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微课实现翻转课堂教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的需要了,微课——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方式应运而生。其优势是能够同时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本文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圆的面积”为例,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在小学数学课前阶段充分应用微课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部门的不断改革,促使小学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变,微课的优势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并被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有时长短、重点直观、解析灵活等优点。由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对知识的思考还有局限性,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正确理解,因此运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微课来转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要在小学数学课前阶段充分利用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前准备阶段很重要,在这个阶段运用微课非常必要。课前准备阶段是教师进行备课的阶段,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对于课前备课,教师需要准备两部分内容,一是课堂内容的选择,二是演示文稿的制作。对前者,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选择课堂内容。例如在对《圆的面积》进行教学时,需要先对之前章节也就是圆周长的计算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实际情况加以了解,再与教材相结合。而教师在制作演示文稿时,也要遵循微课的教学模式,要对知识点进行合理布局,尽量一个微课视频安排一个知识点,这样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而切忌将更多知识安排在一起,过于集中地全都教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吸收。除此之外,必须要将“圆的面积”涉及的重要公式和字母制作在课件上,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为保证课件质量,要在每一张不影响学生观看的课件上都制作面积计算公式,讓学生通过多看来加深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牢固掌握计算方法。
  二、在小学数学课中阶段充分应用微课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课中阶段是教师教学的核心阶段。因此,在此阶段,教师要适当地运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微课的选取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指向性、语言的导向性以及课堂练习的针对性。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应该先设置如“圆的面积应该怎么算”之类的问题,在学生对此深入思考时,用课件把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引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时可以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课件内容要与教学目的统一。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将教学内容与课件内容相互结合。同时,在微课教学辅助下,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做练习布置,以此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对新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对已经学习的知识加以巩固。
  三、在小学数学课后阶段充分应用微课
  在课堂工作结束后,教师紧接着要进行课后阶段的工作。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做的是通过微课将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这是最重要的。课件需要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对已学的公式和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总结,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例如《圆的面积》这一课,需要向学生着重强调的就是“圆面积的公式S=πr2,而π指的是圆周率,它的值我们取3.14”,而并不需要对别的内容过多叙述,以让学生充分理解需要学习的重点。在课后阶段,作业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采用微课方式有针对性地对课程学习和教学目标进行统一安排,要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完成作业的水平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其实践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帮助学生取得良好数学成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进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当前小学科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打造趣味化的小学科学课堂,让学生对认知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科学课程的发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需要各种资源
在当下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以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全靠自己在课堂上的理解,并没有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主
目的对已建立的国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10年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及简易评估工具进行验证。方法用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于“
1946年,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谈道:“教学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教育,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