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发展研究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的最后阶段,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是影响他们一生健康的重要的因素。那么高校的体育教育应该如何发展,如何使大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如何通过大学生的就业将体育健康意识和理念深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而实现全民健身的局面,这是我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高校体育;发展趋势;科学化;社会化
  体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到社会文明,以及国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体魄。说到底社会的竞争是健康的竞争,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没有十足的工作能力,也就谈不上建树。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的最后阶段,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是影响他们一生健康的重要的因素。那么高校的体育教育应该如何发展,如何使大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如何通过大学生的就业将体育健康意识和理念深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而实现全民健身的局面,这是我的一个课题。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
  一、体育的未来发展分析
  (一)体育的国际化趋势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国际体育的大趋势。国际间的体育赛事开展得更加频繁,体育成绩大大提高,导致国际间的体育竞争日益加剧。国际间的体育交流也在不断地增加,学术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学里的专业科目都有国际组织,这为各个专业的国家间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民间的体育也呈现国际化的趋势,一些竞技体育不仅限于官方的组织,民间的体育赛事也呈现繁荣的态势。尤其是欧洲的发达国家,在那里大众体育基本是国际化发展,与官方的竞技体育并肩发展。在国际上的民间体育组织和残疾人体育组织都有设立。所以体育的国家化已经成为趋势或者说是主流。
  (二)体育的社会化趋势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大量的人工劳动力被解放,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建设 活动。另外医疗问题的困扰,也让人们对健康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健身意识空前强烈,追求运动、养生、健身成为新时期人们生活的时尚 和潮流,体育运动作为建设的最佳方式成为人们热捧的内容,在广场、公园里,随处可见参加健身运动的人们,体育运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这些活动中,在运动场所中,人们完成了体育运动、完成了沟通交流,丰富了人们生活的内容,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对生活、经济发展、商务洽谈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们说体育呈现社会化趋势。
  二、高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分析
  高等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各项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代表着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方面。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体育运动可以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的社会的 构建。高校体育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的,因为是处在高等教育阶段,所以高校体育应该向着科学化和素质化的方向发展。
  (一)高校体育的科学化发展
  高校体育作为未来体育发展的先进代表,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体育会呈现科学化的态势。基于高校的特殊性,高校体育一定要采取科学化的发展策略。高校体育的科学化应该从决策、管理、教学、训练和科研等会几方面进行体现。尤其是校方的管理方法一定要科学。从培养模式到发展战略等方面都应该进行科学规划,要有科学的设想和安排。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没有科研的家教学是不规范的教学,不重视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支撑的高校体育,是低效的体育。
  (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创新永远是进步的主题,突破以往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也是高校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加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和启发诱导,加强教学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努力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采用建立体育活动的社团、开展体育比赛等一系列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以多种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传统大学体育的考察侧重素质和技术,更加注重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要打破这种传统的观念,把结果评价转入到过程评价。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基础,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考察手段,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给予全面的考量和公正的评价。不能采用简单的考试成绩评价制度,要把健康和身心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和兴趣态度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做出客观地评价,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同时获得对自身发展的正确评价,调动学习积极性。
  高校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呈伴生的关系,未来的高校发展一定是科学化和社会化并举的态势。更加注重学生的体质增强、心理健康、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同时校方要积极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一套更加科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开伟,张欢.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
  [2]王大伟,刘牧.CAI在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J].冰雪运动,2016(02).
  [3]高閏青.运用CAI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运用三维扫描仪和马丁测量仪对我国华东、中原和西南地区约1600名年龄在20-60岁的成年男子进行人体测量,并建立人体数据库。分析华东、中原和西南三地区人体测量数据,得出三
国防科技工业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工业基础不可分割的战略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加强军民结合,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积极开展军用与民用领域技术的双向转移,以加
中专护理是以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以适应就业为目的的教育。近年来,中专护理专业招收的绝大多数学生是由于成绩不理想未能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因此,教学就应根据生源状况、
摘要:终身体育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与保持活动的主要方式,不仅可以反映出社会的文明进一步,同时还可以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终身体育创新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为大学生体育学习提出了的清晰的目标,学习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就是大学生们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本文主要分析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阐述在终身体育视角下,培养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对策。  關键词:终身体育;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分
多年来,阅读教学一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阅读(尤其是快速阅读)能力更应该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仅是为了适应考试形势的需要,更主要
1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亲和力感染学生。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多是从喜欢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开始的,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趋于感性化决定的。这时教师的亲和力尤显重要,得体的外在形象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优雅的言谈举止能成为学生崇拜的楷模,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功底更能得到学生的倾慕,灵活生动的授课艺术亦能打动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忘记数学的枯燥。如此,师生自然能够一同遨游在数学王国里。反之,随着学习难度的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主体。新课改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要避免之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
摘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可以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激发与培养中小学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激发与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希望以此可以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思路,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