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管理对心内科用药的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管理对心内科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该院心内科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3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合理用药管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试验组重复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用药方法错误、药物剂量不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包括用药指导不当、药物发放错误、药物管理流程缺失、药物分类管理较差等.结论:对心内科进行合理用药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奇偶数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研究组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ADL、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55%vs 74.19%)(P<0.05);研究组ADL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安全用药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200张处方(实施普通用药管理)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的200张处方(实施慢性肾脏病药物安全用药管理)为试验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不合理处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400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如用法错误、重复用药、抗生素滥用、联合用药不当等,易发生消化道反应、高钾血症、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试验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7.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
目的:探讨智能情绪调节训练方法应用于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戒毒康复的矫治效果.方法:于2021年10月19日—2021年11月11日,在重庆市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筛选90名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并随机分成情绪调节组60名和对照组30名.情绪调节组采用情绪调节训练方法进行为期3周的干预训练,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训练.干预结束后,利用人工智能毒瘾渴求评估技术测评两组毒瘾渴求分值.结果:情绪调节组干预前毒瘾渴求分值与干预后毒瘾渴求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调节训练方法可降低戒毒人员的毒
目的:了解我院分枝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特点.方法:采用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分枝杆菌配套试剂,对我院2019—2020年送检的痰和灌洗液等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总共分离分枝杆菌869例,主要集中在41~60岁和61~80岁年龄段.结核分枝杆菌755例,耐药率较高的有链霉素(43.2%)、异烟肼(41.3%)和利福平(34.3%).非结核分枝杆菌114例,检出较多的有胞内分枝杆菌、龟脓肿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耐药率小于30%的有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利福布汀、头孢西丁和克拉霉
目的:研究1158例精神科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总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江西省精神病院上报的1158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品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涉及器官或系统、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前10种药物及其主要临床表现等.结果:1158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620例(53.54%),女性538例(46.46%),发生率最高年龄段是18~40岁(60.88%);患者的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和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临床症状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正念疗法和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比较两组出院后临床症状、药物自我技能掌握程度,以及依从性水平、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PANSS评分、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念疗法药物自我技能掌握程度评分、整体依从性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