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我们知道,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用动情的言语激励学生,才会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低年级 倾听 习惯 养成
[引言]
“倾听”是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着手,就低年级儿童如何养成良好倾听习惯,谈谈个人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点滴认识。
[正文]
所谓“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由于低年级儿童心理及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原因,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表现如下:
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
1、大多儿童不爱听。如今的孩子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表现欲望强,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
2、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样子: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现象”。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低年级儿童听奖后,遗忘快。一位手工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小朋友都把美术课所需的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手工课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课时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還是有几个同学给忘了带材料。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的对策
1、教师要做倾听的带头人。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
2、激发儿童倾听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中寻找和创造乐趣。针对低年级儿童不爱倾听等诸多问题,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1)、动情的语言激励。饱含深情地表扬认真听的孩子,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得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得“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别人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让学生能够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光荣称号的激励。对于低年级儿童,如有机会让他们转换一些角色,他们肯定特别喜欢。如“小画家”、“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发明家”等。例如,我在上苏教版二年级下练习6说、写练习《爱吃的水果》时,首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色、味介绍给同学们?其他同学当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会评的小朋友我们称他为“评论家”。“结果学生们听得特别仔细,等同学们读完后,争先举手发表意见。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3)、善于捕捉奖励契机?。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前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更多的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即时即地进行的,它与课堂教学过程已悄然融为一体。
3、低年级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
1、倾听方法的指导。
我们可以教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可以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可以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可以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关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学生学会了先听后说,才能真正养成了倾听的习惯。 2、学生倾听的姿势的指导。
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科学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综上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低年级 倾听 习惯 养成
[引言]
“倾听”是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着手,就低年级儿童如何养成良好倾听习惯,谈谈个人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点滴认识。
[正文]
所谓“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由于低年级儿童心理及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原因,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表现如下:
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
1、大多儿童不爱听。如今的孩子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表现欲望强,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
2、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样子: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现象”。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低年级儿童听奖后,遗忘快。一位手工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小朋友都把美术课所需的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手工课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课时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還是有几个同学给忘了带材料。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的对策
1、教师要做倾听的带头人。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
2、激发儿童倾听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中寻找和创造乐趣。针对低年级儿童不爱倾听等诸多问题,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1)、动情的语言激励。饱含深情地表扬认真听的孩子,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得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得“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别人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让学生能够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光荣称号的激励。对于低年级儿童,如有机会让他们转换一些角色,他们肯定特别喜欢。如“小画家”、“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发明家”等。例如,我在上苏教版二年级下练习6说、写练习《爱吃的水果》时,首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色、味介绍给同学们?其他同学当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会评的小朋友我们称他为“评论家”。“结果学生们听得特别仔细,等同学们读完后,争先举手发表意见。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3)、善于捕捉奖励契机?。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前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更多的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即时即地进行的,它与课堂教学过程已悄然融为一体。
3、低年级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
1、倾听方法的指导。
我们可以教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可以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可以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可以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关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学生学会了先听后说,才能真正养成了倾听的习惯。 2、学生倾听的姿势的指导。
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科学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综上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