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错误”进行到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d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学习上,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题目都被老师评讲过,自己做过,考试也考过,但最后做出来还是错的,然而,错误是正确之母,错误是成功之路上必然会经历的阶段,学生犯错的过程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冷静和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我们应该充分挖掘“错题”这一资源,帮助学生自我反省。本文通过分析学生“错题”的原因,再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如何将“错题”好好利用。
  关键词 数学;错题评讲;作业;
  中图分类号:C931.1,O652,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95-01
  一个学生会犯错,往往是因为个人的人生经历、家庭环境或者自身特有的思维方式跟学习要求的思维有偏差,这是必然的结果。而他们在作业中做错的题对老师来说常常是最直观地能反应学生在思维上有何偏差的教学资源。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人人都会犯错误,而作为一位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教师若想要灵活利用错题资源,就要对错题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出每章节的重难点,弄清错题的类型,然后再研究在一节课的什么时段进行讲解,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自身的情况,看学生做错题是因为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针对如何才能“变错为宝”,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有效分析“错题”的要点
  学生做错题,除开态度问题,还有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这包括:
  (一)审题有偏差导致错误
  审题是数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学生可能会因理解有偏差,把题干信息转化成错误的信息。
  (二)思维定式导致错误
  思维定式能让人迅速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而在数学这样问题情境十分灵活的科目上,思维则是把双刃剑,即可能会加快解题速度,也可能会造成错误。
  (三)对概念理解不清导致错误
  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石,然而学生常常会无法理清数学概念,造成理解上的含糊不清和错误。
  (四)知识干扰导致错误
  随着数学学习的推进,学生也可能会因为前后知识的混淆导致错误。
  (五)教师自身的教学存在薄弱环节
  数学知识一旦离开了生活实例,就会显得概念繁多而抽象,如果教师不注意多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即使学生想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也可能只会对概念一知半解。
  教师应该明辨学生出错的原因,分清哪些是大部分学生都会有的典型问题,哪些问题是个别同学的特例,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没必要记录下来的错题,教师也应该在充分分析理解之后心里有个底。如此一来,教师才能在评讲错题的过程中顾及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达到真正的“分层教学”。
  二、评讲“错题”的策略
  (一)要给“错题”留有足夠的时间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纠错,可以使用随堂评讲和以单元为中心评讲的组合。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我们应当顺应记忆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的错误必须得到及时纠正,否则错误就会积累下来,成为学生学习之后数学课程的绊脚石。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彻底搞清“错题”?在实践中,随堂讲解的时间是随家庭作业错误情况来制定了:如果错误影响了新课程的学习,那么评讲将会安排在新课程开始前,这对会新课程有益;如果对新课程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则在新课程结束后讲解,以便不会干扰新知识的学习;如果上一次作业中的错题将在下一课中再现,评讲则会被安排在讲新课程的中途。
  (二)“错题”的评讲要有针对性。
  由于条件有限,学生没有专门大量练习错题的时间,所以教师力求有效利用时间,为专讲错题的时间段认真备课。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可能会犯不同的错误,针对没有典型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另选时间个别指导。对于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课上适当变动原题内容,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针对典型错题议错、纠错,在辩论中剖析错题。这样就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让学生掌握准确的解题策略。
  三、作业“错题”讲评后的练习和检测
  为了让错题课堂上的错题评讲真正产生效果,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减少在同一问题上反复犯错的几率,就有必要在课后根据错题的“重要度”,编写相应数量的练习题,我们可以以一周或者一个单元为单位进行编写。这样,学生才能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升华自己对错误的认识,做到真正的“查漏补缺“,并提升对概念理解、条件运用、综合分析的水平。检测本身可以在原题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难度,也可以在题目中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要素,提升学生做题的兴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自己按错因对题目进行分类整理,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四、结语
  教师应当高效地利用数学错题资源,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理解自身错误原因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仅可以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在沟通的过程中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使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何琼瑛.小学数学作业错例分析与资源化利用摭淡[J].小学教学研究,2016(11):50-52.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育人质量为目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孜孜追求。为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 高中;高效;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2,TQ453.6,DF052,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
摘 要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接受“孝老爱亲”教育,让“孝老爱亲”德育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的“孝老爱亲”德育教育才具有生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学校的“孝老爱亲”德育活动才能取得实效。本文将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开展“孝老爱亲”德育生活化教育的问题,提出了在小学开展“孝老爱亲”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孝老爱亲;德育
摘 要 情境教学法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李吉林老师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小學语文教学课堂,并将实现情境教学的途径初步归纳为六种: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的感官的得到兴奋,主观感受与体会得到强化,从而激发了自身的情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高。本论文结合《乡愁》课例,尝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
摘 要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教师更多的投入心力,从逻辑分析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61-01  数学学科核
摘 要 在当代教育背景下,有关教育部门要求重视语文教学的呼声日益强烈,随着教学计划的一步步深入,人们会发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提高并不显著。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占很大比重,本文首先对语文教学现状分析,进而思考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 小学高段数学学习是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步骤,也是学生进行初中知识学习的开始,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效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夯实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因此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应该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当中便就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高段;数学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 在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实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并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有效创建开拓学生视野,进而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形象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优势越发的明显,小学语文教师应增强对其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运用,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多媒体
摘 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定势,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对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
摘 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都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因此新教改的要求提出,也为学校教学工作找到了最新的发展方向。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是课堂教学开展中必不可少的支持。本文也就此进行分析,了解到新课改理念下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培养方式,希望能够全方位为小学生综
摘 要 新课标的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能力。“尝试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发展,具有先进性。本文就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尝试教学法;农村;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