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我们知道,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用动情的言语激励学生,才会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低年级 倾听 习惯 养成
  [引言]
  “倾听”是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着手,就低年级儿童如何养成良好倾听习惯,谈谈个人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点滴认识。
  [正文]
  所谓“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由于低年级儿童心理及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原因,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表现如下:
  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
  1、大多儿童不爱听。如今的孩子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表现欲望强,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
  2、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样子: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现象”。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低年级儿童听奖后,遗忘快。一位手工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小朋友都把美术课所需的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手工课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课时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還是有几个同学给忘了带材料。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现状的对策
  1、教师要做倾听的带头人。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
  2、激发儿童倾听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中寻找和创造乐趣。针对低年级儿童不爱倾听等诸多问题,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1)、动情的语言激励。饱含深情地表扬认真听的孩子,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得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得“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别人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让学生能够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光荣称号的激励。对于低年级儿童,如有机会让他们转换一些角色,他们肯定特别喜欢。如“小画家”、“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发明家”等。例如,我在上苏教版二年级下练习6说、写练习《爱吃的水果》时,首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色、味介绍给同学们?其他同学当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会评的小朋友我们称他为“评论家”。“结果学生们听得特别仔细,等同学们读完后,争先举手发表意见。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3)、善于捕捉奖励契机?。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前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更多的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即时即地进行的,它与课堂教学过程已悄然融为一体。
  3、低年级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
  1、倾听方法的指导。
  我们可以教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可以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可以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可以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关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学生学会了先听后说,才能真正养成了倾听的习惯。 2、学生倾听的姿势的指导。
  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科学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综上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高中地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学习障碍多,教学难度大。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更新地理教學观念,改变地理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地理教学现状。  一、地理多媒体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地理学科是义务教育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对于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还包括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要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实施课程的做法,广泛利用蕴藏于学生生活、社会和自然之中的教育资源,增加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区域学习化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研究。本文论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本文
摘要:创新物理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改组能力,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动手能力,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这就是本文要阐述的观点。关键词:物理;创新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同时又是要提高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改组能力,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这些能力
期刊
作为新时期的知识传播者,在数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就必须做到使数学教育从单纯地传承知识朝着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呢?  一、自主探索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而又曲折的过程,一种知识不是学生“懂”了、“会”了,就达标了,而是学生自己真正领悟出知识中蕴含的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的形成只有在学生自己的数
期刊
实验是科学的最常用手段,然而,在现实的课堂实验教学中,仍存在着大量与新课程不协调的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它直接导致了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下降,因此如何开展有效实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是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提质减负的关键。如何开展有效实验教学?本人在教学中作有有效的探索。  一、更新观念,巧做实验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
期刊
【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让中学语文课更精彩,这是许多课堂教学的一个感受,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言语性”和“文学性”以及“审美性”上作些探索,自走新路,并排除干扰,从
期刊
1目的   1.1初步构建辨证使用中风病中成药辅助决策模型。   1.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探讨本研究中辨证使用中成药辅助决策模型构建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