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并实现灵活运用,就必须保证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构建起化学高效课堂。本文从注重师生互动、分组探究和实验探究三方面出发,分析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化学反应原理;策略研究
  隨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而高中化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和化学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从而抑制了化学学科价值的发挥。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刻不容缓。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进行一番阐述。
  一、 注重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消除学生消极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相反如果课堂教学氛围枯燥单调,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情感上全面搭建师生互动的畅通桥梁,课堂上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通过问答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营造师生间良好的互动氛围;此外,教师也要多和学生交流,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奠定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时,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笔者与学生们进行了如下互动:首先,笔者在黑板上写到水是极弱的电解质,H2O H2OH3O OH-或H2OH OH-,随后笔者让随机让学生上台写出水的电离常数表达式,学生完成后,笔者对学生们讲述道:弱电解质水也会建立电离平衡。这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师生互动,有效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采用分组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保障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掌握了课堂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致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应该采用分组探究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一段时间过后再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就自己对化学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在小组内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学习他人的优势和长处,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实现共同进步。这样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开展实验探究,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是验证化学猜想、完成推理论证、总结化学规律的重要途径,是对化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实验探究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进行化学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基本掌握实验操作基本步骤和基本化学反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亲自动手实践,并观察实验反应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最后写出实验报告。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联系,保证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例,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笔者将学生带进了实验室,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实验内容如下:首先,取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放入试管甲、试管乙中并把两试管口套上气球,将试管甲放入带有热水的烧杯中,试管乙放入常温的烧杯中,学生发现试管甲中产生的气泡较迅速,气球膨胀较大;实验二:再取少量过氧化氢溶液放入试管甲与试管乙中,其中试管甲放入高锰酸钾,试管乙正常反应,学生发现试管甲的过氧化氢溶产生大量气泡,而试管乙气泡较慢;实验三: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相同条件的反应,这时学生发现浓度较高的溶液产生的气泡较多。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的技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实验探究,增强了学生化学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与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都要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并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化学高效课堂,有效增强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更好地利用化学思维解决化学问题,彰显化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海珍.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问题解决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报,2015.
  [2]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
  作者简介:
  王选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定远三中高中部。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程度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加剧,因此,有效缓解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小学数学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对策  一、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一) 教材的原因  新课标的教材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以前只有语文讲究图文并茂,新课标的数学课本也是图文并茂,但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具体教学理念也就随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力度明显加大,在此情况下,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即被引入了教育教学领域。据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通过不断教学反思与探索,持续致力于成熟学习小组的创建,益于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高效率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小组;创建策
摘要:在新课改的持续深入下,英语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朝着实用型英语教学趋势发展,但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仍旧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本文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展开讨论,并提出几点改善措施,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两极分化;改善措施  在我国如今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教材与农村的实际情况脱节、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追求升学率而带来的负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教育阶段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对于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大部分学生没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过于传统,没有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策略  一、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就体育学科来讲,它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学科一直以来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不高,体育课更是成了自由活动的课堂。为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应从培养
摘 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高中英语教学多采用知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只能应付考试,不能进行口语的交流,这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初衷。要使英语教学回归正常渠道,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利用情境教学法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应用策略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呈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
摘 要: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学习也一样“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众所周知,高效的学习方法,往往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事半功倍;而糟糕的学习方法,往往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使学习事倍功半。高中思想政治,作为高考的重要学科,是高中政治老师教书人的重要工具,是高中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与高中学生人生密切相关,与高中政治教
摘要:英语是高中的重点科目,也是很多同学的劣势科目。之所以有些同学英语学习比较困难,关键就在于没有明确英语学习需要积累的特性,在学习英语时过于急躁,追求快速的提高成绩。想要切实地提高英语成绩,就应该改变这种功利的想法,而应该通过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让英语学习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有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致千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得到英语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良好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