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杨毛毛这人。而我喜欢的人,我会和她做朋友,而非师生。
她是一个让人在体制里少数可谓之光的老师。于她的课来讲,我一贯不喜欢功利的古文和传记鉴赏,但却在她引人入胜的诗词解读中笃生欢喜。我就记得学年主任来听课时我们在欣赏《诗经》。主任一副“你们敢走早恋倾向康庄大道”的表情。而毛毛,只是静静地,在《琵琶语》的珠玉律调中讲述如两岸般让你隔渡相望的古老爱情。
她喜欢杂文而非堆砌的辞藻,但应试教育面前,她还是建议我们用排比来论证。对这,我从无法苟同到渐渐妥协,只是因着她一句:“戴着脚镣跳舞,你没得选择,能做的就只有跳得好看一点。”没错。我在那天的日记里写:“条条框框限不住一个人的风华绝代,如果你是的话。”所以我会小聪明地像套公式一样写作文:第一段排比,第二段论点,第三段材料,第四段深入阐释,第五六七段例子加论证,第八九段升华陈述,第十段抒情式结尾。而我能做的,就是把思想框进公式里,让我的态度明白无误,这是应试下我觉得最可做的。虽然没怎么做到。
而她亦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为我平时的扯淡找到了借口。
她更是感性的少女一枚。
我始终钦慕她性情里超然的明丽,总是直言最初的感动。记得她曾将叶芝的那首《当你老了》的英文原诗附在成语卷后,当一少年读完自译译文,华彩如斯。她笑,如果可以,我一定会爱上你。
记得当我们考砸了还不屑地打闹时,她眉眼里是确凿的愤怒和感伤。她总会质疑我们的个性所在,但也会自嘲是“体制的牺牲品,失败的工程师”。我觉得她其实是追求自由的正道者,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她会推翻自己对教育的论断,但,她永远有所恪守,而我看得真切。
元博姐采访我时问我最喜欢的老师,我说是毛毛。“会给我你的感觉”,我说。元博姐发过来大大的问号,我告诉她:“毛毛在情人节里以琉璃烫、泡泡裙、隐形眼镜登场,于是恨意纵起,恨自己不是男的,恨自己晚生十年。”那一刻,坐在电脑前,一下子乐出声,决定要写这一篇,给毛毛的文字。
忆起她刚来我们班时,是刚从云南度假回来。“哎呀我假期没控制住,又黑又胖,这么凄惨的状态让你们看到了。”所有人都在哄笑中打了个惊叹号。“明亮清新如贝壳风铃的80后”,这是我对她最初的定义。
高二时被人拽去参加个网络文学大赛,就把几篇自己高一年少不懂诗时的涂鸦以诗歌的名义发上去,而其中最为稚气的一首,出人意料地拿了个银奖。因为辅导老师是必填项,所以我写了毛毛。而后她的奖状被我扣下来,我想,等高考结束,待我解除了与这个体制的抗衡,可能以更快意的姿态跳到她面前:“嗨,毛毛!”
这是我所期冀的,最完美的,句点。
后记:这篇文写于2011年4月26日。然而当毕业季真正降临,计划总没有变化快。毛毛家里的事让我们也替她不好受,毕业照上缺了她鲜亮的笑容。散伙饭的那天,我借着酒劲耍酒疯,和很多人都说很多话,但是没有她。其实有的东西,注定以沉默笺注,以美作结。
最近重听水木年华的歌,很喜欢这一首,以后有机会会唱给她。
“是否记得那首歌 在你最美的时刻
每当它随风响起 你总会轻轻地和
多么幸运能和你 在那段时光相遇
那笑与泪水的痕迹 让我迷失了自己
感谢你用最好的年华
陪伴我走过那些岁月
那是我们最好的年华
我心底最眷恋的时光”
[编辑:商元博]
她是一个让人在体制里少数可谓之光的老师。于她的课来讲,我一贯不喜欢功利的古文和传记鉴赏,但却在她引人入胜的诗词解读中笃生欢喜。我就记得学年主任来听课时我们在欣赏《诗经》。主任一副“你们敢走早恋倾向康庄大道”的表情。而毛毛,只是静静地,在《琵琶语》的珠玉律调中讲述如两岸般让你隔渡相望的古老爱情。
她喜欢杂文而非堆砌的辞藻,但应试教育面前,她还是建议我们用排比来论证。对这,我从无法苟同到渐渐妥协,只是因着她一句:“戴着脚镣跳舞,你没得选择,能做的就只有跳得好看一点。”没错。我在那天的日记里写:“条条框框限不住一个人的风华绝代,如果你是的话。”所以我会小聪明地像套公式一样写作文:第一段排比,第二段论点,第三段材料,第四段深入阐释,第五六七段例子加论证,第八九段升华陈述,第十段抒情式结尾。而我能做的,就是把思想框进公式里,让我的态度明白无误,这是应试下我觉得最可做的。虽然没怎么做到。
而她亦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为我平时的扯淡找到了借口。
她更是感性的少女一枚。
我始终钦慕她性情里超然的明丽,总是直言最初的感动。记得她曾将叶芝的那首《当你老了》的英文原诗附在成语卷后,当一少年读完自译译文,华彩如斯。她笑,如果可以,我一定会爱上你。
记得当我们考砸了还不屑地打闹时,她眉眼里是确凿的愤怒和感伤。她总会质疑我们的个性所在,但也会自嘲是“体制的牺牲品,失败的工程师”。我觉得她其实是追求自由的正道者,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她会推翻自己对教育的论断,但,她永远有所恪守,而我看得真切。
元博姐采访我时问我最喜欢的老师,我说是毛毛。“会给我你的感觉”,我说。元博姐发过来大大的问号,我告诉她:“毛毛在情人节里以琉璃烫、泡泡裙、隐形眼镜登场,于是恨意纵起,恨自己不是男的,恨自己晚生十年。”那一刻,坐在电脑前,一下子乐出声,决定要写这一篇,给毛毛的文字。
忆起她刚来我们班时,是刚从云南度假回来。“哎呀我假期没控制住,又黑又胖,这么凄惨的状态让你们看到了。”所有人都在哄笑中打了个惊叹号。“明亮清新如贝壳风铃的80后”,这是我对她最初的定义。
高二时被人拽去参加个网络文学大赛,就把几篇自己高一年少不懂诗时的涂鸦以诗歌的名义发上去,而其中最为稚气的一首,出人意料地拿了个银奖。因为辅导老师是必填项,所以我写了毛毛。而后她的奖状被我扣下来,我想,等高考结束,待我解除了与这个体制的抗衡,可能以更快意的姿态跳到她面前:“嗨,毛毛!”
这是我所期冀的,最完美的,句点。
后记:这篇文写于2011年4月26日。然而当毕业季真正降临,计划总没有变化快。毛毛家里的事让我们也替她不好受,毕业照上缺了她鲜亮的笑容。散伙饭的那天,我借着酒劲耍酒疯,和很多人都说很多话,但是没有她。其实有的东西,注定以沉默笺注,以美作结。
最近重听水木年华的歌,很喜欢这一首,以后有机会会唱给她。
“是否记得那首歌 在你最美的时刻
每当它随风响起 你总会轻轻地和
多么幸运能和你 在那段时光相遇
那笑与泪水的痕迹 让我迷失了自己
感谢你用最好的年华
陪伴我走过那些岁月
那是我们最好的年华
我心底最眷恋的时光”
[编辑:商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