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07年工业经济发展特征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是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课题的部分成果,从工业经济运行状态良好、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升级趋势明显、各市支柱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呈现地方特色等几方面对安徽省2007年的工业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工业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F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263-03
  
  一、工业经济运行状态良好
  
  1 安徽省经济发展持续高速增长。近5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都在20%左右,进出口增长尤为迅速。外商直接投资势头良好。其中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出现大幅增长,凸现安徽省投资环境的潜力巨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有50%属工业投资;财政支出呈递增趋势,具有明显助推经济增长的功能;金融机构存款额增幅越来越大.这主要源于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
  2 2007上半年省会经济圈发挥的作用。1~7月份.合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83.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6.8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6.08亿元,同比增长27.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增幅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二。从轻重工业看,增长同步加快,分别增长28.9%和26%。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1.5和8.9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均呈增长态势,在六类企业中仅国有企业增速平缓,其他各类企业均保持高于或接近全市平均增幅的水平;从行业看,在34个行业中有31个行业实现增长.比一季度增加2个,其中有16个行业增速比一季度加快。从企业看,上半年,合肥市产值超亿元企业有75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7户,实现产值同比增加12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产值的71.2%。其中,产值超20亿元的企业由上年同期的3户增加到8户,新增产值62.3亿元,大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在省会经济圈战略提出之后,原先并非安徽经济增长热点区域的巢湖、六安两市,投资活跃。上半年。六安市实现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15%,巢湖市的经济总量以及城市规模在全省17个市中均无出色表现。但是.今年以来,巢湖市生产总值增幅在12%左右。港股中市值最大的内地地产企业碧桂圆以及美国最大的私募投资基金之一华平集团已经通过其控股上海中凯房地产公司介入了巢湖的城市建设。
  在“巢湖现象”受到关注的同时,偏居皖西北的六安在吸引外来资本上也有强劲表现。上半年六安全市累计完成投资76.4亿元,增长四成以上。其中超过45亿元的投资由外来投资商完成。而省会合肥仅在前5个月,就已经超过460亿元.同比增长六成以上。
  3 “马芜铜”东向发展策略明显。上半年,芜湖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五大优势”大讨论活动,努力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57.9亿元,增长安徽2007年工业经济发展特征
  张亨明16.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9元,增长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66元,增长21.1%,近年来第一次实现两项指标增长均在20%以上。重点项目进展迅速,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投资总额、财税收入和群众收入都有较快增长。
  马鞍山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晋升全省经济运行排行榜前三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省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合肥市208.51亿元、马鞍山126.21亿元和芜湖市123.48亿元。财政收入居全省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合肥市110.95亿元、芜湖市51.79亿元和马鞍山43.71亿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居全省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马鞍山7971元、合肥市6796元和铜陵市658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马鞍山农民收入创下全省新高,居全省第一位。绝对额居全省前三位的城市分别是:马鞍山市3388元、芜湖市2666元和铜陵市2574元。
  
  二、各市支柱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呈现地方特色
  
  1 支柱产业稳定增长。近三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业、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度压延业及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是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同比增长都在30%以上。其中2006年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煤炭开采和洗选、电力、烟草制品等行业实现利润105.7亿元,占全部利润的45.8%。
  2007年上半年受市场需求和价格回升带动,建材、煤炭、钢铁、电力、有色等传统优势行业增速加快。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循环经济产业加快发展,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增长126.4%。
  2 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至2007年7月底,全省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87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4%.其中100户重点联系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98.5亿元,增长48.04%,累计完成销售产值851.65亿元,增长42.86%;汽车工业上半年共生产整车35.33万辆,销售34.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32%和28.64%,分别高出全国增长幅度11.89个百分点和5.33个百分点。
  3 各市重点产业企业发展带头作用明显。合肥目前已形成八大支柱产业,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食品等支柱产业发展迅猛,上半年产值达327.5亿元,龙头产业带动作用凸显。汽车产业上半年产值达110亿元.同比增长25%。安徽叉车集团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双双入选2007中国机械5∞强。拥有海尔、格力、长虹、三洋等众多海内外知名企业,家电产业预计到2010年产值可突破1000亿元。上半年,铜陵市经委重点监测的22户工业企业生产继续平稳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90%)。6月份当月实现现价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月净增加3.6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233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同比净增24亿元。铜陵有色控股公司荣列2007中国企业500强第110名。
  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占芜湖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6%。奇瑞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全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达120余家,“芜湖汽车城”的框架已经搭成。
  能源城市淮北、淮南的支柱行业如煤炭开采、洗选业、化学原料等行业都有很大的增长。其中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顾桥煤矿、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公司刘庄煤矿和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涡北煤矿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准予正式投产,此举标志着两淮煤炭基地亿吨级生产能力正式形成。
  4 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发 展,安徽省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该省约有产业集群176个,其中超过10亿元的集群有23个;集群中的企业约2万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12个,吸纳就业人员120万人。超亿元的企业有142个。超5亿元的有66个;年营业收入1348.48亿元。利润总额99.38亿元.上缴税金57.09亿元。2007年1~6月份.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产业集群36个,新增企业户数3094户.新增就业人员6.8万人。产业集群正在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1 产业结构调整效益显著。整体来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地位不断上升。工业发展结构得到优化,传统工业向现代加工制造业转化步伐加快。汽车、冶金、建材、家电、工程机械、能源等优势行业持续快速成长。2006年完成2200万台家电。令该省成功跻身全国“三甲”;55.6万辆自主品牌汽车,达国内7.3%的市场占有率。不仅使我省的汽车工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也让世人看到了安徽源源不断喷涌而出的巨大创新能力。
  2006年安徽省GDP的增长率为12.9%。如果将2006年三次产业的增长率分别按1990、2000、2005年三大产业的比重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为11.7%、12.7%、12.9%,则2006年实际增长率与按1990年、2000年、2005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所计算出的增长率的差额(即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2%、0.2%和0。这一结果既说明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的增长影响非常大,同时也表明安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优化。
  2 重点行业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加大。2007年1~6月份,全省技术改造完成投资441.1亿元.占全年千亿元目标的44.1%。制造业技改投资保持较高的强度,成为该省技术改造投资的重点领域。上半年制造业完成技改投资300.2亿元.占技改投资的比重达到68.1%。结构调整优势突出,轻、重工业同步增长,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1.1‰37个工业大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有15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0%以上。各市经委都制定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明确了当地鼓励发展的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的传统产业、应淘汰的落后产业。各市都坚持以项目为龙头,不断加大投入。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积极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促进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
  3 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当先。2006年,安徽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六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4.1%.而能源消耗和:氧化硫排放分别占全部工业的68.6%和72.25%。这些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要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北片九个市中,煤电、化工、建材等传统耗能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节能降耗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能源城市淮南、淮北以企业为主,着重抓重点用能企业的降耗问题,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其中淮南市投入100亿元,全面实施开发利用瓦斯的计划。并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市的瓦斯利用率已达到50%,初步实现了瓦斯利用的产业化。2007年5月9日。在即将投产发电的淮南田集发电厂的烟囱上,工人们对脱硫和除尘装置进行最后调试.这套装置可以使脱硫率达到90%以上,烟尘去除率达到99.8%.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
  
  四、非公经济发展
  
  1 民营工业在县域工业中唱主角。安徽各县市将民营工业作为县城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谋划,积极探索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无为、桐城、天长、霍山等一批县市民营工业迅速成长,成为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全省各县市的努力.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安徽民营企业不仅承担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还是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去处。2006年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512.2万人.增加79.6万人。
  2 政府推动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融资服务体系。切实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定期开展银企合作活动,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企业和项目,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结构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提高担保能力。通过培育创业载体、培植规模以上企业、抓好产业配套和产需衔接、发展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等多种形式,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法国兴业银行的案例表明,由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金融风险具有爆发突然、破坏性强、监管难度大的特点。为防范此类风险,需要强化金融行业会计制度建设。增强金融企业的自身实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 防范 法国兴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196-02    继十多年前巴林银行倒闭以后,又一
期刊
摘要:如何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成为农村信用社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信用社服务“三农”的难点问题,有助于开拓思路,解决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 难点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204-02    注:“本文所涉及到的图表、
期刊
摘要: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在职培训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其他任何一种投资一样,它具备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特点。也具有相应的风险。如何规避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企业投资收益最大化,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对培训风险的规避要考虑培训的全过程,并针对培训的每个阶段,逐一分析可能造成投资风险的各种原因,并
期刊
摘要:文章以杭州区域为例,阐述了中小房地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必要性,指出目前中小房地产企业建立和实施战略联盟是大势,是实现优势资源互补,突破自身极限,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首先方式之一。  关键词:中小房地产企 业战略联盟 资源互补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231-02    注:“本文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
期刊
摘要:文章以如何提高员工忠诚度为着眼点,以丰田汽车制造公司为范例,论述企业文化对提升员工忠诚度的关键作用,旨在说明发展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员工忠诚 企业文化 关键作用  中图分类号:17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234-02    中国人民大学孙健敏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最严重的问题也是人”。的确,
期刊
摘要:文章阐述了动态偏离份额法的基本原理,以黑龙江省1995~2005年的农业数据为样本,以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为研究视角,计算并得出结论是:黑龙江省2000年开始的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其中,畜牧业改革效果最为明显,畜牧业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种植业改革效果不明显,且内部结构仍处于不均衡状态。  关键词:农业 产业 结构 竞争力 动态偏离 份额法  中图分
期刊
摘要:虚拟归属环境VHE和开放体系结构OSA是3G移动系统中的业务开发模式和业务生成中的重要概念。文章详细介绍了3G移动系统中的业务开发模式和业务生成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3G业务新模式所引起的业务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VHE OSA业务开发模式业务生成  中图分类号:F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275-02    随着移动通信网从基于电路交换的第二代移
期刊
摘要:文章运用DEA模型。设计四种投入产出方案,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经营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了较为合理可信的评价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个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DEA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效率评价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274-02    注:“本文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自2002年入行以来,李英一直在农行临海白水洋支行担任临柜员工,“树农行服务,要从我做起”是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为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她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服务理念和服务知识,苦练业务技能,追求更佳,其优质服务深受客户的好评,多次被支行评为“服务明星”,荣获“台州市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2006年她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2002年至2004年底,李莫做了三年的临拒储蓄工作。在日
期刊
编者按: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的管理改革,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通过这场管理变革,我国发生了巨变。在短短的30年改革中,我国创造的财富超过了历史的总量,而且我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态势,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大好形势,举世瞩目。世界关注中国,世界在研究中国。如何总结、评价我国30年的管理改革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不久前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