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和具体方法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ffv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良好的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身体协调,身体心智,身体健康得到诸多益处。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凭借着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组织形式让师生所喜爱。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并不是什么体育游戏都适合课堂教学,有些甚至有危险。探讨体育游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据调查发现,初中生每周安排的体育课大概是2到3节,时间总计为3个小时左右。在这短短的3个小时时间中,体育教师如何利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体育游戏是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状况提出和兴盛的教学方法,它本身具有的优势预示着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体育游戏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益。一般体育锻炼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学生因为对一些学习内容不熟悉或者运动项目产生恐惧心理,这样就会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和身理的成长。而体育游戏凭借其具有的简单易学、轻松娱乐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生在教师简单的引导下,就可以掌握游戏规则并且可以与其他学生一起完成,因为没有考试和比赛这样关于成绩的负担,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会比较放松,融入的进度和程度都会更快,这是符合初中生接受新事物的特点的。因此,体育游戏在体育中的应用前景很不错。加之体育游戏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一些技巧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为其学习其他知识也有一定的帮助。教师们也比较同意体育游戏、体育运动等都是学生消除繁重课业压力的一种方式。因此,学生在整个体育课中会更易学得一些生活或者学习的技巧,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并且体育游戏一旦被学生握之后,学生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开展,这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
  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游戏的安排缺乏针对性
  初中体育课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身心成长的更健康,在体育课中对运动产生兴趣,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游戏是针对自控力以及思想都尚不成熟的初中生设计的,为了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运用各项技能的能力。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体育游戏在应用中存在着游戏内容安排混乱,不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选择的游戏或者是设计的游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者是因为对游戏的安排出了问题导致学生游戏过程中时间和完成度都不够,要不就是一味地强调教学的严肃性让学生失去游戏的兴趣,最后教学的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也不能完成。
  (二)体育游戏的安全教育以及评价力度不足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应用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有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忽视常常会导致学生陷进危险中,不仅不会让学生的身心健康起来,还会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加之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内容,会忽略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教育,初中生还处在多动的年纪,课堂上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控制的意外事件。另外体育教师针对自己教学的内容没有制定合适的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渠道进行反馈,长期以往,会对体育游戏的作用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体育游戏设计不合理
  体育游戏设计不合理,最主要的一个表现是体育游戏的负荷不均衡。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游戏时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缺乏考虑,在教学中应用的体育游戏让学生的身心都无法承受,本身学生在体育课上应该获得的是快乐,而不是超過身体和心理负荷的压力。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果最佳的目的不仅不会给学生带去好处,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对一些体育锻炼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育。
  三、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方法
  (一)趣味活动教学
  学生通过教师安排的一堂充满乐趣的体育课,通过有趣的体育游戏从中得到快乐的同时锻炼了身体,这是教师也愿意看到的结果,也是达成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和设计那些寓教于乐的游戏。通过趣味性游戏帮助学生养成主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学会团体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在初中二年级的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大鱼网”的游戏培养学生灵敏等素质和奔跑、躲闪能力。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意识。具体的游戏方法是在场地上画出一定范围作“池塘”,由4~6名学生做“捕鱼人”,其余学生做“鱼”,分散在“池塘”里。教师发令后,“捕鱼人”进入“池塘”手拉手做成网捕“鱼”,被围住的“鱼”就算被捕捉了。被捕捉的学生立即与“捕鱼人”拉手起来捕捉其它的“鱼”,直到把所有的“鱼”全捕完,或剩少数“鱼”为止。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游戏规则:
  1.“鱼”不能跑出“池塘”,否则算被捉住。
  2.“鱼”被围不能用力冲破网逃跑,但要趁机从空隙中钻出去。
  3.“捕鱼人”只能手拉手去围捕,不能拉人、推人。
  (二)因材施教教学
  初中学习是三年的时间,初一学生、初二学生、初三学生的年龄都不同,接受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针对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年龄选择体育游戏。针对初一学生,教师要在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时需要更多的融合引导,让学生逐步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并且内容设置不能太难,不能包括了太多的技巧。体育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已经具备的适应能力,设计造型比赛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发展灵敏和速度素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具体的方法是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20米的平行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4组。每组平均分配体育器材(小垫子、体操棍、沙包、跳绳等)若干件,由各组自行讨论、设计造型的名称、形状等,并决定建构造型的先后顺序。听到教师口令后,各组按顺序出发到前方指定地点造型,以造型主题明确、形状美观而且先做完的小组为优胜。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这一游戏时要强调必须按小组设计的造型构建。不得抢跑,必须第一人到达起点后,第二人方可出发。
  (三)要对体育游戏的效果设置评价机制
  体育游戏的效果评价,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针对自身从教师设计的游戏中获得锻炼进行评价,同时以此为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当然,这不是靠学生的一厢情愿可以实现的,需要学校以及体育教师的配合才能完成。学校积极调查学生对体育游戏的看法和意见,综合教师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通过研究制定合适的评价机制,保证其客观性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空间。比如,可以进行匿名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等,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效果评价的真实性,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时调整。
  总之,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的教育应有中,有着诸多益处,在达到学生锻炼目的的同时,激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最大程度上做到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
其他文献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为了孩子,每一位家长可以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倾注无穷的精力,而一切的希望从为他选择一所好的学校开始。追求孩子有好学上,让孩子接受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好的教育,使孩子成人、成才、成功,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最大愿望。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呢?  一、理念 策略=成功,追求知行统一  教育需要理念的支撑。理念正确了、进步了,教育才会有源有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也是课文的眼睛,它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很多文章来说,只要在文题上下一番功夫,赋予它新的思路,它就是一扇窗口,打开它,就可以看到文中更为美丽的风景。那么,如何从文题入手,为课堂教学进行导航呢?  一、利用题目的召唤性,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凭题激趣。语文教育家汪广仁说:“兴趣是学生最要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之一。”导入新课时,教师如果能利用文题设疑求答,就如机
三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04年2月,学校面向社会招收3?17周岁有听力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的少年儿童,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两年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学校。  学校以“幸福”理念为核心,力求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具备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让每一名教师都有职业幸福感,具备创造幸福职业的能力,从而使学校在师生的幸福成长中获得可持续发展。针对残障孩子的发展需要,学校以“身体康复、
往事如烟如梦。翻开昨日的日记,我想起了那段让人心碎的日子。  我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我选择了一条路,一条让我走得十分坚难的路。而另一条路,让我只能站在路口原地踏歩。当我向着远方望去……,我总是默默地思索,也许是自己太笨而脆弱了,多少挫折的情绪,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我流泪了,眼睛常常伴着失败的泪水盯着试卷发呆,脑海里残留着分数轰炸后留下的伤痕。我真的想找个肩膀依靠,然而父母的关怀与督促使我感到害怕,更怕
【摘要】教育的魅力是创造,是创造生命主动发展的魅力。低段学生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居家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学习时间不统一、师生双方不可见、教学方式不可控、教学效果不好评、教学资源不好用的突出问题,导致被动学习的状况。学校从学生学习的原点出发,借助“生活化、游戏化、个性化”的策略研究,以生为本,以做促学,以思激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交互、主动展示、主动评价,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生活
新课程改革后,各个学科都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罗沙小学的生命课堂通过小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大气、开放、朴实、阳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一节课都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点拨和学习规律的总结、提炼,落实“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说,课堂的打造在这两个维度上体现了课程目标,因此,学校的学科课堂侧重点放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学科基础知识的夯实、学科能力的提升及思维创新三方面,没
2011年1月4日,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获政府批准注册成立(组织机构代码566790750),随即参与协助香港政府批办的国际刊物《中国教育科学》的组织、宣传、编辑、出版、发行等工作,参与协助中国教育学会的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班主任、校长评选组织工作,参与中国教育家大会的组织、宣传工作,参与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内相关教科文立项研究工作。  2012年,正式成立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
就深圳特区而言,民办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条件,普与公办学校存在明显差距。在硬件条件方面不如公办学校的情况下,民办学校如何立足,如何发展呢?我想,民办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体制优势,灵活自主办学,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创建校本课程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样,民办学校也能办出特色,办出成绩,为特区教育做出一番贡献!下面,我就谈谈我校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学生发展为本,创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提出“这里将证明你是最优秀的”办学口号,这不仅时刻激励每一个侨谊人践行“厚学笃行”的校训,做最优秀的自己!而且也是学校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的承诺——积极为每一个侨谊学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创造机会、创设舞台、给予帮助。这句话也时刻提醒侨谊的每一位管理者和教师:学校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改革的趋势,让教育回归本真——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有意义的教育,造就能担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