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资源 培养写话兴趣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段的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理解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是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在低年级段的写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则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二年级的编写突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文章文辞优美,课文插图充满童趣。在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中还刻意安排了编故事的活动,这实际上是一种童话体作文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因此,我们在强调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还应认识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给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留有广阔的空间,是最宝贵的第一教学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
  一、丰富情节激发写话兴趣
  延伸情节,就是依据原有情节的发展逻辑,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断,想象出以后的“故事”。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教科书的优势,进行延伸式训练,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当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那种疑惑、吃惊的表情。课文嘎然而止,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时,教师可抓住此处,让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故事情节,练习说话,使种葫芦的人在询问邻居的过程中明白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想像第二年当种葫芦的人又发现叶子上有蚜虫,他会怎么做呢?教师让学生续编故事情节,使课文情节丰富起来,进而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写话欲望,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二、活用插图激发写话兴趣
  儿童是富于想象的,要想培养写话兴趣,理应发挥儿童这一心理优势,但是要求低年级的学生浮想联翩还很困难,学生们一般会从具体的画面或者事物上展开想象,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其实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翻阅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往往使你浮想联翩,你看那色彩缤纷的花儿,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迷人的情景,学生更是喜闻乐道。它不仅使学生享受美,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在教学完课文之后,老师请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有意识地将精美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把握图意,透过画面,在头脑中出现广阔的空间,动态的情境,诱发他们对现实情境的“再创造”,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例如汉语拼音(d t n l)一课插图描绘了小马驮着米袋赶路,却不知身后漏了一路的米,一只好心的兔子匆匆赶来告诉小马“你的米都漏了”的故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凭借图中出现的词语,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想一想他们俩当时的情景,在情境表演中说了他们俩的对话,还解决了所遇到的困难。这不但巩固了本课所学的“d t n l”四个发音,而且补充了课文的内容,增强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点亮“空白”激发写话兴趣
  教材中有些课文的作者常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故意留下一些“空白”处,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体会。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独特智慧将这些“空白”填补亮丽的色彩。例如《坐井观天》一课中结尾写道:小鸟笑青蛙弄错了,不信叫它自己跳出井口看看。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我记得有个学生这样说的:一天一个农民伯伯到井边打水,这时,青蛙跳进了木桶出了井口一看:远处是蓝蓝的天,高高的山;近处是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怎么和我在井底看到的世界不同了!看来我是真的错了,我要向小鸟道歉。我当时听了马上说道:“孩子!你编的故事真好,要是能把自己刚才说的写出来,那就更棒了,试试看!”这样,孩子们“写话”的热情更加高涨。还有《自己去吧》一课中写道:“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这几天当中,小鸭、小鹰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这样学生在想象说话训练中,思维得到扩散,语言得以丰富,使课堂的教学,绽放出亮丽的光彩。
  四、会用口语交际激发写话兴趣
  在口语交际的安排上,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安排了跟儿童生活很贴近的话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愿意说。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采用了以专题组织单元的方式,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都与本组专题内容有关。二年级下册教材在口语交际后面安排了相同话题“我会写”的内容,让学生把说的写下来。比如,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后面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制作过程写下来。这样一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做一样可爱的小制作,去感受做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制作过程:有的学生说,我的小制作是不倒翁。我是这样做的:第一,用剪刀把纸剪成椭圆形;第二,在椭圆的纸上画小丑;第三,揭开蛋壳的一半,并把橡皮泥装入,充交蛋壳;第四,用胶纸把蛋壳和小丑装在一起。这样,一个不倒翁就做好了。有的说,我的小制作是机器人,我把一个正方形的盒子当作机器人的脑袋,把四个同样的长条形牙膏盒当作机器人的手和腿,把一个大的长方形盒子当作机器人的身体,把两条吸管当天线,再在正方形盒子上画上眼、耳、口、鼻,机器人就做好了。有的说,我的小制作是橡皮狗,首先,我用一卷橡皮泥揉成一个圆球,然后,又用两卷橡皮泥揉成一个更大一点儿的圆球,小圆球做头,大圆球做身。最后,我用第四卷橡皮泥做小狗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又细又长的尾巴,用第五卷橡皮泥给小狗的身体装上美丽的花纹,可爱的小狗就这样做成啦……学生写话的激情被燃起,个个都成了小作家了。
  五、善用练习激发写话兴趣
  课后练习,是编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为落实教学目标对文本内容重点、难点的提炼,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任务。许多具有弹性的练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让练习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后留有这样的提示语“我还知道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样式说一说,写一写。我班的一个学生说:“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还有一个学生说:“风仙妈妈更有办法,她把果实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果实裂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又如:学生在学完《雨点》一文后,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根据书后问题启发孩子雨点还会落到哪里?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吗?从而引导学生模仿文中句式写一写。孩子们写道“雨点滴到果园里,点红了桃花。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柳芽。”
  总之,让学生乐写、善写的方式很多,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不能给他们以压力,不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阴影,要让学生乐于接受,真正达到“我会写,我爱写,我学习,我快乐”的目的。
其他文献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师”。对教师的评价越高,其要求也就愈高。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发展,教师的工作的内涵和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教书水平,不能只界定在做“教书匠”的身份上。否则,教师就无法圆满完成新时期赋予的任务和使命。因此,新时期高中教师角色的转型迫在眉睫。高中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上,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教学实践中,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如何指导初中生写作文,这确实是很多中学老师深感头疼的事情,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一、学会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校园诗人汪广仁教授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要在阅读中
叮叮当告诉小奇,去跳蚤市场之前,要先为二手物品合理定价。你能帮小奇为这些物品标出合适的价格吗?  崭新的泼浪鼓买来的时候是8元,现在卖几元合适?  A、5元 B、8元 C、10元  崭新的布偶熊买来的时候是15元,现在卖几元合适?  A、15元 B、18元 C、8元  一盒積木的价格原本是3 0元,现在卖几元合适?  A、3 0元 B、15元 C、4 0元  风铃的价格是2 0元,现在卖几元合适?
自从但丁做了爸爸后,每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都会带着孩子们去河边,喔喔地打鸣给他们听。  有一天,最小的公鸡波仔突然呜呜地哭了起来。  阿拉担心地问:“波仔宝贝,怎么啦?是哥哥姐姐欺负你了吗?”  九只小鸡叽叽喳喳地说:“我们没欺负他,明明是他自己哭起来的。”  但丁拍拍波仔:“你是男子汉,不能哭的。快甩甩头,把眼泪甩掉。”  可是,波仔还是呜呜地哭个不停。  但丁和阿拉慌了神, 赶紧去找村里的熊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因此,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尤其应该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养成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提倡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构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并运用于教学实际,效果明显。  在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人教版高
书面作业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无声平台,是老师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翻开学生的作业本,我们会为学生的进步而欣喜,会为学生作业的赏心悦目而陶醉,但也为部分学生的低级错误而感到无语,更为学生作业中的茫然而感到心情沉重。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带给我们的有效资源是:及时地反思、整改我们的教与学,努力减少主客观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干扰,指导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引导学生自觉发现问题,正
植樹节就要到了,老师准备带小朋友们去种树。小斑马跳跳期待极了,真希望植树节快点到来。
众所周知,耐久性差、缺乏自控能力是每个小学生的特点。其具体表现是做事草率,丢三落四,往往半途而废,甚至易冲动。如果不注意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及时引导,任其下去,将来就会养成办事畏难、粗枝大叶、敷衍搪塞的坏习惯。小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没有毅力,他就会被困难所战胜使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毅力既是当家长的责任,也是当教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现就对小学生毅力培养提几点看法: 
有人称“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剪纸艺术蕴藏着我国劳动人民深厚的乡情美意,积淀了数千年的华夏文化于其中。它作为最朴实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可以说剪纸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之深,流行之广,容量之大,作者之多,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所不及的。因此,剪纸艺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它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气魄,随着民族历史的不断发展而渊源流长。郭沫若同志咏赞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
由于“普九”建设负债、学生校服费难收齐、前届校长移交时基建拖债、镇政府“普九”经费尚未拨款等原因,我校现负外债四万多元人民币,曾两度造成几十名教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镇教辅站扣抵书款等)。现根据上级指示,一方面催收校服费,一方面向银行贷款。但是,至今步履维艰。为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现本人决定按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转让出售自己的住房门面一套借给学校还债、搞“普九”。 请有识之士支持我的工作,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