,不在于读多少,也不在于读多久,
期刊
现阶段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多是向班级全部学生布置同一题目的作业,并且对全班学生的作业要求基本相同,这与教育部提倡的因材施教原则相悖。班级中不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若采取相同的作业要求,学困生可能会因为作业难度太大而放弃学习,优生可能会因作业难度低而出现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课外作业的分层训练。  一、对课外作业
期刊
一、展现的音乐风格各不相同  传统钢琴与应用钢琴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进行古典音乐教学时,必然要选择传统钢琴,带领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强化钢琴演奏与声音等方面的训练,充分彰显传统钢琴系统、严谨、规范等特点。而应用型钢琴更加注重其广泛应用,主要以合声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即兴能力,与日常生活音乐曲目更加接近。虽然二者之间音乐风格各不相同,但是传统钢琴与应用型钢琴的一体化应用,才更加符合我国现阶段音乐教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每一个学段的阅读量也是有明确的要求,比如,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就必须达到100万字。那怎样才能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呢?这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实践研究表明,要高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收获良好的阅读效果,那就得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他们置身在浓厚的读书环境中。  一、宣传导航,点燃阅读激情  无论是完成什么任务,有了激情就能表现出
期刊
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在信息技术之下各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催生了微课技术,后者是迎合现代人碎片化学习习惯,以新媒体为载体将知识点予以浓缩,将素材以及资源予以整合,形成不同主题的视频,确保学生精准学习,提高知识吸收率以及转化率的一种教学工具。传统素描教学具有很浓烈的抽象性,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存在学习障碍,故此于课前、课中、课后融入微课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很有帮助。  一
期刊
学校是培养和塑造人的教育场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除了传统教育教学外,学校校园生态也是育人的组成部分。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特定的语境,美丽校园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立体教科书,成为学生梦中校园,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乐园。  一、构建本土文化教育力量,做好校园生态规划建设,全面打造审美自信的梦中校园  学
期刊
一、树立音乐听觉意识  歌唱时不仅要唱,更要听。课堂常规中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完整聆听与赏析,听歌曲的节拍、节奏、歌词、旋律、结构、情绪等等,教师范唱或者学生单独表演歌曲时,都需要认真地聆听。而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需要经常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音乐的习惯。  人们对自己发声的听觉感受和别人所听到的发声感受存在差异,因此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
期刊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开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提出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具有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  学习兴趣需要一定情境才能发生,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利用形象、生动、幽默的漫画等图片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