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5年4月16—20日在湖南长沙圣爵菲斯酒店召开201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特邀讲演、大会发言、分会发言、书面交流)、内容充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5年4月16—20日在湖南长沙圣爵菲斯酒店召开201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特邀讲演、大会发言、分会发言、书面交流)、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的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强友谊和情感的目的,拟参会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投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抗凝因子以及纤溶标志物与慢性荨麻疹(CU)发病的关系并分析CU在发作期与缓解期不同状态下凝血状态、补体水平以及炎症标志物水平改变的情况.方法 40例CU患者中缓解期CU 18例,发作期CU 22例,来自广州市血液中心的健康献血员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用ELASA等方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段F1+2(F1+2)、组织因子(TF)、血栓调节蛋白(TM)、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组织型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常用液氮冷冻、CO2激光等物理治疗祛除疣体,但治疗后易复发.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是一种通过外擦光敏剂配合激光照射,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疗法.国产盐酸氨基酮戊酸在皮肤科主要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1],现已有不少液氮冷冻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报道,为进一步了解这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用Me
目的 探讨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 DM/PM患者432例,合并ILD患者85例,未合并ILD资料完整患者79例.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 在临床表现中,合并ILD者与无ILD者在病程中发热的患者分别为47例(55.29%),18例(2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ILD组有吞咽困难者9例(10
患者女,65岁.以双下肢起硬性斑块2个月于2013年2月20日入院.就诊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大腿内侧出现一手掌大硬性斑块,表面呈淡红色,触摸和行走时有轻微疼痛感,皮疹渐扩大至两个手掌大,约2周皮疹肿胀感减轻,表面渐呈暗紫褐色,但左小腿和右大腿、小腿相继出现类似皮疹,双下肢肿胀明显.此期间患者曾间断性发热,体温37.5 ~ 38.0℃,多以夜间为主,可自行退热.近1周出现咳嗽、气短.有明显乏
患者女,52岁,因面部、双手背胀痛、瘙痒2d来诊.患者2d前去河边洗衣,约2h后自觉面部及手背皮肤发胀、灼热、刺痛及虫爬感,未在意,继续洗衣1个多小时回家,发现面部、双手背肿胀伴痒痛不适,遂到当地医院就诊,以面部浮肿待诊收住院,给予中药(不详)、呋塞米消肿利尿治疗无效,第2天病情持续加重,当晚双侧眼睑高度浮肿不能睁眼、口唇外翻,患者感面部、双手背刺痛难忍并伴有头痛、头晕、乏力,不伴发热、关节痛,无
目的 检测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一家系患者的OSM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一家族性皮肤淀粉样变家系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其19名相关亲属、50例无关健康对照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OSM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结果 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OSMR基因发生c.2081C>T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出现p.P694L改变,家族中其他患者均发现同样突变位点,而家族健康成员及健康对照
目的 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日光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日光皮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照组外用双氯芬酸钠乳膏,疗程为3周.采用疾病情况评分和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双氯芬酸乳膏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
患者女,56岁,因四肢伸侧多发性肤色丘疹3年余于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小腿、前臂伸侧出现数个针头大小的肤色丘疹,表面粗糙,大小均匀一致,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近6个月来,皮损逐渐增多,偶有瘙痒.否认咳嗽、咯血史,否认低热及体重减轻,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其父多年前死于肺结核,其兄曾患播散性肺结核.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前臂及小
恙虫病是恙螨幼虫为媒介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以发热、多形性皮疹为临床特征的疾病,以往在江苏省泰州市以散发病例发病.2013年秋季,泰州市恙虫病发病人数较往年增加.现将2013年9-11月,在我院皮肤科和感染科收治的7例恙虫病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皮肤微生态学是研究皮肤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及其与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生态学科,即皮肤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它是微生态学的一个分支[1].皮肤是人体内外环境交界的一个生物活性界面,皮肤的生态环境为微生物群的定居和繁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30年前已有相关研究显示[2],皮肤表面栖居着大量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和某些原虫等,它们与人类在共同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