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应如何写好叙事散文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散文是很重要的一种文体样式。它的种类繁多,但概括地说,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杂文散文三大类。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认清不同的散文种类,抓住不同种类散文总体营构的艺术特征,把握它们不同的艺术创造规律,才能引导学生写好散文,取得更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就现代散文中最常见的叙事散文的写作教学进行探讨。
  一、叙事散文的概念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散文总体营构的艺术特征是: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如鲁迅的《风筝》、朱自清的《背影》、阿累的《一面》等都是典型的例子。这类叙事散文主要是对生活感受的典型化,即它写人叙事,所要表现的是典型化了的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把揭示作者的主体感受作为叙事散文训练的着眼点。
  二、写好叙事散文要注重感受生活
  写散文要注重感受生活,觉察幸福,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当今中学生的生活似乎比较枯燥,三点一线,家庭(宿舍)——教室——食堂。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重压,很容易陷入机械、麻木状态。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感受丰富起来呢?
  1.注意观察生活
  观察能丰富自己的感受。生活是平淡的,甚至是枯燥的,但如能仔细观察,悉心感受就会发觉,五彩缤纷的世界就是在这平淡中诞生的。坚持写日记能捕捉每天生活中的浪花,使心灵敏感,情感细腻。
  2.唤醒同情心
  同情是一种天性,是人们所有感情的出发点。它不仅是针对弱者,实质上,它是对美好事物的关心和怜悯。雪莱曾帮助过一位盲人。一位盲人乞讨时说:“自幼失明,生活悲惨”,结果所获无几。雪莱给他改了一下:“春天来了,可我看不见。”施舍者如云。因为雪莱进行了换位思考,设想自己如两眼看不见的话该有多痛苦,这就是一种感受,雪莱就是用自己的感受激发人们的同情心。感受生活,觉察幸福,这是构思散文的前提。
  如今,文艺界刮起了一股原生态之风,我们可以把这股风引入到作文教学当中来。原生态就是要让学生讲真话、抒真情。“哀乐之心感,歌咏之声发”,作者感受生活时触发美感,激起写作欲望,触动灵感,继而构思成篇。因此可以说,美感产生美文。因此,学生生活感受能力和美感体验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是作文教学之根本,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泉源。教师可以这样规划:高一年级,指导学生感受家庭、交往、交际、自然与社会,体验亲情、友情、人情、风物、风情;高二年级,指导学生感受时代历史与科学自然,体验崇高与悲壮、形象与理性;高三年级,指导学生感受人生,体验人性。但这种分解不是平行分离,而是旋回层进,交融升腾。这样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相信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将会有一个全面的提高。
  三、把对生活的感受用美的文章表现出来
  有了对生活的美的感受,如何把它用美的文章表现出来?
  1.在内容上,散文要反映生活
  一篇好的叙事散文往往是一幕感人的生活片段和细节。如魏巍写的《我的老师》,其中的几个细节作者的感受是多么细腻。他真切地写出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到蔡老师爱他们,所以蔡老师鞭子高高举起,最后却轻轻落在石板上。其实,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在特定的场景,都会给学生以个体独特的感受,只是平时不去注意罢了。“父母之情”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写作母题。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成为写亲情的经典之作,就是因为作者把蕴积在心中已久的对父爱的感受,通过父子间平凡的交往表现得真实细致,令人感动不已。要注意选取细节时一定要避免使用那些老生常谈的素材。如写老师就是灯下批改作业,带病讲课;写父母就是风雨夜背自己上医院等。虽然事件本身很感人,但出现次数太多,就如同众人嘴里嚼剩的甘蔗的残渣,没有味道。
  2.在结构上,散文创作形式要自由灵活
  作家柯灵曾说过:“散文是一切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活泼、最没有拘束的。它可以是匕首和投枪,可以是轻妙的世态风俗画,也可以是给人愉快和休息的小夜曲。它可以欢呼、歌颂、呐喊、抨击,可以漫谈、絮语、浅唱、低吟,也可以嬉笑怒骂、妙语解颐。它可以是激越的风景,也可以像大江在月光下静穆地流动。在散文的园地内,最宜于出现百花齐放的现象。”散文虽然在形式上要求比较松散,但是对结构的安排,尤其是要表达的内容和反映的现实,要求也是较严谨的,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就是这个道理。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巴金《我们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冰心的《小橘灯》,都是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展开叙写的连贯式结构。
  3.在文章手法和语言上,要指导学生用形象说话
  要指导学生学会捉住鲜活生动的形象观察思考,在形象间展开联想,探求形象所蕴涵的美与哲理,变意象为意境。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力求以精练、清新、优美的语言刻画出美的形象,做到情、事、景交融,或记叙描写或抒情,或白描写意或工笔雕琢,或比喻拟人绘声绘色,或虚实相济动静结合,或对比映衬托物言志,或用典举例联类取譬,力求形象生动。平时要让学生多积累写景抒情的文段,可采用摘抄的形式积累背诵,用仿写来提高写景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所谓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法,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专业实践创设相关情景,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不知不觉中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介绍了该方法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法;创新点;理论依据;应用举例       1引言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培养孩子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的习惯;培养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培养孩子好问的好
本文以咖啡果皮为原料,优化剪切乳化辅助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筛选出显著影响咖啡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得
摘 要:大学辅导员是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人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提升专职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专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专业化培养、职业化要求等几个方面对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专职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基础化学实验的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定期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新课标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
摘 要:英语听说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从考试方式、考试题型、考试话题和考试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广东省高考英语计算机辅助听说考试的特点,从而提出一些提高高中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英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策略和建议  从2011年开始,广东英语高考增加了听说考试部分。英语听说考试占英语科总分(满分150分)的十分之一,成为广东高考英语学科测试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摘 要: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作用;数学教学  影响学生学习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又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谈到智力,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烹饪专业教学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办事公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烹饪;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餐饮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业内出现了很多违背烹饪职业道德的事件,个别厨师做出了不守行规、不讲诚信、缺少厨德的事情,严重危害了厨师的形象。烹饪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厨师的主要阵地,加强烹饪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一、烹饪职业道德的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区学习借鉴一些地方和学校探索的成功范例,全面推广“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当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