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看文化身份意识的重要性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10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黑人文学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历史,这是美国黑人血泪史的凝缩,记载并推动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本文以美国黑人的发展史为线索,探讨黑人黑热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及其重要性,从而认识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对加强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黑人文学 发展史 文化身份意识
  “你们从系泊的处所释出,你们是自由的,可我却被锁链困住,是一个奴隶!你们是自由的翅翼,迅疾的使者,飞遍了全世界。我却为贴的镣铐所禁锢!哦!我多么愿意得到自由!”这是美国黑人文学《一个美国黑奴的自述》中主人公的一段话表达了黑人奴隶对自由的强烈向往。这只是美国黑人文学长河中的一簇。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立的文学形式。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早期的和人文学;十九世纪上半期的黑人文学;南北战争时期的黑人文学;黑人文学文艺复兴;二战后的黑人文学。而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是同美国黑人的独特的历史传统和身份认同紧密相关的。
  所谓的文化身份是一个文化群体或个体界定自己文化归属的标志,也是每一个文化群体或个体生存的依赖。而被白人掠夺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则长期以来挣扎于被同化和保持自我之间。他们为了生存必须与白人主流文化相认同,但隐藏在他们意识或无意识深处的黑人民族文化记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与其所接受的民族文化身份发生冲突。而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则反映并推动了美国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羽翼渐丰并逐步走向成熟。以下我们将结合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来分析美国黑人文学中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
  一、早期的黑人文学
  早期的黑人文学主要以歌曲和民谣这一类民间文学形式出现,他们主要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悲惨生活和反抗斗争的产物。民族文化身份意识开始悄然萌生。
  19世纪上半期黑人文学19世纪上半叶,除诗歌之外,散文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黑人文学具体反映了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让整个美国社会了解、认识这个种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黑人的这种刚刚萌动的寻根意识是这个种族在美国立足和崛起的第一步,是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前提。
  二、南北战争时期的黑人文学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黑人的经历并没有质的改善。此时,黑人有了两种身份,即美国人和黑人。他们在文化身份问题上陷入困境。和人作家中开始出现阶级文化,出现了以布克.华盛顿为代表的主张放弃黑人斗争的反动作家以及以杜波伊斯为代表的进步作家。黑人在美国社会如何构建自身文化身份成为和人精英思考及关注的问题。
  從内战前一直到二十世纪黑人文艺复兴时期,虽然美国黑人在社会、文化身份方面还难以维持一种独立的存在形式,但在文学中文化身份意识则以崭露头角,为日后的文化身份的觉醒和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黑人文学文艺复兴(20世纪20年代)
  美国黑人文学在20世纪20代在纽约城东北部黑人聚集地的哈莱姆地区兴起,这一时期被称为哈莱姆文艺复兴。主要内容是倡导黑人作家用文学来构造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歌颂新黑人精神,塑造新黑人形象。而此次文艺复兴运动也成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觉醒的充分表现。
  觉醒后的美国黑人文学书写从“看他”转向了“看己”,正视自己本民族的存在,包括开掘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种思潮促使黑人作家探寻本民族之根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重要性。这说明黑人文化身份意识已日渐觉醒并为下阶段的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二战后的黑人文学
  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如火如荼。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个动荡的年代,美国黑人政治觉醒的时代。黑人已经意识到他们和白人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是平等的,包括政治权利。黑人的民族意识是60年代以后黑人现代文学的一个主题。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不断深化。例如,阿里克斯.哈雷在他的代表作《根》中,追溯了美国黑人发展史,指出黑人并不是天生为奴的,而是像白人一样,是白人用武力强迫他们成为奴隶,给白人和黑人世界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从上述黑人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黑人文学记录和推动黑人文化身份的初显、觉醒与深化。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归根到底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一个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指向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经长期演化逐渐形成的,得到该民族成员共同认可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发扬和保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加强文化身份的认同。
  当前,在欧美风、哈日、哈韩的今天,实现我国的文化强国梦,提高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加强、保持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锡麟、王晓路 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
  [2]瑞恩.赛格斯 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构建[J]跨文化对话,1999
  [作者简介]郁文霞(1965—),女,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英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传播中心,其中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部分。图书馆工作者应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为读者服务的自觉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读者服务工作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传播中心,是为一个学校提供教学科研的服务机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一
[摘 要]“阳光体育”的推行对校园课余体育锻炼的开展以及改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在阳光体育运动思想引导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阳光体育 课余体育 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阳光体育运动为高校顺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和建设校园文化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和发展方向,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健康观、审美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体现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实施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智能教育同德育体现不是互不关联的平行过程,而是同一过程的不同侧面,二者构成统一的整体。语文教学过程是智德交融的过程。在语文知识学习、语文能力的训练、语文智力开发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个性心理施加了影响,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正是这种根本的联系决定了整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