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自提出到目前已有近十年时间,但是否人人在教学中真正贯彻执行恐怕要打一个问号,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以及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课改强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我的做法如下:
(一)根据学生入学时的体检,了解学生基本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心肺功能、肺活量、柔韧性(座位体前驱)等,以备课上好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负荷。
(二)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家中体育器材,平日参加体育锻炼次数、时间和锻炼项目、方式,以前体育课的上课模式、内容等,对如何上好体育课的建议。从而制定教学目标、上课方式、方法、手段等。
(三)建立学生体育健康档案(包括学生基本身体情况、体育兴趣爱好、学期体育考察等),及时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记录下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动态的了解,从而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也作为老师因材施教的依据。
(四)充分利用教学设施、器材、场地。通过自制、学生自带器材(所任教的几个班级学生带来的体育器材集中起来,大家资源共享),从而缓解学校生数多器材少的压力。
(五)课前充分备好课,根据学生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科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选好器材、画好场地。
(六)利用学生智慧,交给学生创编体育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创编游戏,经过老师加工,分阶段在课堂上实施并打分评选。
(七)充分利用好阴雨天的室内课,通过多媒体把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介绍该学生,让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历史、内容、规则有翔实的了解,再适时播放一些精彩体育赛事,引导学生如何欣赏体育比赛,从而激发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热情。
(八)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将班级合理分组,由学生担任裁判举行班级小型运动会,另外把电视娱乐节目、体育综艺节目、青少年电视节目中的游戏活动通过适当改编、加工移植到体育课堂上来。
(九)注重过程性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课堂表现、努力程度,对学生自身进行纵向比较,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进步。
三、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文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和体育极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例如,在上七年级跨越式跳高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一学生模仿练习一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训练场地,让学生大胆尝试不同跨越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一探究一思考一创造一發现一学习等步骤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四、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教师参与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鼓励女生参加足球比赛,一方面,利用室内课介绍足球运动基本知识(场地、规则等)、精彩比赛回放,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一方面,参与到女生足球比赛当中去,给学生创造进球机会,让更多参与比赛的同学能进球,体验成功的乐趣。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做出惊讶的表情,有时有意输给学生,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足球充满了兴趣。
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等,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我在七年级《篮球运球》一课教学中,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模式:引导一多媒体播放NBA篮球巨星高超的运球技巧一每人一球自主尝试运球一分组展示一学习技术一通过游戏运用技术一放松与恢复等七个阶段。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篮球运球动作。
通过对新课改的不断理解来修正和指导教学,我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的体育教学也走上良性循环。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课改强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我的做法如下:
(一)根据学生入学时的体检,了解学生基本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心肺功能、肺活量、柔韧性(座位体前驱)等,以备课上好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负荷。
(二)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家中体育器材,平日参加体育锻炼次数、时间和锻炼项目、方式,以前体育课的上课模式、内容等,对如何上好体育课的建议。从而制定教学目标、上课方式、方法、手段等。
(三)建立学生体育健康档案(包括学生基本身体情况、体育兴趣爱好、学期体育考察等),及时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记录下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动态的了解,从而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也作为老师因材施教的依据。
(四)充分利用教学设施、器材、场地。通过自制、学生自带器材(所任教的几个班级学生带来的体育器材集中起来,大家资源共享),从而缓解学校生数多器材少的压力。
(五)课前充分备好课,根据学生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科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选好器材、画好场地。
(六)利用学生智慧,交给学生创编体育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创编游戏,经过老师加工,分阶段在课堂上实施并打分评选。
(七)充分利用好阴雨天的室内课,通过多媒体把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介绍该学生,让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历史、内容、规则有翔实的了解,再适时播放一些精彩体育赛事,引导学生如何欣赏体育比赛,从而激发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热情。
(八)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将班级合理分组,由学生担任裁判举行班级小型运动会,另外把电视娱乐节目、体育综艺节目、青少年电视节目中的游戏活动通过适当改编、加工移植到体育课堂上来。
(九)注重过程性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课堂表现、努力程度,对学生自身进行纵向比较,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进步。
三、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文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和体育极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例如,在上七年级跨越式跳高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一学生模仿练习一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训练场地,让学生大胆尝试不同跨越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一探究一思考一创造一發现一学习等步骤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四、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教师参与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鼓励女生参加足球比赛,一方面,利用室内课介绍足球运动基本知识(场地、规则等)、精彩比赛回放,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一方面,参与到女生足球比赛当中去,给学生创造进球机会,让更多参与比赛的同学能进球,体验成功的乐趣。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做出惊讶的表情,有时有意输给学生,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足球充满了兴趣。
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等,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我在七年级《篮球运球》一课教学中,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模式:引导一多媒体播放NBA篮球巨星高超的运球技巧一每人一球自主尝试运球一分组展示一学习技术一通过游戏运用技术一放松与恢复等七个阶段。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篮球运球动作。
通过对新课改的不断理解来修正和指导教学,我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的体育教学也走上良性循环。