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细菌滤过装置的滴眼液瓶在自体血清治疗干眼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r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带有特殊细菌滤过装置的、无需添加防腐剂的滴眼液瓶装载的自体血清治疗干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60例干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制备自体血清后,均不添加防腐剂,一组装载于带有特殊过滤装置滴眼液瓶(装置瓶组),另一组装载于普通瓶(普通瓶组)。开启后装置瓶使用期限为14 d,普通瓶为3 d。2组参与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2、4周均行表面麻醉后的Schirmer Ⅰ试验(主要疗效指标)、干眼症状问卷表、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测来评估自体血清疗效。另采用家兔60只,2组各30只,装置瓶和普通瓶自体血清开启后按常规方法给家兔点眼,使用后第3、7、14、21天行瓶中血清细菌培养检测污染率。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基于秩次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

30瓶普通瓶中,第3、7、14与21天分别有0、2、4、12瓶污染;30瓶装置瓶中,均未出现污染。4周治疗时期内,2组间表面麻醉后Schirmer Ⅰ试验、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染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带细菌滤过装置的滴眼液瓶可以有效降低自体血清污染风险,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延长单包装制剂使用期限。

其他文献
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自20世纪70年代起,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概念逐步更新,发展非常迅速。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就起源于这一时期,现代疝和腹壁外科的理念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更新。这些新的发展包括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制订;解剖学的重新认识和腹壁功能的定义;疝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的进展与选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术后康复的评价,生命质量改善,
目的探讨腹腔镜膈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行腹腔镜膈疝修补术的后天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双面复合材料补片,以疝环口为中心,使用腹腔镜下疝螺旋钉将补片固定于膈肌上,以达到修补缺损的目的。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术后疝复发和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范围)表示。结果
目的比较采用聚丙烯聚乳酸复合网片、聚酯网片、聚丙烯网片行李金斯坦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08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oGrip组(采用聚丙烯聚乳酸复合网片)、PET组(采用聚酯网片)和PP组(采用聚丙烯网片)。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采用标准的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CONUT 2种营养状况评估工具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营养支持治疗的指导价值及对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80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70例NRS 2002评分≥3分的患者设为A组;A组中40例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设为A1组,30例未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设为A2组。
期刊
目前,造口旁疝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采用传统的非手术和手术方法预防造口旁疝的发生收效甚小。近年来,在造口时运用预防性放置补片的技术已使造口旁疝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传统的原位或移位组织的修补方法术后复发率很高,修补材料的应用可使造口旁疝的手术治疗近期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而远期效果还难以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观察疗效。
目的探讨琥珀酸普芦卡必利对难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便秘(结肠慢传输型、功能性排便障碍及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停用泻剂及灌肠等原有治疗。每日口服普芦卡必利2 mg,使用2周后,如果每周自主排便次数满意(或症状改善超过50%)则继续单纯口服普芦卡必利治疗,使用至4周后停用,观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 892例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电解质、凝血常规、输血前全套、血型、胸部X线片、心电图。对需暂缓日间手术的情况,纠正相关异常指标后重新预约手术时间。术前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应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法或巴西尼法。记录患者麻
目的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的影像学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例(其中烟台市烟台山医院3例、漳州市中医院2例、章丘市中医院1例)肝脏EHE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CT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数目、形态、大小、部位、密度或信号、强化程度及方式等特征。采用门诊影像学检查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病灶变化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结果6例患者中
目的 搭建脉冲宽度小于200 fs,单脉冲能量大于50 nJ的低重复频率飞秒光纤激光器;利用光学扩束和聚焦实现该激光器在猪眼角膜上爆破打孔的实验效果。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具有超长保偏光纤的放大自相似结构的环形腔激光器作为种子源;采用预压缩-放大-二次压缩的结构对种子源输出的信号光进行放大和整形,实现高于参数水平的锁模激光输出;采用透镜组对激光进行扩束;采用不同数值孔径的平场物镜对扩束后的激光进行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