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不是天堂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天堂与现实天堂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地球之外的宇宙有着美好的向往,并对探索太空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无数的问题。比如,上过天的人比起终身在地球上生活的人是否身体更健康长寿;太空是不是就比地球要美妙得多并更适宜居住;没有了地心引力或地心引力减少了是不是有利于人体健康;月球和太空那样的环境,是否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乐园?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只要看一看曾经上过太空的人的健康状况,就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答案:上“天”容易下“凡”难,上过天的人回到地球后,都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健康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1998年,美国报道了随“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月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因患癌去世的消息,他终年73岁。这个寿命与如今的普通人差不多,因此恐怕难以称为长寿。登月未成功的“阿波罗13号”宇航员杰克·斯韦吉特于1982年患骨癌去世,属于短寿。
  尽管这两人因患病死亡在宇航员中只是少数,而且与普通人的患病率和残废率相比也不会有什么统计学上明显的差距,因此也不可能由此得出宇航员易早衰和患病的结论,但是考虑到另一种原因——宇航员都是万里挑一和有特别保健措施的,身体肯定比一般人要健康得多,再综合地面和空中的一些实验结果,就可得出一些有意义结论:他们在太空中比常人受到的健康损害要大得多。
  太空不仅不是天堂,相反,它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个十分危险的环境。它的危险在于太空是一个集真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微重力、流星体、空间碎片为一体的恶劣环境,这些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十分有害,而且在航天飞船或航天飞机中还要加上巨大的噪声和剧烈的振动这样的负面因素。因此,人类想在太空或其他星球,如月球或火星上生存,是很难做到的。从1500名飞行员中才选出了杨利伟等14名航天员,这就可以看出,前往太空对人的身体和体能是多么巨大的挑战,更何况即使具有航天员的身体条件,也还要穿上特殊的防护用具。
  
  太空中的“险境”
  
  宇航员在太空受到的健康损害主要有辐射和因微重力环境的失重而造成的肌肉和骨骼的萎缩。太空中的辐射主要有X射线、Y射线、宇宙射线和高速太阳粒子。前两者已被大量事实证明是致癌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元凶,而宇宙射线是由低原子的氢到重原子的铀的离子组成,是一些高能粒子。在地上的粒子加速器实验表明,动物吸收了高剂量的粒子后会造成神经脑组织损伤和癌症等疾病。不过上述所有射线的辐射对人造成的伤害有10~15年的潜伏期。虽然航天航空医学和材料专家可以设计特殊的服装来保护宇航员不受辐射伤害,但以此来考量,如果非要在太空生活,人类仅在着装上付出的代价就不小,比如必须整天穿着防护服,而且还不一定能100%地阻挡各种射线的危害。
  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会造成人和物体的失重,因而人和生物的肌肉和骨骼会萎缩。在地球上,人们的肌肉和骨骼要不断抵御重力,因此可形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动态平衡,使肌肉和骨骼能保持健康的张力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常态。但太空是一个典型的微重力环境,不可能刺激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功能,因而它们的萎缩便是必然。
  在和平号空间站工作了5个月的诺姆·塔加特回到地面后,经检查,他的大腿骨比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器官要早衰5年,这就是微重力环境造成的后果。
  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宇航员体内钙的情况表明,在太空,宇航员骨骼中的钙每天约减少0.25克,尽管回到地面后会慢慢恢复,但每天只复原0.1克,所以至少要用在太空中2~3倍的时间才能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而且并不是每个宇航员的钙都能完全复原。钙的丢失是人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可造成一系列病症,如骨质疏松和骨折。不过航天航空医学专家认为,可以设计锻炼方式来阻止钙的大量丢失,但能否完全阻止还难以断定。
  另外,在太空由于失重,会造成内耳平衡器失常,加上骨关节不能感受到重力造成的压力,而眼睛仍能看到头上的天空,因此便会有晕船感。久之,可造成前庭——视觉反射的损害,使人长时间都不能把目光集中到目标上。
  
  造福地球
  
  上述问题不过是太空环境对人类造成危害的一部分,它至少说明人类在地球以外生活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应当停止探索太空。
  探索太空当然是为了理智地了解它,并希望能用这些研究成果造福人类。比如,利用地球上所不具备或难以模拟的特有环境去研究生物发育、生长、变化、衰老、长寿和死亡等过程和机理,并利用获得的原理和成果来维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获得人类所必需和急需的各种资源和产品。这些研究包括太空育种、材料科学、通讯、军事工程、生物制药、临床医学、对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的认识等等。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就展示了一种很有吸引力并非常实用的太空生物技术,它可用来防止人的骨质疏松。因为生物在太空中丢失钙的现象特别典型,而且也类似于人在地球上钙丢失的过程。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多次空间研究,研制出了治疗骨质疏松的新药。
  但另一方面,即使是针对地球人所需而进行的太空探索也存在两方面的结果,比如太空育种。太空育种的本质和机理是,太空中具有微重力、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的综合作用,能使植物DNA链条發生断裂或重组,因而其基因组会发生易位,然后产生新的突变体。当然,这种突变是随机的,用一般概率理论来解释,就是种子各有50%的可能因突变而变坏或变好(当然实际情况并非这种概率)。
  
  珍惜我们已有的天堂
  
  迄今的探索和研究一再证明,世上并不存在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天堂或栖息地,人类最舒适的伊甸园就是我们赖以生息和繁衍的地球。
  尽管我们并不否认可能有外星人的存在,但是如果有外星人的话,那他们也可能已在外星或太空中进化了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已经适应了所处的环境,正如地球生物用了上亿年或几千万年的时间才适应地球的生活。如果认为探索太空就是为了让人类今后去太空生活的话,那就意味着要费力去开拓人类另外的栖息地。但事实上,已经适应了地球环境的生命可能根本上就难以适应太空,所以这种努力几乎等于是从头开始另一种进化。
  但是,正如人的眼睛总是盯着远处一样,人类总是希望到远方去,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与人不珍惜自己已经到手的东西,却分外羡慕尚未到手的东西一样,反映在科研上便是对离自身最近的内在的东西探索不够,而对非自身的外在的事物却充满了探索的愿望与动力。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但需要牢记的是,如果不珍惜我们的家园——地球,而带着耗尽它的资源后再逃离到太空的态度与愿望去探索太空,这是不可取的,也不能成为探索太空的目的与动力。
  所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只能告诉我们:对太空的探索不是为了移居太空,而是为了让地球上的人类生活得更幸福。对于我们惟一的家园,只要珍惜爱护它,把它建设成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就能拥有真正的天堂。但如果我们随意榨取它、挥霍它、糟践它,那就是在毁灭自己的天堂。
  (编辑 牙 子)
其他文献
联系户外拓展训练的特点,阐述了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的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认为开展户外拓展训练,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当不断完善拓展训练的
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背景下,企业员工的自我学习与接受所在企业安排的教育培训一样,成为提高员工自身工作素质的需要,员工的学习应实现四个转变:一、从补充
现行税制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应该改革与完善旨在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税收制度.本文分析了造成国有企业税负相对沉重并过快增长的原因,提出了税制改革的初步设想.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加强企业产品中应收帐款的管理,提出要制定科学的购销策略,加强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和应收帐款回笼的管理。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黑龙江高校研究生群体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旨在揭示黑龙江高校研究生群体的体育消费动机、特点、消费水平和未来消费趋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