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初中音乐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生乐感的培养以及合理开设鉴赏课教学成为该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初中音乐实际教学需求以及初中生发展特点,对初中音乐乐感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培养;鉴赏课;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前言:所谓乐感,主要指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乐感的培养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发表相关鉴赏意见。通过合理设置初中鉴赏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音乐乐感,并增强学生的音乐水平与音乐素养,因此对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为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首先应当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由于课堂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兴趣,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鉴赏课开始前,可以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求,对教室座椅、乐器进行合理摆放,并在具有鉴赏意义的位置上悬挂音乐家画像或格言,从而调动起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初中音乐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布置校园音乐鉴赏环境。例如对课间铃声的设置可以选取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乐感的音乐,使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得到艺术熏陶[1]。在初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也应当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改变传统以教师单方面讲解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喜爱的音乐类型进行了解,对该类型的音乐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范畴进行扩展。初中音乐教师不应对初中生喜爱的流行音乐进行一味否定,而应利用初中生喜爱流行音乐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鉴赏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依托庞大的互联网数据信息库,并可以对图像、文字、声音、形体进行综合性展示,在初中鉴赏教学中可以合理地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们鉴赏莫扎特代表作《渴望春天》时,首先领用多媒体课件对春天北归的燕子、开花的小河、复苏的大地等图片进行展示,并询问学生们“除了老师给出的这些图片,大家还能不能举出一些春天有的景象?”开放性的问题充分调动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回答“春天天气变暖了”,有的学生回答“春天小熊醒了”,让人忍俊不禁。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笔者在对学生们进行表扬后再次询问学生们“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春天的景象,老师今天也想跟大家分享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大家有没有兴趣学啊?”在获得学生们肯定的答复后,笔者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渴望春天》一曲,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音乐鉴赏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丰富学生们的音乐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而且可以实现培养音乐乐感的教学目标。
  三、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法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灵活使用对比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乐感,并提高其音乐鉴赏水平[3]。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对比教学方法,将同一音乐作品以不同的演绎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对比向学生们解读不同演绎形式的优缺点以及作品的演奏技巧,并要求学生在对比音乐的同时提出自身的独到简洁,从而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作品演奏、创作技巧。同时初中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时,可以鼓励学生自身对不同演绎形式的改编特点进行总结,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们鉴赏《春江花月夜》一曲时,将其与《水调歌头》一曲进行对比鉴赏,二者都作为中国古典音乐名曲,在词曲中都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并极具民族音乐的表现张力。通过对二者的对比教学,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到不同主题的作品在演奏过程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乐感,提高了初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近年来我国教学体系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革,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课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出发,摒弃传统老化的教学方式,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利用对比教学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提高初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墨圣.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5:161.
  [2]陆荷容.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的方式[J].考试周刊,2014,19:169-170.
  [3]耿磊.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科技视界,2014,29:23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我国教育也逐渐加大了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初中音乐教学多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知识为重心,很多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也有浓厚兴趣,但在新课改以后,初中音乐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新课改后初中音乐教学困境进行研究,以便提出做好初中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困境;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前言:新课改以后,人们逐渐改变了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中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些学校领导及教师不够重视音乐课程的学习、音乐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不足等问题。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音乐教学课程,并加強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将音乐课当做一门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的课程。基于此,文章就新形势下中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
在美术教育观指导下,我们重新审视了儿童美术教育问题,提出“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是让儿童得到审美文化的教益,使其一生的文化影响从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美术教育使儿童自觉的审美文化——美术文化建设在意识中逐渐形成,并促成对人格的全面培养。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构的儿童美术教育是:它是适合儿童学习的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以美术知识和学科能力为前提,寓教育于美术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多学科知识渗透、人文
一个人如何对体育活动感兴趣,能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但在实际学校体育课中发现,影响学生体育课效果不佳的主要一个原因是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造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营造民主和諧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来说,过分的
摘要:目前我国美术教育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特别是对于幼儿美术教育而言,学校、家庭等对美术教育重视不够,在教育资源、教师素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劣势,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因此,要深化教育改革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实践,实现幼儿健康成长,必须解决幼儿美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现状;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6  美术在艺术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文化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